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卉
语感是当今社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但是它不像普通知识的学习,有准确答案。如何来更好的审视和培养语感,这也是教师不断追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或许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能够更好的解决。
1 前言
随着心理学这门学科进入大众视野,许多之前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似乎有了头绪。尤其是像没有准确答案的灵活学习内容。其中语感的审视与培养更是向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更强调的是学生本身的天赋,教师引导作用微乎其微。然而这个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 教育心理学
2.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分支之一的独立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以更高效地进行教育为目的。以实施教育进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受教育者发展性格、智力的心理规律,和其在教育教学控制条件影响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形成的道德品质。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2.2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在欧洲,冯德作为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而他的徒弟德国人莫依曼在1907—1908年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也使教育心理学出现在大众眼前。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全部课题几乎都可以在该书中找到,认为实施所有的教育都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桑代克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又扩充为《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工作、疲劳和个性差异》三大卷,总称为《教育心理学概论》。此后,在桑代克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下,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学科。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逐步转向更全方面、完整地研究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活跃性、自我展现和自我约束。已不再按照“刺激-反应”公式行动的机械人来研究,重心也从把受教育者当作受外界控制转移。总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2.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近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从教育心理的思想方面的发展角度来看。在中国,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和荀子等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伟人的思想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学与思的之间的问题如何合适协调,告诉受教育者如何更好的学习,个别之间的差异,温故而知新,以及因材施教等思想观点至今还值得我们去借鉴都已经在孔子的《论语》、荀子的《劝学篇》中提出。直到早期二十世纪,随着中国受到欧洲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心理学才在高等和中等师范院校开设。
3 语感的审视与培养
3.1 示范读,传递语感
通过示范朗读来加强语感:教师朗读要带表情,更能体现课文中的作者情感。例如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也不必说……”这一段,其中“不必说……也不必说……”这句话中描写了园子里的景色,更是体现作者的欢快的心情。因此读这段话语气要十分欣喜欢快。教师通过这样做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模仿、体会。
3.2 引领读,触发语感
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也可以触发语感:通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特色,朗诵的方式也有不同的选择:感情狂热外显的课文,小组、班级齐读;感情内敛隐藏的,通过单个学生朗读来体会;情景融合的,配乐朗诵;而对文学类话剧之类的,则分角色读。同样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可以都在一篇课文里面来运用,更加能够触发语感。
3.3 自由读,形成语感
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不带任何问题去朗读课文,这样能够在朗读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也可以更加充分的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在暑期兼职上课期间,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在不同的两个班级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第一个班级,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朗读,对课文的体会在学生熟读之后来分享。对这两个不同的方式进行比较,显然第二个班的学生更大胆发言,表示自己的想法。不仅能说出课文中的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而且还敢与表示课文中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虽语言不成熟,可能表达力有限,不那么完美,却也十分有道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更多。这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因此,让学生自由朗读的重要性不用多言。学生理解课文的意韵,品味其中的内涵,这些都是通过朗读感悟出来的。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
4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语感的审视和培养
4.1 通过教育心理学更加准确的培养语感
听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培养语感也是通过他人所说出来的话语进行。而说是一种表达,是检验听的过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想法、有态度地去听这是教師需要引导学生的,能够让学生获得语感的能力在学生听的过程中,并且把听到的内容、含义用合适的言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也可以合适的添加上去,这样学生语感的培养可以更加准确。
4.2 通过教育心理学更加丰富的培养语感
学生的视野范围要开阔,理解能力要提高,大量内容的朗读都可以达到,也可以通过此增强学生的语感。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材料的积累和阅读内容的广泛性都是需要教师合理指导的,通过学习文章的精华部分,感受和吸收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在写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和体会能力不断增强,这样可以达到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也可以更加丰富的培养语感。
4.3 通过教育心理学更加形象的培养语感
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来培养语感。其次还可以在课外时间通过活动使培养语感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开拓,另一方面,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学习到他人优点,循序渐进合理运用讲话的艺术,增强语感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综合性的学习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素养,并且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沟通与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以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展开“保护动物”、“爱国主义活动”、“文字与我”等综合性活动,教师来借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创新能力。让学生不断提高来达到能说会写的程度。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而且使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更加有效率,最终可以使学生综合素养提高。
5 结语
对于当今社会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应该只是对像学习普通知识那样有标准答案一样进行。更应该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而如何的引导才是有效合理的,这是教师一直不断在寻找的方法。或许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作为目前正处于朝阳时期的学科,我们应更擅于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其他科目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或许会出现不一样的惊喜。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