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作文的立意方法

2019-09-20 04:58杨建平
成才之路 2019年22期
关键词:立意作文能力主题

杨建平

摘 要:千古文章意为高,衡量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主要看文章的主题如何。有了好的立意,文章才有了活的“灵魂”与“统帅”。文章的立意不仅要正确、深刻、简约,更要注重新颖,注意避“俗”,求“异”,合“时”。

关键词:立意;主题;语文教学;作文能力;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2-0038-01

常言说“意在笔先”,下笔之前,必先立意。立意,就是为文章确立主题。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指出了一篇文章的核心是“意”。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与“统帅”。千古文章意为高,评价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主要看它的主题如何。那么文章应该怎样立意呢?笔者以为,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立意要正确

作文评价标准指出,审题要贴合题意,思想正确,这是立意之本。所谓正确,就是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要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如在作文中贬低父母、老师,不热爱家乡,不保护环境,这就绝对不可取。

二、立意要深刻

主题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揭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有些学生写作时往往因为阅读量小、阅历浅,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等,不能深入挖掘材料信息,這容易导致立意不深刻。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史铁生通过三次到北海看花的场景描写,以小见大,写出了母亲强忍着自己的病痛关心作者这个伤残的儿子,鼓励作者树立起好好活下去的勇气,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的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开掘文章的立意。

三、立意要简约

简约是说作文立意要简明、集中,就是作者的思维要高度概括,这样才能使表象升华为本质,实现认识的理性飞跃。只有思想内容简明、集中,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话题或材料,主题不能分散。一篇议论文,如果既想表达这个见解,又想阐述那个观点,这个舍不得,那个放不下,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精力阐明一个主旨。即便要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同一个中心思想,也要做到紧贴中心行文,把握住题眼,找到所选择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不能画蛇添足。

四、立意要新颖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这就要求作文立意要注重创新,打破思维惯性,独辟蹊径,才能有新颖、独特的立意。下面,笔者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谈谈让作文立意新颖的方法。

(1)避“俗”。要想作文立意新颖,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使文章脱“俗”。首先,要对这次事件进行分析,看里面包括哪些人物、人物各有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各自又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次事件有什么教育或启发意义,梳理了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立意。然后,要对各个立意进行筛选:那些大多数人会想到的立意我们要尽量舍弃,那些别人不曾想到的立意我们可以作为文章的立意。如多数人会批判那个无理取闹、无视交通规则的妇女,就会选取“规则”“素质”等进行立意,这些立意当然是正确的,但我们为了避“俗”,就可以从司机身上找话题,阐明观点。司机手握方向盘,就应该“忍辱负重”,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我们可以从“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角度创新立意。

(2)求“异”。求“异”是指作文命题立意时,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独辟蹊径,不循规蹈矩,跳出常规框框限制,逆向立意,提炼出富有创新性的主题,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针对“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很多人批判的是女乘客的无理取闹、喋喋不休,司机的“零容忍”,其他乘客的“明哲保身”,袖手旁观。我们还可以逆向思考这件事:如果江边的护栏足够牢固,足以阻挡一辆失去控制能力的公交车,还会不会发生如此惨烈的悲剧呢?由此联想到一些豆腐渣工程,从“工程质量”、建筑者的“素养”等角度立意,一定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

(3)合“时”。写文章一定要紧扣时代主题,早在唐朝,韩愈进行古文运动时就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当然,这个“道”,指的是当时的价值取向,不是我们今天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顺应时代潮流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明哲保身”在特定时期或许是一种自保之法,但当别人的举动足以威胁到无辜者甚至自己的生命时,还充当“看客”的角色,以为事不关己,那结果就可能是悲剧。“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所反映出的部分国民的劣根性,值得生者反思。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的看客心理,与中华民族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传统美德大相径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不只是几个简单的词语,我们应该领略它所包含的时代精神,然后在日常行为中去践行,这样也许类似的悲剧就会少一些。我们的学生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作文立意时紧扣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就是新时期的“文以载道”。

参考文献:

[1]王碧峰.例谈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J].语文建设,2018(01).

[2]石修银.指向核心素养涵育的真实情景写作[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4).

猜你喜欢
立意作文能力主题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溯源创新文,纯朴立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