董宝阳
[摘 要] 信息工程系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模块、规范、流程、制度、创新”,体现职责模块化、工作规范化、事务流程化、业务模板化、检查表格化、落实过程化、记录真实化、总结全面化、材料规整化。通过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信息工程系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生就业等方面,管理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水平明显提高,系健康稳定发展得到保障。
[关 键 词] 管理水平;工作规范;制度建设;创新行动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72-02
信息工程系坚持“以规模求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规范求实效,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同时,既要看到取得成绩,又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查不足、找短板,立行立改;巩固发展成果,提升信息工程系综合管理水平和办学能力,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一、系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思路
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模块、规范、流程、制度、创新”,体现职责模块化、工作规范化、事务流程化、业务模板化、检查表格化、落实过程化、记录真实化、总结全面化、材料规整化。
二、查找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系行政及整体管理方面
1.院系两级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系主体责任和积极性不高。
2.系发展规划不明确、不具体,存在随意性和被动性,发展过程中风险加大。
3.系发展的规模、效益、质量,学院层面无相关政策标准和支持。
4.系专业特色不突显,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5.系整體管理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表格化、数字化需进一步加强,加强系领导班子、中层、教学、管理等团队建设,在发展、管理、改革、措施、规范、方法、落实、总结上下功夫。
(二)教学管理方面
1.缺少教学资料规范(模板),课程及实训标准质量不高。
2.教学工作会议及教学质量分析和教学例会重视力度不够。
3.教学改革观念及力度不够,课堂教学还存在满堂灌,教、学、做一体化未完全形成。
4.教材存在项目式、任务驱动等高质量教材偏少,教师校本教材编写积极性不高。
5.系部二级教学督导缺少,日常教学检查及问题处理力度不够。
6.教师月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考评量化度不高。
(三)学生管理方面
1.系学生管理主体责任及制度不健全。
2.教学与学生管理观念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3.学风建设力度不够,核心价值观、成功、成才、感恩、奉献、就业创业等教育需要加强。
4.学生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程度不高;学生干部参与管理自主性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需加强。
5.德育及主题班会教育不突显,各种学生活动策划书、记录、总结形成材料、汇报及反馈不及时。
三、系管理工作规范化
(一)专业建设规范化
制订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五年发展规划、2018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二)教学管理规范化
制定课堂教学环节规范、实训课规范、教学资料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具体要求做到一主线(讲—演—练—评),二突出(突出任务、突出操作),三不要(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四带好(带教材、带教案、带教师手册、带PPT课件),五有(有点名、有重点、有实训、有指导、有批改)。批改8次以上实训报告。
(三)教师管理规范化
制定师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专业带头人管理规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教师月绩效考核规定。
(四)教学检查规范化
制定日常教学检查规范、三次常规教学检查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办法。
(五)教研活动规范化
制定学期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管理规定。具体要求做到每学期听课要求,教师不少于6节,教研室主任不少于6节,系主任/副主任不少于6节,系书记副书记及教辅人员不少于4节。每学期参加教研活动专职教师不少于8节,校内兼职不少于3次,校外兼职不少于2次;要求活动有主题、有记录、有实效性。
(六)学生管理规范化
制定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旷课等问题学生管理办法、辅导员主题班会管理规范、辅导员管理水平提升计划、学生干部例会规定、学生干部管理办法、信息工程系课堂学情检查规定、信息工程系卫生检查规定、信息工程系宿舍检查规定。具体要求做到二带(带本条件允许笔记本电脑、带笔),二杜绝(杜绝上课玩手机、杜绝上课睡觉),三不(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三突出(突出专业、突出技能、突出实训);学生干部及辅导员工作每月一总结。
四、系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一)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教学管理工作条例、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调停课制度、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工作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二)学生管理制度
制定系团总支学生会章程、系团总支学生会管理制度、系团总支学生会例会制度、系学生评优评先管理办法、系学生奖助学金评选办法。
五、系管理水平提升创新行动
(一)教学管理创新行动
教学管理创新行动任务是专业建设上突出“狠抓质量、注重内涵、突出特色、加大改革”,教学实施与企业行业联系密切,按企业“订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岗位需求订制专业课程。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示范性强的原则,培育建设品牌及骨干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完成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骨干专业、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任务,进行跟踪检查,并按年度组织进行阶段验收。
重视教学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特色鲜明;教师团队建设上彰显“素质优良,教学严谨,技能过硬,管理有方”,开展提升行动计划,形成系教师信息统计表、学期教研活动计划表、教研活动记录表、各教研室人员分配统计表、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任务分配表、品牌专业建设任务分配表。
教学管理围绕“规范、引导、提升、创新”开展提升创新行动,形成日常教学检查表、月教学检查统计表、月教学运行管理(考勤、请假、调课、停课、教学事故)统计表、例会签到表(含教研会)、教师个人课表、学期教学任务分配表、月工作量(课时)统计表、教师月绩效考核表(师德师风/出勤/课堂教学/教学资料/作业批改2次/听课2次/教研2次/其他任务/加分项“大赛”“活动”“课题”“论文”)。
课堂教学严格按学期授课计划和教案组织教学活动,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改革根据专业特点,提倡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采用“讲-演-练-评”四个环节教学模式,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或项目式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开展备课环节质量标准、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作业与练习环节质量标准、辅导与答疑环节质量标准、实训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专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质量标准、考试与考查环节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
(二)学生管理创新行动
行动任务是在学生管理上体现“以人为本、关心指导、认真细致、活动育人”开展提升创新行动,形成课堂日常检查表、学生课堂旷课情况报告表、周卫生检查表、学生干部信息统计表、各专业人数汇总表、辅导员带班人数汇总表、辅导员月考核表;制定《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方案》《信息工程系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案》《信息工程系关于举办各类学生活动的方案》《信息工程系关于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方案》《信息工程系走廊及教室文化建设方案》。
在学生就业方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向市场、拓宽渠道、提高技能、提升素质”开展提升创新行动,形成毕业生实习及就业统计信息统计表、订单人才培养信息统计表、校企合作单位信息统计表。
(三)校企共建实训室
为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适应计算机网络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工程系与河南智游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总投资80万元以上共建移动互联、网络编程等两个方向高档计算机实训实验室。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室,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真正实现了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互惠双赢的目标。
(四)订单人才培养
“订单班”人才培养是落实校企深入合作的途径,也可以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等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报名、专业测试、实地考察等环节,确定了120人参加智游臻龙订单人才培养,主要是python、VR、UI等三个方向,企业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在校企共建实训室中,智游集团派工程师带领学生做实际项目,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上课专心致志,项目实训也很投入;订单班的學生由校企共同负责学生考勤、学习、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参与项目实训环节,通过项目实训,做出了自己的作品。经过订单培养、校企协同育人,订单班学生就业后可以实现月薪六千元以上。
(五)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以及促进毕业生实习就业的重要举措,信息工程系先后与神州数码集团、新大陆集团、河南智游集团、河南青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通过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信息工程系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生就业等方面,管理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质量水平明显提高,系健康稳定发展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Z].教职成〔2015〕7号,2015.
[2]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Z].教办高〔2017〕404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