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飞
(西南大学 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商代甲骨卜辞的主体内容是对“祭祀”的反映,与祭祀文化密不可分的是当时的占卜文化,它与《诗经》《尚书》《左传》《周礼》等记载的先秦占卜文化制度应该具有源流关系。占卜文化有一个由王室、贵族和宗室逐渐走进社会各个阶层走向民间的过程,所以《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说“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小雅·杕杜》有“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卫风·氓》有“尔卜尔筮,体无咎言”,《鄘风·定之方中》有“卜云其吉,终然允臧”。
民间有“六戊日不占”的说法,这说明占卜时间选择具有回避某些时间的倾向。《周礼·春官·宗伯》也有“尝之日,莅卜来岁之芟。猕之日,莅卜来岁之戒。社之日,莅卜来岁之稼”的记载,说明特定事件有特定的占卜时间。卜辞中有大量选择祭祀时间的卜辞,却未见明确揭示选择占卜时间的卜辞。从整个甲骨卜辞系统看,占卜时间的选择基本上有在六个“癸日”的倾向。如:(1)癸酉贞:旬亡忧。(《缀续》521)(1)① 文中《甲骨文合集》简称《合集》,《英国所藏甲骨集》简称《英》,《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简称《花东》,《小屯南地甲骨》简称《屯南》,《甲骨缀合续集》简称《缀续》。(2)癸未贞:旬亡忧。(《缀续》521)(3)癸巳贞:旬亡忧。(《合集》34969)(4)癸卯贞:旬亡忧。(《合集》34961)(5)癸丑贞:旬亡忧。(《合集》34961)(6)癸亥贞:旬亡忧。(《合集》34978)这是某期卜辞中的偶然现象,还是代表卜辞中占卜时间的基本规律?如果是规律,是规律之一,还是唯一规律?如果选择占卜日有规律,那么有没有刻意回避某些日子的规律?即殷商时期的占卜时间选择是否具有倾向性?民间关于“戊日不占”说法有没有甲骨记录的直接证据?这些都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条甲骨卜辞主要由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几个部分组成,前辞往往交待贞问的人和时间,命辞揭示要贞问的内容,占辞主要是王或者宗族长看完占卜所得兆象做出的判断,验辞是记录占辞是否得到验证的内容。验辞的刻写时间有可能滞后,但前三者的时间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占卜的时间与前辞中交代的时间一致。论文充分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汉达文库》数据资源,通过对卜辞中前辞时间的全面调查来判断殷商时期占卜时间的选择是否具有倾向性,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合集》前辞天干日分布表:
从天干日的分布来看,《合集》中“癸日”占卜次数是最多的,共8432例,但是也仅仅占据总数27385的30.8%。其他天干时间占卜次数比较接近,都是在2000次左右,占据总数的7.3%左右。可见,虽然“癸日”占卜次数是另外天干日占卜次数的4倍多,但是也不具有明显优势。只能说《合集》中卜辞记载的前辞时间揭示了当时人们有一定的“癸日”占卜倾向。
从“旬”分布的情况来看,《合集》记载的前辞时间揭示,每一旬占卜的次数基本上都在4100次左右,当时占卜时间没有集中在哪一个或几个旬的倾向。
《合集》前辞地支日分布表
从12地支的分布情况来看,《合集》记载的前辞时间有明显的倾向性。如果把12地支分为单日和双日,“子、寅、辰、午、申、戌”六日为单日,“丑、卯、巳、未、酉、亥”六日为双日。那么,从统计可见:单日的次数都在1800次左右,而双日的次数都在2800次到2900次左右,平均多出1000次以上,明显有双日占卜的倾向。
《英》前辞天干日和旬分布表
从天干分布来看,《英》所载卜辞前辞时间中,“癸日”占卜次数为391次,而他日一般都在30次左右。所记录卜辞的前辞时间也有“癸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这和《合集》所记载情况一致。
从各“旬”内天干的分布来看,一般都在90次左右,没有见到选择特定“旬”或者哪几个旬占卜的倾向。
《英》前辞地支日分布表
从12地支分布来看,《英》所载卜辞的前辞时间中,单日占卜的次数都在42次以内,一般在20次左右,而双日占卜的次数70次以上,一般在80次左右。可见,《英》前辞干支时间中地支的分布特征与《合集》一致,有单日和双日之别,有双日占卜的倾向。
《屯南》前辞天干日和旬分布表
从10天干日来看,《屯南》甲骨卜辞的前辞时间中,“癸日”占卜次数为909次,占据总数2436例的37.3%。而另外天干时间占卜的次数都在200次左右,占据总数的8.2%。可见,《屯南》所载甲骨卜辞的前辞时间分布规律与《合集》《英》是一致的。占卜时间具有一定的“癸日”倾向。
从“旬”分布来,《屯南》前辞时间的“旬”分布也与《合集》和《英》的分布一致,次数都比较接近,虽然第一旬占卜的时间次数略多,但倾向性还不是太明显。
《屯南》前辞地支日分布表
从12地支分布来看,《屯南》所载卜辞的前辞时间中,单日占卜的次数一般在140次左右,而双日占卜的次数都在230次以上,一般在260次左右。其地支的分布特征与《合集》《英》一致,有单日和双日之别,有双日占卜的趋势。也就是说《合集》《英》《屯南》的前辞干支时间在天干时间、旬内时间、地支日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具有一定的“癸日”占卜倾向,占卜对旬没有倾向,具有在地支日的双日占卜的个性倾向。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之所以“癸日”这么集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晚期多为“旬”卜辞,这些卜辞多在旬末的“癸日”占卜。“癸日”占卜的时间选择倾向很明显。
《花东》前辞天干日和旬分布表
从10天干分布来看,《花东》所载卜辞前辞时间中,位列前三的是“甲日”“乙日”“己日”,出现次数都在160次以上,另外的天干日出现次数都在120次左右,而“癸日”出现的次数最低,只有99次。《花东》所载卜辞揭示,当时人们倾向在“甲、乙、己”三日占卜,尽量回避在“癸日”占卜。从“旬”分布来看,《花东》无法确定的具体干支时间有547例。能够确定的干支按照六个自然旬分布进行考察统计,基本都在120例左右,没有明显占优势或者明显劣势的情况。各个自然旬中的干支时间使用次数基本上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也就说,占卜没有“旬”的选择倾向。
《花东》前辞地支日分布表
从12地支的分布情况来看,《花东》“亥日”占卜次数虽然最多,也只有93次,另外的基本上在70次左右,可见“亥日”占卜没有形成优势,仅仅是具有一定的趋势。其地支的单日占卜次数有时与双日持平,略微少于双日,双日占卜的传统没有完全固定成型,但是已经具备了选择在双日进行占卜的趋势。
前辞天干日出现频率表
从10天干的分布情况来看,《合集》、《英》、《屯南》所载卜辞都具有一定的在“癸日”占卜倾向,三者应该属于一个大系。而《花东》则与前三者相反,“癸日”占卜的次数和比例最低,尽量回避在“癸日”占卜,而是倾向在“甲日”“乙日”“己日”占卜。可见《花东》材料性质与前三者差异甚大,与前三者并非出自一个同质大系。
前辞地支日出现频率表
从12地支的分布情况来看,《合集》、《英》、《屯南》所载卜辞的前辞时间出现次数呈现出单日少,而双日多的规律。单日“子、寅、辰、午、申、戌”六日出现的次数少,双日“丑、卯、巳、未、酉、亥”六日出现的次数都多。而《花东》则揭示出其所载甲骨卜辞的前辞时间中,“亥”日的次数更多,比例最高。当时占卜时间有选择“亥日”的倾向。
综上,所考察的四大宗材料中,《合集》《英》《屯南》这三大宗材料同属一个大系,三者同源。而《花东》则是单独的一系。语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发掘结果是一致的。
《合集》前辞天干日组类频率表
《合集》前辞地支日组类频率表
从分组角度对《合集》前辞时间分布考查情况来看,在10天干的选择中,“癸日”占卜是一种倾向,最能体现这一规律的是出一组、何一组、历二组,其次是黄类和何二组。与这一规律背道而驰最明显的是师肥笔和无名组,其次是宾一组、出二组、师小字组。师肥笔类不倾向在“甲日”占卜。历一组不倾向在“戊日”占卜。历二组不倾向在“戊日”和“壬日”占卜。无名组不倾向在“丙日”占卜。而黄类卜辞不倾向在“己日”和“庚日”占卜。
从12地支的选择来看,选择双日占卜最明显的是出一组、何一组、历一组、历二组、黄类。宾三组不倾向在“辰日”“申日”占卜。师肥笔类不倾向在“亥日”占卜。出一组尤其不倾向在“子日”“辰日”占卜。历一组不倾向在“寅日”占卜。无名组不倾向在“辰日”占卜。12地支的选择中人们最不倾向在“辰日”占卜。
《合集》前辞天干日贞人频率表
《合集》前辞地支日贞人频率表
从12地支的分布来看,贞人何、王、出有选择在双日占卜的明显个性倾向,其次是贞人争、宾、大。贞人行有选择在“巳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旅有选择在“寅日、卯日”占卜,而回避“未日”的个性倾向。贞人大有选择在“丑日、卯日、酉日”占卜,而回避“辰日、申日、戌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尹有选择在“酉日”占卜,而回避“巳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宾有回避“申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师有回避“丑日、未日、戌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何有回避“寅日、辰日、戌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亘有回避“寅日”占卜的个性倾向。王有回避在“辰日”占卜的个性倾向。贞人出有回避在“子日、辰日”占卜的个性倾向。回避最多的是“辰日、申日、戌日”三日。
《合集》前辞天干日时代频率表
从10天干日在五期分布比例来看,第一期早段“甲日”占比最低,只有5.63%,该时段略微有回避在“甲日”占卜的倾向,而略微有选择在“丁日”“庚日”“癸日”占卜的倾向;第一期中段以后,除了第四期,“癸日”占卜是最大的倾向。同时可见,第一期晚段,“戊日”占卜次数最少,确实有回避在“戊日”占卜的强烈倾向,其次是回避“壬日”占卜。第二期是尽量回避在“壬日”占卜,第三期尽量回避在“己日”占卜,第四期尽量回避在“丙日”占卜,第五期尽量回避在“己日”“庚日”占卜。
选择在天干“癸日”占卜的是一个总体趋势,而尽量回避在某个天干日占卜各个时期则是有同有异。其中第一期晚段尽量回避在“戊日”占卜的传统估计影响比较大,所以民间有“六戊日不占”的说法。
《合集》前辞地支日时代频率表
从地支日的时段分布来看,第一期的早、中段,没有要回避时间的倾向,这与前表天干时间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到了第一期晚段,开始呈现出对时间的回避倾向。第一期晚段尽量回避“寅日”“午日”,第二期尽量回避“辰日”,第三期尽量回避“寅日”“戌日”,第四期尽量回避“辰日”“戌日”,第五期尽量回避“午日”“戌日”。虽然各个时期尽量回避占卜的地支日不完全相同,但也呈现出重叠的分布,也就说,回避在某些地支日占卜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性。
有一点应引起重视,从地支日统计来看,回避在某日占卜的倾向比较明显,但是相对于有些“天干日”的优势分布倾向,选择在哪些“地支日”占卜的倾向却并不是太明显。这是不是揭示殷商时期人们在使用“干支”时,更关注更敏感的是“天干”而非“地支”?在记录和标志时间的时候,“天干”具有导引作用,而“地支”具有定位作用。这有待以后更精细的研究。
我们从不同著录材料、组类、贞人、时期等角度对殷商甲骨卜辞中的占卜时间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对占卜时间又分为“天干日”“地支日”统计。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从材料角度看,《合集》《英》《屯南》三种资料著录的甲骨卜辞对占卜时间的选择具有一致性,它们属于同一个占卜体系。也就是说《合集》《英》《屯南》的前辞干支时间在天干时间、旬内时间、地支日分布规律是一致的。总体上来说,具有选择在“癸日”占卜倾向,占卜对“旬”没有倾向,具有在地支日的双日占卜的个性倾向。
2)《花东》所载卜辞揭示,当时,人们倾向在“甲、乙、己”三日占卜,尽量回避在“癸日”占卜。“亥日”的次数更多,比例最高。当时占卜时间有选择“亥日”的倾向。四大宗材料中,《合集》《英》《屯南》这三大宗材料同属一个大系,三者同源。而《花东》则是单独的一系。语言材料的分析与考古发掘结果是一致的。
3)从分组角度对《合集》前辞时间分布考查情况来看,“癸日”占卜是一种倾向,但是也有与这一倾向背道而驰的。天干日中“甲日”“戊日”“壬日”“丙日”“己日”和“庚日”都有尽量被回避的情况。地支日中“辰日”“申日”“亥日”“子日”和“寅日”都有尽量被回避的情况,尤其是“辰日”。
5)从五期分布比例来看,第一期中段以后,除了第四期,“癸日”占卜是最大的倾向。同时可见,不同时期有回避在“戊日”“壬日”“己日”“丙日”“庚日”占卜的倾向。第一期的早、中段,没有要回避地支日占卜的倾向,晚段之后开始呈现出对时间的回避倾向。不同时期有尽量回避“寅日”“午日”“辰日”“戌日”。虽然各个时期尽量回避占卜的地支日不完全相同,但也呈现出重叠的分布,也就说,回避在某些地支日占卜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