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高锋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主线,文章的主线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抓住这一主要线索,就可以更好地厘清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方法让学生找到文本的主线,发挥好主要线索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给学生设置这样的任务:在通读文章后概括文章大意,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不仅是要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也是为了加深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到文章中的主要线索,主要线索也就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找到关键词,把文章串联起来,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因此,让学生学会组织串联,借助文章的线索厘清文章的脉络是概括文本大意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他们根据这些问题来对文章大意进行概括。“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这一过程中它遇到了谁?它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小蝌蚪产生了什么影响?”把这些经过串联起来,就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让学生学会组织串联,学会概括课文的大意,可以强化他们对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的把握。从学生的答案来看,虽然他们概括的能力还不够强,概括的内容不够简洁,但是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重要的不是能不能找到正确答案,而是要学会其中的方法,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教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疑问表明他们是真正走到文章中去了,真正地在思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文本线索来让学生产生质疑,帮助学生思考呢?例如,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給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来导入课文,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提高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出去玩而迷路的情况,或者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在野外辨别方向;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太阳来辨别方向;有的说如果带了指南针,可以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还有的学生说自己会根据树的影子辨别方向;这时再引入课文,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有哪些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哪些方法是自己已经知道的,哪些是还需要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让一些学生扮演户外运动者,在外面游玩的时候迷了路,让其他人运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给他们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围绕文本主线,提出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是一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会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分开,单纯地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这样就只是语文教学,而不能称为语文教育了,也达不到育人的效果。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一点就是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情感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文本的主要线索为引导点,让学生找到文章内容和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既能理解文章内容,也能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态度,与作者进行一次情感上的交流,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大禹治水》这篇课文主要体现了大禹的精神,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更要带领学生体会大禹身上所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品德。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始终奋战在治水的第一线,舍小家而顾大家,无私奉献,并且还能根据父亲的经验进行创新,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同时,教师需要以文本为线,组织串联,设置疑问,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为之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李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