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考考生说公考

2019-09-19 02:53吴顺绵
公务员文萃 2019年8期
关键词:穆克初试公务员

吴顺绵

我有个叫拉蒂的朋友,平时上课不积极,最近却每天和另外几个同学准时背着书包出门,有点捉摸不透。仔细打听才知道,他们原来是去校外上考公务员的培训班。

印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难的公务员考试。由于印度社会流动性差,阶层分化十分严重,因此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一考试很可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堪比中国古代的“科举”。

历时一年的考试

在印度最高学府——德里大学,随机抓两个学生问,至少有一个学生会表示他正在准备国考或者将会参加国考。

印度的国考历时一年之久,由联邦政府命题,分初试、主试和面试三个阶段进行。其中初试是综合测试,内容包括回答有关时事、印度宪法、数学、决策等领域的问题;初试通过后再参加专业学科的主试,主试内容将涉及两门专业科目,可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等科目中选择;通过前两轮的考试之后,最后方可参加面试。

在印度,每年有超过50万人报名参加国考,然而最终只录取900人,“命中率”小于0.18%,相当于1000人中选不到两个。所以想要“中举”,那可要经过漫长的“过关斩将”才行,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多年。

大多数的考生都是提前两年开始做准备,像拉蒂现在开始所做的准备,为的是参加明年的考试。拉蒂介绍说,即使是明年的考试,也是他计划中的一次练兵机会而已。竞争着实太激烈,现在每天同他一起上课的培训班里有60人左右,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年纪大的都快超过30岁了。

这些人当中有硕士、博士、在校老师、医生、工程师,还有已经落榜过的各种“老手”!拉蒂很清楚,第一次除非是奇迹,否则是不可能考上的。所以他早已经做好持久戰的准备。

根据规定,普通学生30岁之前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最多有4次机会。今年才20岁的拉蒂,还有十年的时间可以奋斗。而对于来自低种姓和偏远部落的考生,条件还更加宽泛,我去年就见过一位考过8次后最终上榜的博士生。

“一步登天”的梦想

印度是一个尊重权威的社会,比起高薪IT白领,薪水普通的公务员更加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印度正式职业部门也集中在公共部门,企业机会并不多,所以公务员成为“香饽饽”。

而如果当上中央公务员,那更是一步登天。通过中央公务员考试系统而进入政府工作的人,将被分配到中央政府的管理部门,如外交部、内政部等。我在一次活动上就曾碰到印度外交部的一名官员,大概35岁,中文讲得很好。据他介绍,他原来是一名医生,后来放弃从医而选择了国考。考上以后先是被送到中国北京的外交学院学习一年的中文,专门从事外交活动。其地位和受到的尊重当然是医生所不能比拟的。

公务员在很多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比金钱重要得多。2011年11月,来自比哈尔的电脑管理员库马尔在印度的竞猜节目中赢得了5000万卢比大奖,上演了真人版的“贫民百万富翁”。

如何使用这笔财富?库马尔获奖后对媒体表示,他会用奖金来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他计划搬到德里的公务员培训基地穆克吉社区(Mukherjee Nagar),那里对成千上万心怀“当官梦”的印度年轻人有很强的吸引力,他在那里可以找到一家好的培训中心,为国考备战。

考不上也光荣

跟随拉蒂来到穆克吉社区。在这个位于德里大学旁边的社区里,聚集着成千上万的考生和上百家公务员考试培训中心,每年仅直接的培训收入就高达数10亿元人民币。

在印度,教育似乎是有钱人的特权。拉蒂每年花费在公务员培训的费用高达10万卢比,这是穆克吉社区大部分培训中心的学费水平。即使是那些参加印度理工学院或医学院的学生,没有花钱上培训班,基本是不大可能考得上的。所以,在印度人看来,培训和考试本来就是一体的。

那么,如此低的录取率,那些花了重金又考不上的人最后有什么出路呢?他们正好走进产业循环。在穆克吉社区,除了大学教师外,教员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他们都是传说中进了几轮面试后被刷下来的考生,所以他们的“半成功半失败”的经验对于新学员来讲就显得非常重要。据印度媒体报道,这里的金牌教员每年最高的收入可达100万元人民币。

“要是考不上,又当不了教员,那岂不是浪费了青春?”我向拉蒂发问。

拉蒂却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对他来讲,即便是考不上,他也觉得没花冤枉钱,并且还会觉得虽败犹荣,因为他认为这里所学的东西远比在大学里“学得多,学得好”。

拉蒂说,要是在这里学几年,远比读博士学的东西多,这是更加宝贵的经历。假如你没有通过考试,找工作也会很容易。拉蒂的话没错,我曾碰到一名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自称是独立学者的中年人,名字叫撒缪尔,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撒缪尔学习了文理所有基础知识、印度和国际政治、历史、经济常识,以及哲学、公共管理专业知识,都是为了这个国考而准备的。虽然考了几次,还没考上,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深化,他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基督教组织的权威发言人。

不得不说,这项只属于印度有钱人的培训与考试的游戏,在为某些人提供就业梦想之外,还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再碰到备考的印度人,我已经不再问他们如果考不上的问题了,而是问:那你是不是经常去穆克吉社区?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猜你喜欢
穆克初试公务员
考研初试高分未被录取,且慢提“猫腻”论
小试牛刀,初试微课堂
空乘招聘初试,走出“美丑”误区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超现实”之镜
樱花之音(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