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力治疗仪在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9-19 05:34刘艳芳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治疗仪医护下肢

刘艳芳(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000)

剖宫产,为产科领域重要的手术之一,随着麻醉、输血、输液以及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使得剖宫产术越来越成长,在一些难产及某些产科合并症方面,剖宫产术能够发挥重要价值作用,可对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进行有效挽救[1-2]。因此,当明确判定患者具备剖宫产术指征条件的情况下,在产妇家属及自身知情同意的条件下,可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术。但是,剖宫产术围手术期如果未能加强医护干预,则易导致产妇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不利于产妇术后康复[3-4]。因此,便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医护干预措施,使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在该次研究过程中,一共纳入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对空气压力治疗仪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涉及的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研究的96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存在剖宫产术相关禁忌证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组48例,年龄分布在21~41岁,年龄均值为(32.8±1.4)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8例。对照组48例,年龄分布在22~40岁,年龄均值为 (32.6±1.3)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7例。在一般资料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后续数据有可比的意义。

1.2 方法

该次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围手术期,采取常规医护干预方案;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医护干预方案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以期提高预防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总结起来,具体的医护干预方案如下。

1.2.1 常规医护干预方案的应用 在常规医护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需围绕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医护干预措施。

(1)术前医护干预:基于术前,主要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耐心为产妇讲解有关剖宫产手术、相关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筋脉曲张等)的相关知识,提高产妇的认知水平;同时,告知产妇在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纠正产妇术前消极心理,如紧张、担心、害怕、恐惧及抑郁等,使产妇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剖宫产术工作的开展。

(2)术中医护干预。在手术过程中,需尽可能地控制手术时间,确保手术操作动作的轻柔,使不必要的按压有效避免,对于腘窝部位需避免进行垫枕,使产妇的静脉回流保持通畅。对于护理人员,需做好术者的密切配合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时刻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情况,确保剖宫产术顺利、有序地进行。

(3)术后医护干预。剖宫产术后6 h,指导并协助产妇行半卧位,维持30~40°,进流汁饮食,每2 h进行1次翻身处理;倘若病情不允许产妇进行翻身活动,每2 h对产妇的体位进行变换一次,让产妇的重力有所倾斜,从而使产妇受压侧肢体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根据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具体恢复情况,鼓励产妇进行早期离床活动,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比如,在术后6 h,可指导产妇进行股四头肌训练,适当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伸缩训练,用力将腿部肌肉绷紧,连续5~10 s之后放松,反复进行训练;为了加快产妇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可指导产妇进行跟腱“自下而上”的目肌、腓长肌挤捏运动训练。此外,术后为产妇制订合理、科学且营养的饮食计划方案,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及易晓磊饮食为主,同时多摄入洋葱、蘑菇、黑木耳、番茄以及海带等含吡嗪类食物,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粘稠度得到有效改善的作用;对于油腻、带刺激、辛辣类食物,需禁食,使产妇的消化吸收功能得到有效促进,进一步使产妇的应激能得到有效提升。

1.2.2 空气压力治疗仪的应用 观察组产妇在上述常规医护干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选用该院医用空气压力治疗仪,指导产妇在剖宫产术后6 h,行半卧位,或平卧位,将肢体尽可能地保持舒展放松的状态,将下肢套入套筒内之后,确保拉链基于足背拉至大腿最上边,并扣好;将各管道接头连接完好之后,将电源开启,将气囊压力设置为100 mmHg,时间维持在5 s,循环间隔时间维持在5 s,治疗时间维持在0.5 h,以脚、小腿、膝盖、大腿为顺序为主,实施间歇性充气措施,反复施加压力及释放压力,循环0.5 h;倘若在应用期间妇产存在身体异常情况,比如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需暂停治疗;2次/d,持续进行3 d,每天对患者末梢血运情况进行观察,并了解产妇是否存在肢体肿胀及疼痛情况;若产妇存在肿胀疼痛情况,需使用彩超进行进一步诊断,通过诊断明确是否存在血栓形成情况,3 d后结合产妇的病情,明确是否均需进行空气压力治疗仪治疗。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统计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涉及的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

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25%,与对照组的22.92%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体表现分析

观察组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一共3例,均表现为单侧患肢疼痛,同时伴有压痛及低热等症状。而对照组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一共11例,其深静脉血栓严重程度不一,其中3例表现为单侧患肢疼痛、压痛及发热症状;8例表现为单纯性皮肤泛红,且存在轻微的凹陷性水肿,皮肤温度比健侧稍微高一些。

3 讨论

剖宫产,针对产妇的一些疑难杂症有效处理提供了契机,如难产(头盆不称、骨产道或软产道异常、胎儿或胎位异常等)、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妊娠合并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及肾病等),在满足剖宫产手术指征条件的情况下行剖宫产术,便能够保证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5-6]。但同时,剖宫产围手术期如果医护不当,也容易导致产妇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因此需积极应对。

以往临床针对剖宫产产妇建议加强医护干预,包括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中干预及术后饮食指导及并发症预防干预等。此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预防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上显著不够明显。因此,该次进一步提到空气压力治疗仪的应用,该仪器的应用,利用充气气囊,可从体外远心端朝近心端规律性环形挤压双下肢,对产妇的下肢进行大范围的挤压按摩,让挤压及刺激达至深部肌肉、血管及淋巴管,从而使血液淋巴回流得到有效加快。与此同时,空气压力治疗仪的应用,操作简单,不会对产妇造成不适感,可使代谢炎症因子的代谢加速,止痛因子的吸收加快,进一步使肢体水肿及血栓形成得到有效预防。

该次采取空气压力治疗仪的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仅为6.25%,明显低于未采取空气压力治疗仪的对照组的22.92%;从中可知,空气压力治疗仪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产妇,给予空气压力治疗仪具备显著疗效,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孕妇剖宫产术预后效果;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猜你喜欢
治疗仪医护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