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分化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研究

2019-09-20 04:46潘泽江柏松潘昌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潘泽江 柏松 潘昌健

摘要:为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以职业分化为视阈,基于2016年北京、上海、廣州、郑州、武汉和南昌6城市的893个实地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就业状态的不同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也不同。体力型职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负向影响,技术型和智力型职业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自雇者与他雇者相比有更高的市民化意愿。研究认为应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分化的力度,增加不同类型的职业渠道,提升农民工就业的实现程度,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关键词:职业分化;职业类型;就业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中图分类号:F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6-0183-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6.04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new generation of urbaniz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based on vocational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2016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zhengzhou, Wuhan and Nanchang city 893 field survey data, using Ordered-Probit regression model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type, the employment of differen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will of the new generation urba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intention is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physical occupations, while the technical and intellectual occupa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citizenization intention. Self-employed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be citizenized than other He hired people.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hould improve the intensity of occupational differentiation, increase different types of career channels, improve the degree of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willing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Key words: occupational differentiation; professional type; employmen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itizenization intention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并且在城镇从事着不同职业的但拥有农村户籍的新一代农民工群体。自2011年以来新生代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接近全国农民工总量的一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产业逐渐升级,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分化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人数大幅度增长、职业岗位的缺乏,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困境,影响其市民化意愿的提升,进而影响城镇化的建设。中国农村问题完全解决并实现城镇化,需要大幅度解决农民工的职业分化问题[1]。但是根据当前状况,农民工由于职业类型、就业状态等原因,在城镇的就业状况和前景均不理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及低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已成常态,届此职业的分化对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很大的影响。在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对于城镇化问题的解决和国家战略的实现意义重大。

当前学术界大多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角度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对职业分化与市民化意愿的关系却很少关注,二者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也较少。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职业分化为视阈,将职业分化分为职业类型和就业状态,并对农民工职业类型、就业状态、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进行精确划分,以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和南昌6城市的893个样本数据的微观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模型得出职业分化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以此为其他地区以职业分化为出发点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提供实践基础。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职业分布太过于单一,导致经济、社会地位等达不到城镇居民的要求,市民化意愿低,所以职业分化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选择[2]。由于职业类型、自雇与他雇、性别等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收入和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对其社会地位也会有相应的影响[3]。职业分化相关研究较缺乏,本研究立足职业分化,并将其分为职业类型和就业状态,从这两方面分别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以期探索出以职业分化为主的市民化意愿运营机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职业分化力度的提升将成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途径。

1.1  职业类型

农民职业分化有利于城镇化发展并且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因之一[4]。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职业、生活状态的不同,从事建筑等体力活零工、制造业农民工、批发零售餐饮等服务业农民工、高端行业农民工的分化程度较高[5]。对于其市民化意愿,从事智力型行业的农民工收入较高,进而市民化意愿也较高,从事单纯劳动密集型的农民工收入与其他高精尖行业差距较大,市民化意愿并不强[3]。

本研究对农民工职业类型与市民化意愿简单梳理,将批发零售业、修理业、制造业、建筑业定位于体力型职业,餐饮住宿及交通仓储定位于技术型职业,金融业、地产业、教育卫生业定位于智力型职业,基于此构建假设1。

H1:从事智力型与技术型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正向且显著。

1.2  就业状态

农民向城市化迁移的首要目的是寻求适当的就业或谋生机会,而市民化的实现需城市给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包括受雇就业和自谋职业[1]。在农民工就业结构中有学者对其内部分化现象展开研究,并指出农民工就业状态应该分成雇佣他人的业主型农民工、自我雇用的个体农民工和完全依赖打工的受薪者[6]。就业状态根据国际对个体经营者、雇主、家庭帮工和雇员的划分标准,分为自我雇佣状态和他雇状态[7]。对于其市民化意愿,自雇型农民工由于在收入、生活、心理、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优势,其市民化意愿相对于他雇型要高[8,9]。

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状态及市民化意愿简单梳理,将农民工就业状态分为自雇型(自主经营农民工)和他雇型(被别人雇佣并从事体力劳动),并基于此构建假设2。

H2:从事自雇型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正向且显著。

综上所述,本研究尝试从职业分化视阈出发,将职业分化分成职业类型和就业状态,通过相关实证分析,深度探究职业类型和就业状态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期望能对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行相对补充,同时为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  模型设计与样本描述

2.1  模型构建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土地农村意愿、城市进入意愿和城市融入意愿[10];是否愿意融入到城市、是否愿意长期居住在城市,以及是否愿意转为城市户口[11];城市定居意愿和城市落户意愿[12];就业意愿、生活意愿、定居意愿、户籍意愿和身份意愿[13]。經过对市民化意愿划分标准文献梳理,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分为退出土地意愿、职业全非农意愿、落户城市意愿3个维度。

由于因变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属于多值选择问题,适宜采用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模型如式(1)所示:

选择规则为:

式中,y*为因变量y的潜变量;x为解释变量(含控制变量);β为待估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ri(i=1,2,3,4)为待估参数。设ε服从正态分布,则可得到MLE估计量,即Ordered-Probit模型。

2.2  变量定义与样本特征描述

2.2.1  变量定义  基于上述模型构建和分析,本研究将被解释变量设置为如下3个:退出土地意愿、职业全非农意愿、落户地点意愿。将退出土地意愿和职业全非农意愿赋值方法定为按照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由高到低依次排序;落户城市意愿同样按照李克特五分量表原则,1至5分别定义为留在农村、老家乡镇、老家市(县)内、市外省内、省外。

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状态核心解释变量设置为如下2个:职业类型与就业状态。职业类型按照三分类法,1至3分别表示智力型职业、技术型职业、体力型职业。就业状态按照二分类法,0表示他雇,1表示自雇。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家庭抚养负担、参保情况、非农就业年限、流动半径、职位层次、工作满意度和合同签订情况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的赋值方法和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2.2.2  样本特征描述  由表1可知,非农就业年限平均值为7.286年,流动半径均值为2.580(市内=1,市外省内=2,省外=3),合同签订情况均值为2.356,说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长时间在省外或者省内大城市务工就业,签订时间较短的合同,在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满意度评价均值为2.881,满意程度并不高。从职位层次和是否自雇看,职位层次均值为2.482,说明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属于中下层。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所属行业分布广泛,程度较高,具体如表2所示,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餐饮等服务业的农民工人数居多,说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内主要从事体力型的职业。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按照层次从低到高的分布,具体如表3所示,农地退出意愿较低,不想将农地退出的农民工比例接近80%,对此农地退出不在意的农民占比为11.2%,而有意愿退出农地的农民占比为10.75%;职业非农化意愿的农民工比例同样不高,没有该意愿的农民工占比有31.24%,而有该意愿的农民工占比仅为21.73%;落地户口非农村,想落户于城镇甚至省外的农民工比例呈现逐渐上升态势,总体上依然想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工占比很少,多数想拥有城镇户口或者别的地方的户口。

3  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梳理相关变量,得出基本描述性的统计,再利用Ordered-Probit回归模型,可得出新生代农民工3个不同维度的市民化意愿与职业分化视阈下职业类型、就业状态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汇总结果如表4所示。

3.1  职业类型、就业状态对农民工土地退出意愿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所属技术型和智力型的职业对其退出土地的意愿有显著影响,所以假设1通过检验。其中,餐饮住宿、交通仓储、金融地产和教育卫生等技术型职业及智力型职业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土地的意愿。这些行业的特征有:高度依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属于需要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现代服务业、有一定的进入门槛、进入行业后有一定的稳定性或者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进入上述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具较强的生计资本,经过行业积累增强生计资本,提高其退出土地的意愿。而体力型的职业除了修理等服务业之外,其他行业均对农民工土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因为体力型的职业不稳定,职工工作流动性大而且对于专业知识等要求不高,发展前景有限,从事该职业的农民工往往是趁年轻靠力气多赚点钱但是并不想退出土地。而修理等服务业结果虽显著但相较于其他行业显著性不高,农民工从事该行业可能拥有一定的技术,可以在城市中生存下来。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提升的困境与突围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