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源
[摘 要]科学传播,从不是孤立地传播科学元素,只有与文化、艺术、时代背景相互交融,以其作为载体,才能创造出具有特色、历久弥新的“美”的科普产品。科技馆的科普工作,在传播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创造性,从而对新时代科技馆的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品位——“审美素养”,并能将两者有机融合,才能展现科学普及之“大美”。
[关键词]科学普及 审美素养 应用美学 科技馆
[中图分类号]N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19)07-0055-06
科学、技术、科普一脉相承,如果说科学是研究“发现”,技术是研究“使用”,那么科普就是研究如何“传播”了, 因此,作为科普前沿阵地的科技馆,也就具有了“传媒”的属性,成为传播与科学技术相关信息的媒介。科技馆本身包括科普工作者、科普展品、讲解词、科普剧、实验课、科普活动、科普影视作品等传播载体,不单承载着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同样能够承载历史、艺术、人文等信息元素,从而使单一的科技信息升华,使其具有“美”的属性,让受众更容易、更愿意接受科技馆媒介所提供的传播服务。这就好比只是基于居住功能修建的房屋,至多数十年就会拆除,而融入了艺术、文化、历史等元素的建筑,却会被代代保护和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审美素养” 在科技馆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性问题。
一、了解“美”的几个问题
要想弄明白“审美素养”对科技馆科普工作是否有用,是否重要,首先应该了解一些“美”的知识。
(一)什么是“美”
美是一个很大、很抽象的哲学概念,本文所探讨的“美”,是基于是否有利于科普工作这一前提的浅析。
那么,什么是美?百度显示:“美的内涵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但它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个最主要的形态。生活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美包含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几个基本范畴。可以说,美几乎存在于人所能接触到的任何方面。
康德表示:一种无利害的和自由的愉悦[1]。可以概括为“非功利性”①。人不能只是为了饥饿而吃饭,不能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生而为人,有时是需要听听音乐、看看美景等看似无意义的事的,如果强说意义的话,那就是去寻求“一种无利害和自由的愉悦”。
(二)“美”的应用
这里也许会有人问,既然美是“非功利”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审美素养”去优化科技馆科普质量呢?这不是具有了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吗?
首先,科普与美有着共通之处,都是非“功利性”的,都能被同一种或多种“媒介形式”承载,二者可以有机地相融。其次,涉及应用美学②的一些概念:审美活动原本是从物质生产活动和实用功利活动中超越出来的。应用美学就是使这种从物质功利活动中超越出来的审美活动,重新回到物质的实用功利领域中去。 它是把形而下的东西升华为形而上的东西,是在物质的东西中增添一个精神的层面,在功利的东西中增添一个超功利的层面。如“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有着严格的比例性,但在“美学”的角度,我们发现了其在人体、建筑、绘画上蕴藏的丰富美学价值,从“美”的角度对“黄金分割”进行普及,使受众在“美”的欣赏中了解了0.618这个数字,并通过“审美体验”这个渠道,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达到了“美育”与“科普”的有机结合[2]。
因此,我们呼吁科技馆科普工作者提高“审美素养”,并将其运用在科技馆科普工作中,并不是使“美”变得功利,而是去丰富科普创作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从而使科普受众在“一种无利害的和自由的愉悦”状态中更好地接受科普资讯和作品。
二、提高“审美素养”对科技馆科普工作的重要作用
审美素养是一种直觉,是人对美的欣赏、品味、创造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项有5万多名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3]。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颇感意外,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則提出“艺术最有用”。可见,审美素养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工作质量的影响愈久愈深。作为新时代的“科普人”,我们不仅要深化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也应该将“审美素养”作为自己的本职技能加以提高,方能发现科学之美,赋予科普美感,方能将“学习”演化为“创造”,从而展现出“科普人”的全面和高素质,应对科普受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科普需求。下面以具体的、代表性的科普工作为例,探讨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一)“审美素养”在展教类展品设计制作、布展、解说中的作用③
可以说,科技馆的“灵魂”就是展品,其直接向受众反映了该科技馆的展教理念、展教风格,甚至是思想情怀。而相对于只限于观看的“展示类”展品来说,强调互动性、操作性的“展教类”展品能够更直接体现一个科技馆的理念、风格、情怀,可以视其为科技馆有别于其他展馆的标志。但是纵观各地区科技馆,重复的、雷同的展品不少,这会让受众有一种科技馆都差不多的感觉,以至于受众专注于单一展品的时间不长。原理、现象就那么多,如何展出特点,教出特色?笔者以为,将“美学”蕴化于其设计制作、布展、解说之中,增加展品蕴含、展现的层次与内容是破题的关键。
首先,谈谈“展教类”展品的设计制作,互动参与是该类展品的特点,这和“产品”设计开发有些像,既然要互动、参与,就绕不开“用户体验”这个词,也就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4]。这种感受好不好,不仅来源于展品内在的科学原理、科学现象,更来源于展示过程中基于该科学技术所融入的艺术、文化、历史这些“美学”元素。以手机外观为例,智能手机开发之前手机外观样式很多,有天线的、没天线的,圆的、方的,翻盖的、直板的,相当驳杂,但是当智能手机开发之后,尤其是手机的触摸屏技术成熟之后,手机的外观渐趋一致。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大同呢?其实就是因为智能手机将日本的侘寂美学风格(简单、安静、朴素)融入手机外观、界面的设计当中④。极简的造型,却给用户带来了使用时的愉悦感受,从而使这种外观设计成为目前各大品牌效仿的主流,这与手机设计制作团队的“审美素养”高低是分不开的。同样,我们在设计制作科普展品时所要展现的科学原理、现象是相对固定的,那么,我们就更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并将之运用在展品、实验的设计制作上。例如设计制作龙卷风展品时,可以通过触摸屏等相对简约的操作界面,让观众自由选择触发龙卷风的必要条件,条件组合成功,方能形成龙卷风,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实景美化设计,将不同的龙卷风对应不同的展示环境 ,例如沙漠环境对应“火龙卷”,“水天一色”对应“水雾龙卷”,并且能够让观众自己动手进行切换和选择。但是,操作界面是否美观舒适,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图像制作是否精良、有美感,实景设计是否逼真,与实验现象“龙卷风”组合是否和谐震撼,这些都更加需要设计制作人员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以及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审美素养”还可以提高展品的核心——实验现象的表现,我们可以将相关的原理现象融合,从而化合出别样的、强烈的视觉美,例如可以用焰色反应原理来呈现不同颜色的火龙卷,用不同颜色的灯光以及丁达尔现象来呈现不同颜色的水龙卷。总之,通过设计制作,将美运用于互动、操作、感受的每一个细节中,才能让观众通过展品更好地理解自然之理,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展品背后科技馆及设计制作人员对科普与美的蕴化融通、匠心独具。
其次,说说布展,与布展相对应的是“展示美学”。模特身上的衣服,橱窗里物品的摆放,体现的不仅是物品的样子和名字,还是展示设计者对该物品背后历史、文化、艺术理解后的一种表达,从而达到一种极致的渲染[5],从而引起受众的某些“欲望”(求知、购买等)。针对科技馆“展教类”展品的布展,同样也应该是这一方向。例如基于古代科技或地域性的展品,我们是否能够将整个展区或展区的局部布置成一个或古或今的城市、街道、山谷,并通过全息、配乐、真人表演、实物演示等手段,将当时、当地的人文风情与科技发展交融结合呈现,甚至可以让观众穿上古装或地域特色鲜明的服装互动沉浸式地体验展品和实验?再比如相关“机械”的展品,我们是否能够在展品造型以及周边展区装饰中应用一些后工业、重金属风格的设计,让观众在复古的风格中感受到工业时代的气息?可见,“展教类”展品的互动沉浸、参与操作功能由于“布展”可以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有层次、更有特色。
最后,说一下解说。解说可视为展品的一部分,不应该与展品割裂。解说也不仅仅是一篇说明文,它可以是小说、相声、台词甚至歌曲、手势,因此撰写与讲解的风格应该与展品风格相一致。例如,上文提到的古代展品,撰写和讲解时应该考虑要具有一定的古风;而机械类展品,撰写和讲解时应该考虑“工业硬核”的风格,甚至可以融入一些说唱元素等。同时,在展现风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表演、舞蹈等艺术形式与受众进行提问、对话、解答、共同操作等互动,从而达到互动、沉浸两全其美。
总而言之,在展品的设计制作、布展、解说中都可以利用“感性”更好地去展示和理解“理性”。而基于“感性”的目的如何达成,如何才能帮助展品和实验更好地诠释科学主题,如何才能让科学原理拥有万般变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审美素养”。庄子说:“无用之用”。“审美素养”看似没什么实际用处,却围绕着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说不定何时就有了“大用”。
(二)“审美素养”在科普剧、解说和科普活动中的作用⑤
这里将科普剧、讲解和科普活动放在一起讨论,也是因为三者拥有相同的特点。首先,三者都具有创造性,需要预先用文字、图片等元素架构出一段实施过程(剧本、讲解词、活动方案);其次,三者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讲求节奏性和逻辑性(开头、发展、高潮、收尾等);再次,三者都是综合性的传播媒介,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可以承载多种信息元素(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从以上三点来看,三者都可以说是科学普及、文艺创作,是美学应用的良好平台。
以科普剧这样综合性的创作工作为例,可以这样说,如果你的团队能够驾驭好科普剧的剧本编写、舞美创作以及表演的话,这就为做好讲解创作和科普活动设计等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科普剧创作的目的是用剧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播科学元素,但既然是剧,就离不开戏剧的特点,因此,基于文学范畴的剧本创作,基于视听艺术的舞美呈现、舞台表演,配乐音效甚至实验现象的渲染美化,都对创作团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科普剧的编剧怎么样,表演好不好,舞美、音乐美不美、配的对不对,这些外在因素,直接导致了受众愿不愿意接受你所传达的终极信息——科学元素。目前,科技馆的科普剧从戏剧的角度看还只是处于起始阶段,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各方给予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培养更多懂科学、擅文艺的双料团队和人才,方能让科普剧以科普的特色真正成为戏剧的一个分类[6]。
经过科普剧本写作的训练,在写讲解词时,可以更好地将文学元素与科学元素有机融合;在设计活动文案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活动流程的节奏。经过科普剧舞美音乐的设计训练,在讲解时就会知道什么叫和谐,知道自己的风格如何与PPT、背景乐及讲解的原理相统一;我们在策划、实施活动时,就知道从微信制作推送、现场布置等方面如何更好地包装渲染这个活动,从而增加活动的吸引力。经过科普剧声、台、行、表的训练,我们在讲解时音色会更动人、更能把握说话时的音色、语调、语气,从而完成一段引人入胜的讲解,在科普活动中也会拥有一批能够更好把握活动节奏,善于引导互动体验,更能激发观众情绪与求知欲的优秀活动主持人和讲师。
从科技馆的主要工作中可以看到,“审美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普传播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针对科技馆科普工作的特点,研究如何提高“审美素养”是适应新时代公众科普需求的重点和突破口。
三、关于科技馆科普工作提高“审美素养”的建议
提高“审美素养”目的很明确,就是“有利于科技馆科普工作”[7],因此,我们探讨的提高方式,应该是站在科技馆行政管理的角度上开展的,提高对象是整个科技馆的团队。
(一)招贤纳士,增补优秀人才
新时代对科技馆科普工作者的要求是:既要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品位。因此科技馆在招录员工时,不仅要对应聘者进行科学素养方面的测评,同样应该进行“审美素养”上的考核。为此,应该设置朗读、配乐选择、实验现象渲染、看图说故事甚至表演等与日常工作相关的一系列针对性的题目来测试应聘者的“审美素养”,观察其在审美活动中是否有敏感,是否观察细致并具有想象力,其“审美能力”是否能够为科技馆的具体科普工作带来新意。优秀人才的加入,必将提高团队的整体素养。
(二)创造良好平和的工作环境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人只有在非功利、平和、愉悅的环境和心态中才能产生审美情感,展现审美个性。因此,科技馆应该在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一种无功利、超脱世俗的“真”心态进一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具有审美的敏感度。只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创作出有态度、有个性、有美感的科普作品。
(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员工多领域的兴趣,并加以培养
“审美素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丰富的。因此,科技馆应该安排尽量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员工能够接触到与“美学”相关的领域,并对其进行培训。
(1)应该聘请专业老师定期开展关于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建筑、书法等美学欣赏类课程,定期安排员工参观各种展览,安排与文博、艺术展馆的员工交流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以及优秀作品的观摩,提高审美能力。
(2)通过购买、推荐等方式鼓励员工博览群书,并努力涉猎政治、历史、文化、社科等方面的知识,知识面越宽,越有助于提高“审美素养”。
(3)从提高整个团队的角度出发,针对员工不同的特点,引导员工专注于不同领域“审美素养”的提高,例如对于听觉敏感的,着力于配乐音效的培养;对观察细致的,着力于舞美服装设计上的培养;善于抓重点的,就注重艺术统筹培养。就如一个乐队,每一个人都有擅长的乐器,经过指挥家的调配,方能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4)应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兴趣讨论与比赛。例如运用实例讨论“围绕特定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的科普剧设计”“如何更好地展现、美化科普实验”“PPT、配乐风格如何与讲解风格相统一”“如何用表演让学生在科学课中达到优质的科学体验”等议题;开展科普剧、讲解、朗诵、实验课设计、科学课设计比赛等,并适当设立一些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兴趣和想象力,将科普工作与“美学”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5)组织员工多参加科普剧、实验课、讲解比赛,馆内多开展科普活动,将学习到的审美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在创作实践中检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敏感、细致观察能力。
(6)提高整个科技馆团队的“审美素养”,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改善的过程,需要科技馆进行一定的、持续的投入以创造客观条件,需要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多看、多听、多学、多思考、多实践。只要坚持去做、去尝试,就必然会显著提高科技馆科普工作的质量,使科技馆拥有一支年轻的、充满创造力的团队。
四、结束语
科技馆开展的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没有考试,不是唯一的科普输出渠道,观众可以凭兴趣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科技馆,这就决定了科技馆的教育不可能是灌输式的。尤其是受到当前公众全面素质的不断提升,生活学习节奏不断加快,快餐文化盛行等因素的影响,对科技馆科普传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馆只有在科普精准化、多样化、实用化的前提下,以提升科技馆团队“审美素养”为破局点,努力提升科技馆科普传播的“附加值”,方能让受众第一时间觉得接受科技馆的传播是有用的、恰好的,觉得接受科技馆的传播工作是愉悦的、享受的,从而在知识爆炸、资讯爆炸的今天,赢得科普媒介竞争的胜利。
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马云说:“过去的200年是知识、科技的时代,未来100年是智慧、体验、服务的时代,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时代飞速的发展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科技馆,我们应该顺应时势面向未来,站在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高度,将科学素养与审美素养相结合,总结美学中的科学,展示科学中的美学,从而创作出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要的作品。
注释
①审美是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它不是为了实现狭隘的直接的物质实用功利目的,但它又与人的生存、发展和人性的完善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当事物对人有益无害,对人有肯定的精神价值,能给人以理智的启迪、美的享受和能唤起人的精神愉悦,才能引起人的美感。在审美的非物质功利性后面依然客观存在着广义的精神的功利性,是主观非功利性与客观功利性的统一。
②美学之思应落实在现实生命、民生日用,落实在大众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来,才有真正的坚实基础。抛开大众的衣食住行即现实的生活、生存和生命,来高谈道德的生命、超越的存在、玄妙的境界,实在过于奢侈。
③相对传统的展示类展品(重观看,轻参与)来说的,一般都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以教育为宗旨;鼓励动手动脑参与,提倡自主学习;以学习知识点为主,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④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当盛世大唐的各种繁复华丽之器物在影响东瀛数百年后,宏大的中华式审美也在岛国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一种宣扬朴素、静寂,顺应自然的美学价值观逐渐成为日本文化中特有的一道景致,而这便是“侘寂”。
⑤既是以戏剧表演为传播手段的一种科普,也是以科学普及为核心的一种戏剧表演新形式。讲求科学与艺术的完美交融——科学让戏剧更好看,戏剧让科学更好地传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张雄.黄金分割的美学意义及其应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3):62-66.
[3]朱永新.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深远意义[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7):6-11.
[4]卡尔·T.乌利齐,史蒂文·D.埃平格.产品设计与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5]李真.“中國形象”制造:“创意中国”展精读[J].新建筑,2009(1):46-51.
[6]贾力苈.科技在场与观众想象力的复兴—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观演记[J].艺术评论,2018(11):19-24.
[7]胡海.美育的传统内涵和新时代目标[J].艺术百家,2019(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