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
数学学困生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它既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布卢姆的学习理论及学困生的成因,本文从认同教师、转变观念,科学评价、重视激励,差异教学、打好基础,多向辅导、落实到位,不同年级、区别对待,端正态度、培养习惯这六方面提出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拘一格,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为教与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小学毕业生直升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参差不齐,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转化学困生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的推进,从更广义来说关系到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进步与发展。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六个方面的转化措施。
2 数学学困生的鉴别及其特征
2.1 数学学困生的鉴别
操作性定义:数学学困生的智力在正常范围或高于平均水平(IQ测试分数),感觉功能正常,有充分的教育机会以及没有发育障碍和情绪紊乱等其他障碍。他们可能在计算方面有问题,也可能在理解抽象概念或视觉空间能力方面有问题。
2.2 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阅读和书写困难:阅读和书写困难是数学学困生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尤其是用语言文字表示的数学应用题,数学学困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题意,不能形成或形成错误的表征,文字表述不畅、字迹潦草,一下笔就出错。
计算困难:计算困难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基本的算术运算时出现困难。数学学困生的计算困难主要表现在计算错误、运算方法混淆、没有掌握数学法则、运算步骤缺失、数数困难、数位概念不清楚、不能进行心理上的迁移等。
数学中较高级别的问题解决困难:初中高年级的数学学困生更多地表现为数学中较高级别的问题解决困难。问题解决困难也表现出多样性,如分析能力差、推理能力不足、问题的表征能力弱等。
空间组织困难:数学学困生在进行数学运算中,不能理解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不能把物体放在正确的位置,在头脑中难以形成物体的正确表象。
3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3.1 认同教师,转变观念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许多学生喜欢数学课程,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位数学教师。反之,如果数学教师与所教班级学生的关系不融洽,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厌恶数学课,直接影响教学效益。我们从以下兩方面入手,让学困生认同教师。
转变观念,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实,大多数学困生并非真正意义的差生。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而不要有意识地给学困生贴上“差生”的标签,让他们原本脆弱的心理深受打击,产生无助、排斥、不信任甚至敌对的心理。“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学困生之所以“困”,就是有很多数学知识和思想不通,数学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困”。为此,我们要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数学知识和思想的辅导,让他们对老师有认同感,以此达到消除隔阂、培养兴趣、增进师生感情的目的。
多激励,少批评。学困生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群体,他们长期缺乏关爱,难免会有失落甚至自卑的心理,甚至通过各种违纪行为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事实上,他们内心渴望得到理解、关爱与认同,一旦他们在纪律、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有所进步并得到表扬,就如同得到“甘露”,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大增。例如,学困生小赵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表扬:“你能开始举手回答问题,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希望继续发扬。”遗憾的是,第二节课他回答错了,引起哄堂大笑,我及时引导全班同学:“回答错误在所难免,这位同学能够大胆回答已经很不错了,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同时,批阅学生作业时在上面写些鼓励性的话,传递老师的真诚与关爱,激励学生不断战胜困难,增强学习数学的勇气与信心。
3.2 科学评价,重视激励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对学困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他们产生困难的因素,又要看到他们潜在的能量与内在的学习动力。
改变学业评价方式。先让学困生本人制定本学期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及其历次考试成绩制定本学期的综合目标成绩,以后的考试成绩根据难易程度不同,适当降低或提高综合目标成绩(如±5分)使综合目标成绩有一个弹性空间。对于达标或考得好或有进步的学困生,除了全班表扬外,还可以加德育分。对于未达标的学生,允许他们进行补测。
在学困生之间展开竞争。第一,把学困生根据学习表现、成绩、兴趣爱好等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组成一个评价小组(成员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两周根据学习表现、成绩等给予综合评价,总分在前三名的小组,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获得加分。第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对于进步大的学困生可以作为典型加以宣传,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第三,根据学困生的同质性,展开一对一的良性竞争,在期中、期末等考试中超过对手的给予加分或表彰。
3.3 差异教学,打好基础
数学学困生常说的一句话是:“上课听不懂”,这与教师教学“一刀切”有关。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备好数学学困生的内容:哪些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只做哪些作业?讲授内容能否尽量“小步子”?这就需要实施差异教学,由此发挥数学学困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能开发学困生潜能,促进学困生扬长避短。根据差异教学的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制定并列式教学计划。分三步进行:一是针对全班学生的共性,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整体设计。二是针对少数学生,特别是数学学困生的情况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对共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适当调整,降低教学目标要求,改变教学方法等,以使教学适合学困生的需要。三是协调教学计划中左右两部分的内容,通过教学设计,使共性和个性和谐统一,尤其是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通过学生互动,以“优”促“困”。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是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课前要精心设计,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可以有效地帮助数学教师在班集体教学中照顾学生差异,特别是学困生,因为计算机学习平台形象直观,图文声并茂。课上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情绪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
设置弹性作业。同一个班集体的学生差异很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要求全班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是不合适的,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班级教学特点,设置符合差异教学要求的、灵活多样的弹性作业,对于学困生,作业难度不要太大。例如:代入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时,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A)已知3x-y=5,则当x=3时,y=____;当y=1时,x=____。(B)如果,则a = ____ ,b =____。(C) 已知3x-y=5,先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再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并比较哪一种形式比较简单。(注:在作业批改方面适当向倾斜:(a)B、C层的学生作业可以集中改、互改或抽取部分改等多种形式进行。(b)A层次学生可以采取当面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c)对学困生的作业不能简单打“√”或“×”了事,应多写些鼓励性的语言,错了要委婉指出其错误原因。
提倡差异考试。按照教学目标,把试卷题目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必做题基础上,相应做各自层次的题,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考试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采用多种评价,加强自我评价。对于学困生可适当给予特殊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4 多向辅导,落实到位。
布卢姆说过,“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作为群体教学的补充”。笔者采取以下层级辅导方法:
设置辅导员、辅导站。根据学困生性格、兴趣、特长、基础等因素及学生同质性与异质性等特点,每个学困生配备二名专职辅导员。辅导员主要工作是负责学困生在课堂上不能解决或不明白的基础问题、作业纠正问题、课堂5分钟小测纠错问题(一般在刚上课的前5分钟进行小测,检查上节课的基础性的重要内容掌握情况)、测验卷纠正(测验卷纠正一般采取分段错开纠正:依次是A、B、C。A层次的考后一天,B 层次的考后半天,C层次的评讲测验卷前夕纠正)。另外,设置一个辅导站,其成员是由3-5名学科骨干组成,负责对经过辅导员辅导仍不明白的学困生进行直接个别辅导。为了鼓励辅导员发挥更大作用,学期末由学困生投票选举若干名优秀辅导员,进行适当物质奖励及加德育分外。这钟辅导方式,有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互助精神,提高了学困生的成绩。
小组长检查落实。经过辅导员辅导仍不过关,再进行一次辅导;如果过关,就交给小组长检查落实。小组长的另一项任务是从科代表手中领到的作业、试卷等分类分发给辅导员,并检查落实。
教师亲自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练习做得不理想的学困生“手把手”教;在改作业过程中,把做得特别“离谱”的作业特别对待:及时叫他们到办公室或课室走廊,与他们共同查找原因,订正错题。
3.5 不同年级,区别对待
初一年级的学困生属于隐性学困生,数量相对较少。这一阶段注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主,尽量转化小学的学困生并严格控制学困生的数量。
初二年级的学困生通常属于临界学困生,任务比较艰巨。既要防止初一形成的学困生进一步厌学或成绩进一步下滑,尽量转化他们;又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中间层次的一些学生进入学困生行列。初二年级是学生情绪起伏不定、两级分化加剧时期,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对学生激励与引导,是这一阶段的重心。
进入初三,学困生已基本定型。对于考试成绩在很低分的学生,花大量时间辅导见效不大,关键是在课堂上提供一些基础的复习题进行鼓励训练。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有事可做,又尽可能避免中考出现“个体户”。
3.6 端正态度,培养习惯
端正态度。学習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懒”,不认真看书,不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成绩一般都不好。因此,每个学生都要端正学习态度,都要勤奋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及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思维的提高。具体来说,主要在课堂教学方面采取一些措施:调查研究,对症下药;明确规定,落实到位;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习兴趣;实施多元课堂评价,让学困生也有所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复杂,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既有内在的自身因素,也有复杂的外在因素。因此,它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期形成的,这决定了转化学困生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这个转化过程非常艰苦,既需要关爱、耐心、细心,又需要转变观念、讲究策略、多管齐下,这样学困生才可能脱“困”。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