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建筑学典籍的价值与启示

2019-09-23 07:57郑峰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图样建筑学法式

郑峰

《营造法式》,中国古代科学著作的代表,是现存建筑学著作中时间最早、内容最全面的作品,全书共34卷,其中正文357篇,3555条。作者李诫,字明仲,北宋管城县人,为宋代著名建筑学家。李诫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实际操作,判断出真正具有实践价值的工艺技术,并整理精炼成书。《营造法式》记录了历朝历代建筑学经验,对各类工艺技术做出详细解释与实践,其高水平的实践价值,是以往建筑学作品不能比拟的。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法典性质建筑手册,《营造法式》对不同材质的做法有详细规则及图样描述,其内容涵盖石作、砖作、大小木作、雕木作、彩画作等,相关条纹、图样等记录非常详细,充分展现了宋代建筑艺术形象及雕刻装饰加工工艺,尤其是对于柱、梁、木斗、木拱等构件的尺寸大小、构造方式、艺术加工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及规定,比唐代更加成熟,系统性更强。装饰融于建筑,是宋代建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重要特征,《营造法式》充分将这种独特的建筑理念鲜明反映出来。

《营造法式》注重建筑技术的研究和传承,其内容主要分为制度、工限、料例、图样四个部分,全面剖析了宋代建筑学发展脉络及特征,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在建筑学上的创新,并对大量建筑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这使其创作完成后迅速成为当时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宋代建筑物均风格杂糅,在保留部分唐辽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开创一崭新的建筑模式,引领了明清建筑的发展方向。作为承前启后时期集时代之大成的建筑著作,《营造法式》被誉为中古时期全球内容最完备建筑学著作之一,具有相当程度的史学价值和建筑价值。书中详细记录了宋代建筑相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建筑理念等研究方向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书中详细记录部分不仅对结构、用料、装饰等娓娓道来,并且在雕刻、制作、工艺方面均有较强的艺术指导性,其字里行间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智慧。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蓬勃开展,但现行相关理念及方法仍是以欧美遗产保护理论为主导,在开展保护工作的实践中存在与中国传统建筑协调性不足的问题。要真正实现建筑遗产的合理保护,既要借鉴先进经验,更要以中国传统建筑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古代建筑的营造、修缮理念,结合工程法式定则等来合理规划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问题。阅读、整理和研究古代高水平建筑文献,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意义重大,《营造法式》亦然。

一、《营造法式》的建筑思想剖析

《营造法式》充分体现了建筑制图学、模数、力学及系统工程层面建筑的思想,为我国宋代建筑理论与工艺的最高成就。

(一)图学思想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图学理论和思想是理性认知思维的能力体现。图学思想的出现,对于深层次理解与认识图样、图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造法式》是李诫建筑图学思想集中反映,同时其亦为我国两宋时期建筑图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其属建筑学科技术专著,在撰写期间必然有工程图样,记录了在两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借助于图样的表达方式,《营造法式》能够精准、有效地将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表现与传递。《营造法式》不但将宋代图学技术的发展与延伸展现出来,而且蕴含着科学编纂思想。《营造法式》的序中明确指出,“其逐作造作名件内或有须于画图可见规矩者,旨别立图样,以明制度。”意为当得知具体操作工序,只要能够规范地、严格地构建,必然能够对其图样处理,并以此为标准执行和推广,建筑工程中的图样可谓“以明制度”的重要体现。

李诫作序对建筑设计、施工过程均强调图样重要性,其建筑理念是“研精覃思,顾述者之非工”的反映,明确指出不管如何文字剖析、精巧说明,都不如图示来得直观。李诫倡导建筑书籍中增加图学内容,能以理性思维为准绳,引导建筑时间过程,这是《营造法式》中渗透着极高建筑科学因素的根源。

(二)模数思想

《营造法式》对建筑结构的设计、用材等,以“材份制”原则为基准,源于古代建筑设计中“模数制”,是强调全部建筑物必须以“材”作为参考的制度。概念解释为:高15份,厚10份,高宽比3:2矩形截面。“份”指的是古代基本模数,有8个级别的划分,用于弥补“材”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不足,可以形成“契”矩形截面关系,高6份,厚4份。其作为补充份数为建筑建设标准器物之用。

“材份”的模数建造思想可实现设计的无缝对接,除了有助于实现构建制作标准化外,同时在科学地、合理地来对施工预算成本的控制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不但可实现工程建设的高效率按时完成,而且在质量方面也具有绝对的保障。模数制的运用能够对建筑群体中主要建筑与辅助建筑问的体量差别进行控制。

(三)力学思想

《营造法式》中明确规定“材”的标准为矩形截面高宽比是3:2,同时将承重类构件的高宽比规范为该标准。众所周知,现阶段建筑构件最合理的抗弯效果截面的高宽比是2:1,而刚性最佳抗截面高宽比是3:1,经过综合研究与分析后,认为选择3:2的比例是最为合理与恰当的。不仅如此,这种比例的数值也有助于操作与记忆,使得其比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效果。《营造法式》的力学思想,能够充分体现我国北宋时期建筑理论的重要性,該理论甚至比西方国家同类理论早500年以上。另外,“侧脚”也将《营造法式》中的力学应用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运用的是使得外围柱向内侧微倾的方法,不但起到良好的抗震防风的效果,同时对提高使用舒适度也有重要意义。

(四)系统工程思想

《营造法式》全书共357篇文章,其中90%内容与工匠经常运用的标准技术规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从系统工程的层面来看,李诫对大量技术处理内容条文进行了搜集与整理,涉及的内容有举折、柱侧脚、柱升起以及铺作设置位置等。与此同时,李诫还提供了丰富、精准的数据与信息,在此背景下构建了尤为严谨的建筑学术体系。例如选料的规范、“份”值的确定尺寸的要求以及颜色配料的重量要求等。这些理论规范正是在持续的大量工程中实践和运用总结出来的丰富的、有价值的一手资料。

二、《营造法式》的学术价值及影响力

《营造法式》对各时期建筑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其价值和影响力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中国古代建筑行业卓越贡献

《营造法式》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收集整理汉代以后古典传统建筑技术,通过大量记录与总结的方式,基本覆盖全部各类建筑工艺实际操作指南,为后世建筑发展贡献了高价值的权威资料;二是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学典籍风格,以图样与文字并存的方式,更加清楚详细地将工程实际状态记录下来,为施工参考和研究提供更高效率的科学说明;三是书中对木质结构模数制设计方法极为推崇,这是建筑行业实现标准化的重要标志,对现代木结构建筑工艺影响巨大。

(二)宝贵历史研究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领域重要典籍,《营造法式》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非常高,研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从汉代到唐朝相关建筑工艺详细整理,对探索民族建筑发展史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都离不开这部重要著作。对建筑行业各类建筑技法、工艺等的描述,能让现代人看到当时古代建筑生产力水平,能深入了解宋代前后人们生活状态,对历史、建筑、考古等领域的文化研究均是重要的佐证资料。

(三)学科研究潜力

《营造法式》作为古代重要珍贵典籍,因其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成了后世建筑学教科书。即便以现代建筑学理念来衡量,该著作依旧具备无尽发展潜力,且其展现了跨学科、跨时代的研究价值。不仅对建筑学,对于当前社会学、史学、美学等相关领域研究,《营造法式》作为参考依据的价值依然很高。在建筑历史的研究上,离不开该著作对当时社会居民建筑使用水平和居住水平的详细描述和说明。对建筑美学研究者而言,该著作中相关图样、案例说明,都能作为汉唐时代建筑素材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和佐证依据。

(四)国外影响力

《营造法式》重新出版刊印以后,欧美学者对这部重要的古典作品非常重视。李约瑟在著作中对《营造法式》中展示的中国古代木构件造技术的现代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明《营造正式》等重要的著作系列详细论证。在李约瑟的带动下,國际学术界对《营造法式》的重视程度、认知能力再次提升。随着欧洲相关领域学者对其研究程度逐渐加深,《营造法式》的积极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丹麦学者顾迩素,一生都在研究《营造法式》,在欧洲学者中研究水平首屈一指,为该著作的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1年,《科学美国人》杂志刊登论文“12世纪时的中国建筑规范”,系统介绍了中国宋代官式木构技术,至此《营造法式》正式进入国际权威科学杂志的视野中。

国外学者中,以日本学者田中淡、美国学者夏南希两位学者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这两位学者长期保持与中国学者的合作交流,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技术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丹麦著名建筑师伍重很早就开始对《营造法式》进行研究,中国建筑文化对他的滋养非常明显,成为其创作重要的积极因素。

《营造法式》具有重大意义和研究价值,总结了汉唐以来的中国建筑传统,且用大量篇幅列举了一百七十六项工程的尺寸标准以及操作要领和建筑的模数制设计方法,是描述汉唐以来建筑的不可多得的具有十分丰富的图例的著作,是了解该时期建筑的极具权威的形象资料,对于建筑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为一部专业性很强的著作,《营造法式》目前普及度低,受众面不广,甚至许多在该领域的专业学者也缺乏途径去了解本书,令人遗憾。优秀著作应重视推广,本书亟须一次再版来扩大其影响力与受众层面。一方面,通过增加注释、古今对比等方式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同时保留原文本图例以追求严肃性,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产量减小普通民众获得本书的难度,并且将其编写成科普类书籍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产量。同时也可增进民众对古代建筑学的了解,为古代文献的普及甚至知识的普及做出点滴贡献。

对出版单位而言,有价值的著作是创造新效益、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资源。再版《营造法式》则是对该资源的深度开发,可以使老书焕发青春、长销不衰,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再版过程中,可尝试进行“普及化”编写方针,加入更多的注释甚至写作背景、古今对比,以求古籍能够真正走人“寻常百姓家”。而这,正是实现古籍资源真正深度开发的不二途径。

(责任编辑 克超)

猜你喜欢
图样建筑学法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作品赏析12
《工程制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
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不造作的法式风情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法式轻奢优雅
寒冬必备!最IN喵套装
建筑学名词审定预备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