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青,贺冰蕊,王 晨,胡 亚
2018 年7 月14 日至8 月15 日,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33 天高温预警。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希腊、瑞典等欧洲国家遭遇高温热浪甚至森林火灾。
全球高温热浪话题热度不断,持续引发中外媒体关注报道。中国气象局8 月2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析高温特点、成因及发展趋势,引导舆论关注热点。尽管气象部门通过各种发布方式科学解析,自媒体平台仍然出现了“华北平原不适宜人类居住”“华北平原将成死亡之地”等惊悚标题,引起一定程度的公众恐慌情绪。8 月3 日,国家气候中心官方发布《国家气候中心:高温天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6 日以后,随着大气系统变化,华北等地持续高温天气结束。气象部门主动引导舆论,结合天气的转换,有效减轻公众恐慌情绪。本文从梳理该舆情事件的发展,对舆情事件发生进行反思并提出应对方法。
8 月1 日,美国八阕网(popyard.org)①率先引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结论,刊发报道《全球热浪滚滚 中国华北最受伤 气候变化所致?》。
8 月2 日起,新华社、参考消息网、央广中国之声等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对该研究进一步解读,纸质媒体方面,仅有少量市级媒体跟进报道。
8 月2 日,新华社发布特稿《是谁在“焖烧”地球》指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的观点表示,华北平原高温天气对经常户外劳作,特别是贫困家庭来说尤为危险。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示,“到2080 年,全球某些地区由热浪导致的死亡案例最高将上升2000%。研究人员称,未来的热浪将更强烈、更频繁、更持久,对哥伦比亚、巴西、菲律宾等赤道附近国家的影响尤其大”。
同日,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通过新浪微博发布《WWF 专家谈“2100 年华北将不宜居”:不是危言耸听 但并非无计可施》,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指出,“京津冀下了很大的力气在改善空气雾霾。如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工业结构,对水、对我们的空气质量都会产生影响”。
8 月5 日,界面新闻报道《华北平原或因极端热浪不再宜居?专家:不必过分担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徐明认为,“该研究只能说华北将来和现在对比可能会变得不适宜居住了,但并不表示人类无法适应。”
百度百家号“环球网”报道《研究人员预测未来中国北方平原面临难以忍受的热浪》;腾讯企鹅号“环球科学大观”报道《为什么50 年后,华北平原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阿里大鱼号“科技搜罗网”报道《罕见热浪席卷中国!MIT 研究华北平原50 年后可能不适宜居住》;百度百家号“时间盒”报道《麻省理工研究:中国北部平原将成热浪死亡区域 包括北京》;搜狐号“华尔街见闻”报道《罕见热浪席卷中国!MIT 研究称华北平原50 年后可能不适宜居住》,“今日加拿大”报道《【震惊】麻省理工预测:中国华北平原将成死亡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北美报告”报道《危言|北京告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称50 年后华北将成死亡之地?》。以上文章通过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渠道发布。
由以上报道可见,主流媒体对该信息的报道和态度呈现中立、客观、辩证、综合,通过邀请业内权威人士实名点评,对引起热议的国外期刊中的种种表达进一步阐释。既有对科学研究中结论的解释性观点,又包含对研究中表达出趋势性预判的应对性观点。而论坛、自媒体,善于煽动情绪,比如利用标点符号和夸张用词吸引眼球,各类自媒体账号出现“标题党”形式进行“断章取义式”传播扩散,容易引导观点极端化,需要引起警惕。在公众心中,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研究成果具有权威性。媒体在选用科研报告观点时,往往缺乏语境,只发布部分结论,在自媒体“断章取义”的编辑方式下,常出现理解偏差。
舆情事件发生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中国气象报社、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围绕华北高温、北极升温、气候变化等话题,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共同策划解析文章,从科学的角度对炒作新闻中的天气现象解疑释惑。
8 月2 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温天气的现状及未来10 天的天气预报,专家对高温发生的原因做出解释,高温“跟大气环流有关”。
8 月3 日,国家气候中心微信公号发布《国家气候中心:高温天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对于我国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专家概括其特点为“极端性强、日数多、面积大、时间长、最低气温高”。在应对策略上,专家提出“做好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加剧的综合研究、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经济转型”等三点建议。该文章一经推出,新华社刊发《高温“烤”验四大洲》,光明日报刊发《专家详解席卷全球高温热浪》,经济日报刊发《今夏高温为何如此“强悍”》,以上文章均引用国家气候中心的说法。
8 月9 日,中国科学报刊发《2100 年华北平原不再宜居?专家:我们有能力改变结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副主任祝从文说,虽然全球变暖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它不能改变季风气候的本质。此外,除却人类自身的适应,通过国家相关政策调整产能的变化,相信我们有能力改变该研究对未来预估的结果。
根据中国气象局舆情监测系统统计,2018 年8月1 日至15 日,有关全球高温热浪的信息达3 328 篇。从走势图来看,8 月1 日至6 日,舆情声量呈现显著上升,7 日开始显著下沉。
图1 2018年8月1日至15日各平台报道量走势图
梳理此次舆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发现,一是天气的瞬息变化触动媒体和公众“神经”。此次全球高温热浪,已经在一段时间里占据了舆论空间。高温预警加上自身体验,与公众的认知相符合。种种条件形成舆情事件发酵的“土壤”。后期当天气发生转折时,舆情迅速下降。二是此次引发公众焦虑的传播内容具有长期性、模糊性,借国外权威专家的说法提升可信度。三是难以监管的社会媒体平台是敏感舆情传播的“病毒细胞”。全球气候变暖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话题多年来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众多自媒体常以“标题党”“断章取义”“过度解读”等方式引发负面情绪。各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受众大,阅读量十分可观。移动互联网时代,由各种突发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从产生到病毒式、裂变式传播往往在几个小时内就可完成[1],对于公共话题的讨论内容来看,情绪性表达压倒理性声音[2]。这对于气象部门的回应速度、准确性、时机选择、表达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趋势,我们应当客观认识天气气候类舆情事件的存在。而从公众心理层面,宣传人员应当换位思考,充分考虑情感点和关注点,以达到安抚情绪与理性引导的双重目标。气象宣传部门、业务部门以及主流媒体必须协同作战,打破气象业务部门的原有分工,建立以回应公众关切为目标的项目团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能牢牢握舆论主导权。
利用中国气象局舆情监测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境外中英文网站关于气候变化、生态文明等敏感话题的监测。宣传科普中心联合国家气候中心定期更新关键词库,在平台上搭建相关专题密切监测舆情发展动态。宣传科普中心与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专家建立重点敏感舆情会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调有序的应对方式。具体来看,可通过微信群、定期座谈、视频会议等方式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共同研判,充分沟通、形成行动方案,提高时效性、精准度、靶向性。
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部等主流媒体,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实况、气候变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以及应对建议等内容,共同策划内参报道择机而发,借助事件做好决策层面的科普。对公众而言,需要气象部门全力运用各种传播平台向大众开展气象科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尤其是注意,以温和、宽厚的态度,理性、权威、科学的说法淹没自媒体“哗宠取宠”的消息。主动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等海外传播机构建立联系,将中国气象学者对全球普遍面对的问题的观点进一步传播海外,扩大影响力。
科技类舆情事件由于话题本身具有争议和不确定性,容易成为炒作热点。科学研究是学者自由而有逻辑地发布的观点,自媒体传播过程中常因编辑引发片面理解。想要达到有效回应需要注意功在平时和传播技巧的结合:一是要结合宣传人员和气象专家共同组成临时应急工作团队,二是回应内容的整理一方面要做好按照事件分类和传播形式分类的日常储备科普素材;另一方面当事件来临时要及时启动口径编制工作,三是以符合公众认知的时机进行集中发声,以踩准舆论节奏的方式往往事半功倍,能够迅速抢占舆论高地。
注释
①一个海外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