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大魁 苏旭
摘 要研究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影响因素,对于地理教科书功能的全面发挥以及促进学生有效地理学习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5名中学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发现教师、教科书、教育管理制度和学生是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地理教师 教科书使用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教科书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对地理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地理教科书功能的全面发挥以及促进学生有效地理学习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科书使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学者们的关注。然而,文献统计发现,虽然对教科书使用的研究持续升温,但是,迄今为止,对地理教科书使用的研究依然十分薄弱。对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对教科书使用的研究。因此,对地理教科书使用,特别是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15名中学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结了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作为国外质化研究的杰出代表,是在1967年由美国的两位学者格拉斯(Barney Glaser)和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他们的合著《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中首次提出的[1]。扎根理论是除民族志以外的所有质性研究路径中最具影响力的路径,其一经提出,便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其遵循科学原则,Hammersley曾于1984年指出,扎根法是所有质化方法中最为科学的一种方法。严格地讲,扎根理论不应被看做一种实体的“理论”,而应将其看做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或一种质化研究的路径。
扎根理论的主要观点有:扎根理论的目的是发现理论,但是,除非为了验证某一既存的理论,否则研究者不会带着预设理论开展研究,而是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从原始资料中发现的理论;研究者必须直接从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中生成理论;扎根理论的本质是归纳法,即研究者是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归纳发现理论的;生成的理论必须经过原始资料的验证;通过系统化的资料搜集及分析的程序被发现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扎根理论更加接近“现实”(reality),而这套系统化的程序,就是扎根理论研究法[2]。
扎根理论主张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样本,即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随机抽样具有代表性和大样本的特点,虽然收集的资料范围比较广,但是不够深入。而理论抽样的特点是目的性和小样本,虽然只是选择几个个案,但是收集的资料十分详细、深入。为了了解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浙江省义乌市和青海省西宁市两地选取了15名中学地理教师及地理教研员(分别编号1~15),他们来自不同层次的学校,学历、职称、性别和教龄等各不相同(见表1)。
扎根理论的访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对所选取的15名地理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的题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您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影响您使用地理教科书的因素有哪些?”正式访谈之前,我们先与访谈对象取得了联系,说明了访谈的目的,在征得同意后约定了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在进行全程录音的同时进行记录,访谈时间为每位老师40~60分钟不等。
理论触觉是指研究者觉察资料内涵意义精妙之处的一种能力,由于不同研究者的背景知识或经验不同,理论触觉会有很大差异。理论触觉是扎根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意,运用理论触觉,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者将许多范畴转化为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不断修正研究中所预设的理论,实现从下而上、“从资料着手”的理论建构,从而避免落入量化研究“理论引导”的模式。为了充分运用理论触觉,我们首先阅读了大量有关教科书使用和扎根理论方面的文献。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对本研究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然后,运用创意或想象力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与资料不断地互动。
编码是指把资料进行分解、概念化,然后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把概念重组的操作过程,通过编码,理论得以从庞大的资料中建立起来。编码其实就是在资料间建立来回的向上聚敛、向下扩散关系,不断地将原始资料收纳进概念、范畴、大范畴以及理论等不同层级,当各个原始资料被串连成一个整体大架构时,扎根理论即已形成[2]。编码方式有以下三级。
开放性编码是进行资料编码的第一步。开放性编码就是将资料分解、检视、比较、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2]。我们首先将收集到的15位老师的资料进行整理,合并相似的观点,形成原始资料,然后通过提问和比较,将原始资料概念化,即将原始资料转变成有意义的分析单位,以期从概念这一基本单位出发向上发展出范畴,并在原始资料与范畴之间形成逻辑性的连结。
例如,12号教师回答:“我们现在用的湘教版教科书,有的内容过于简略,学生自学的话不容易看懂,新上任的老师若是自己琢磨,也可能连课时怎么安排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看,我也不是很喜欢这个版本的教科书。”我们将“教科书的内容过于简略,不能满足高考的需要”提炼出来作为关键词。最终,通过对15位教师访谈结果的认真分析归纳,在开放式编码中共提炼出26个关键词。
主轴编码是资料编码的第二步。主轴编码就是“通过分析现象的条件、脉络、行动/互动策略和结果的编码过程,联系各范畴,重新组合原始资料的过程。主轴编码就是要连结一个范畴和它的副范畴,把资料再做一次重新整合”[2]。
例如,我们将开放性编码中提炼出来的“教师对待教科书的态度”“教师对教科书功能的认识”等整合为“教师的教材观”,将“教师的教龄”“随着教学年龄的增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会不同”“教师对教科书的熟悉程度”等整合为“教师的教学经验”,将“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照本宣科”“教师把教材变厚再变薄”等整合为“教师的专业水平”,最终,我们归纳出14个主轴编码。
通过主轴编码所归纳出来的各个范畴,其重要性各不相同,主轴编码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这些范畴中找出核心,并区分出各范畴的主次关系,但又不失架构的完整性。选择性编码是三种编码中最抽象也是层次最高的编码,因为,选择性编码是发展理论架构的基础。
例如,由于主轴编码中归纳出来的“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教材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能力”等均与教师有关,我们从中提炼出“教师”这一核心概念。至此,我们完成了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影响因素三级编码(见表2)。我们还通过对提炼出来的核心概念进行频次统计,区分出了各个核心概念的主次关系(见表3)。
通過三级编码得出影响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核心影响因素有4个,这4个核心因素中,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师(31.0%)、教科书(26.2%)、教育管理制度(23.8%)、学生(19.5%)。显然,教师和教科书对地理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影响更大一些,而学生是教师使用教科书考虑相对较少的因素。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教师因素对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影响,我们对主轴编码中形成的6个与教师有关的因素也进行了频次统计(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6个与教师有关的因素中,对教师教材使用影响较大的是教师的教材观、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建议在教师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增加教师教科书使用方面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材观,提高他们使用教科书的能力。作者依托所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青海藏族地区教师教材理解现状及对策研究”,对青海省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了教师教材理解系列理论培训,并深入课堂进行了“教师使用教科书情况”专项调研和指导,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主轴编码中形成的3个与教科书有关的因素频次统计结果见表5。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少中学教师坦言,由于新课标地理教材存在内容粗略、教材内容体系零乱、有些活动形同虚设、教材中的大部分练习与高考脱节严重等诸多问题,所以,有不少人甚至弃教科书不用,而用购买的辅导书取代教科书。因此,建议在教科书编写和修订的时候适当听取并采纳这些建议,或者吸收一些有经验的优秀中学教师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和修订。
教育管理制度中对教师使用教科书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考试评价及教师考核标准和教研体制。虽然近几年我国在考试评价和教师考核方面做了一些改革,例如浙江省实施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改革,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和高中学业考试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考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片面以考试成绩评价老师和学生的状况,但是,考试成绩依然是当前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最重要方式。因此,但凡与考试评价和与教师考核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建议继续加大考试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特别是弱化考试成绩在人才选拔和教师考核评价中的作用,加强校本教研,并在校本教研中增加教师教科书使用方面的内容。
教科书的功能正在由“教材”向“学材”转变,学生也越来越成为教科书使用的另一个重要主体。但是,选择性编码核心因素频次统计发现,学生是4个核心因素中老师们最少考虑的因素,比例仅占19.5%,而教师因素却占31.0%,说明很多老师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考虑自己多,考虑学生少。建议教师提高关注学生教科书使用能力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科书,切实发挥教科书在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扎根理论虽然不排除对具有普遍适用性形式理论的建构,但是,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与微观操作性理论之间的实质理论。质化研究所得出的实质理论不同于量化研究所得出的形式理论,实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揭示,而形式理论则是一种系统化的、超越具体情境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
[1] Glaser,B.& Strauss,A.(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2,2-6.
[2] 潘慧玲.教育研究的取径:概念与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申大魁(1968-),男,青海互助人,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苏旭(1980-),男,山东荷泽人,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