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摭探

2019-09-20 05:20林晓纯
成才之路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专业成长中职学校

林晓纯

摘 要:文章以中职学校信息化课堂教学为例,研究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分析开展课堂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探讨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改革;中职学校;课堂实践;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4-0044-02

随着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改变着教育。信息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会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MOOC、BYOD等学习模式,还要求教师能够适当运用信息化助教助学。下面,对中职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改变着教育。互联网技术、大数据、MOOC、翻转课堂等改变了知识生产、储备和传递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增进教育公平的利器,也可以有效地弥合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互联网时代可以摆脱时间、地域、教师的限制,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社会化学习成为现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颠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金科玉律。作为教师,在互联网时代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教助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打破学习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

1.着力构建数字化的教学环境

在学校管理层面,必须重视信息化教学,紧跟时代对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设备设施。如引进先进高效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或软件,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提供条件;构建信息化资源平台,加强教师对信息化平台使用的培训,在资源平台上共享教学资源和成果,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2.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业化成长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是教师谋求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也要把信息技术有效地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因此,教师需要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和能力,除了参加各种信息化能力培训之外,还要通过参加教师能力大赛、网络自媒体自学等途径提高自己的信息化运用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3.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素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素养,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手机。通过手机线上实训,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短板,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下载一些课堂学习APP或者关注一些小程序,在APP或小程序上进行作业发布和微课学习等,让学生利用课堂、课余时间进行资源获取和学习,打破学习的空间、时间约束。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形成环保化的学习方式,如无纸化作业、无纸化评价、无纸化讨论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素养的目的,让信息化学习理念入教、入学、入脑、入心。

三、开展课堂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

为进一步落实信息化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以“主题婚宴菜单设计”这节课为例,教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案例的介绍。

1.课前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微课、参考资料和课前任务

(1)教师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菜单设计技巧”微课视频,并发布小组讨论话题:A.一份完整的婚宴菜单包含哪些内容?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宴菜单要具有什么特点?(2)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前情景任务,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一份菜单。(3)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学习微课,观看Flash情景任务动画,再通过信息检索和讨论进行婚宴菜单的自主设计,上传课前作品到“学习通”平台。

课前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内容和任务要求,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节省课堂复习和预习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课中信息平台展示课前作品,布置学习任务,进行综合评价

(1)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课前作品,进行提问、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组随机抽签,播放Flash动画,布置三个不同类型的婚宴要求,解读任务,给出设计框架,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客人的需求进行中式婚宴菜单设计。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系统中上传菜单设计作品,并进行系统评价。(2)学生通过随机抽签领取小组情景任务,读取Flash动画理解任务要求,使用Photoshop软件、Wacom数位手绘板设计菜单外观,设计符合客人需求的作品,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上传作品到平台进行共享,做好作品介绍的准备。(3)在作品介绍环节,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小组作品,介绍作品设计的亮点。同时,学生观察其他小组作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反馈意见,通过在系统中拖曳菜品实时更正作品,并在完成作品后与老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点评。

3.课后学以致用,发挥信息化平台资源构建功能,调整教学策略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创新,并在信息化平台发布新的学习任务——进行西式婚宴菜单的设计。(2)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然后将JPG格式的图片上传到“学习通”平台进行分享,并对其他作品进行评价和参考。

此步骤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信息平台获取数据资料,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实行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实行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构建教学资源库,更重要的是落实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本次信息化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七个方面:(1)构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限制。(2)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3)培养了学生分享、交流、找错、纠错的辩证思维能力。(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5)运用信息化手段助教助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學习”为“主动学习”。(6)与传统课堂相比,本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效果好。而且本次课堂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化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不断反思、研究、完善知识体系,方能实现教学相长。(7)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实现了信息化助教助学的目的。

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虽然信息化教学有很多的优点和好处,但是在使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教学现象,导致本末倒置,不仅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而且还浪费了教育资源。如在知识传授中,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会使教师的肢体语言、人格魅力缺失;新课、巩固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受制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没有预习,课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课堂起点提高后,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拉大差距,最终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成为信息化课堂中的南郭先生。

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先学后教,教师可让学生先尝试后学习,再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法唤醒学生的内驱力。而对于学生来说,“我要学”,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教育;“要我学”,则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只有实现人的自我教育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教学实践来验证,但作为一项改革,它的先进思想理念一定会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张国红.学为中心:中职信息化教学的应然与实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7).

[2]桂占吉,陈焕东,宋春晖,吴淑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E-Learning教学研究与实践[M].海口:三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专业成长中职学校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