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2019-09-18 18:24徐徐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卫青竹节铭文

徐徐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品香、制香,是一种生活美学和哲思,所以,香炉便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博山炉工艺精美、华丽多姿,是香炉中最为独特的一支。李白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而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堪称是最精湛的博山炉之一。

1981年5月,陕西省咸阳市豆马村的村民们在耕作时,意外发现了一件古代铜器,由此揭开了一座西汉时期墓葬的神秘面纱。墓中出土了236件文物,包括鎏金虎镇、铜提链暖炉、铜温酒器和铜温手炉等,独一无二的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也随之出世。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高58厘米,底径13.3厘米,口径9厘米。由炉底、炉柄、炉身三部分铸铆而成。自下而上,炉底透雕2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炉柄;龙身满饰鎏金细纹鳞甲,眼、须爪鎏银。炉柄呈竹节状,分5节,巧妙刻画着婀娜的枝杈、迎风摇曳的竹叶。炉柄上端铸有3条形象生动、造型奇妙的蟠龙,形成三角形,稳定承托炉身。炉身的下腹部雕刻有兽纹,上腹部浮雕4条龙,张口嘶鸣,侧头回望,在汹涌的波涛中若隐若现。炉身最上端,透雕层峦叠嶂,当烟火气从若干小孔飘散而出,仙人之境惊现眼前。通观下来,鎏金银竹节铜熏炉整体精美非凡,集多种吉祥图案于一身,尽显皇家气象,对应炉身上的九条蟠龙,象征皇权永久、江山万代;而呈竹节状的炉柄,挺拔秀丽、潇洒多姿,独具韵味。

很难想象,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这件熏炉出土之时仍然色彩鮮明,富丽华贵。这得益于运用在熏炉之上的鎏金鎏银工艺。鎏金技术始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具体说来,鎏金鎏银工艺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再加热使水银蒸发,之后,金就附着在器面上不脱落。此熏炉上点缀金银两色,与青铜内质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彼此之间相映相托,将器物上的图案、铭文衬托得格外高雅瑰丽。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被誉为“国宝级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炉口外侧的铭文和底座圈足外侧的铭文,提到了“未央”“内官造”“寺工造”等字眼,证明此炉系宫廷所造,为西汉皇家未央宫的一件实用器物。后有学者推测,此炉送给了“阳信家”,可能是汉武帝给阳信公主及其丈夫卫青的赏赐。阳信公主先嫁曹寿,后改嫁夏侯颇,最后与抗击匈奴的一代名将卫青成亲。传奇将领和公主的爱情传奇,令人动容。历史记载阳信公主死前,要求与卫青合葬。但西汉的制度不允许,只能退而求其次合葬不同穴。最终,卫青和阳信公主都葬在茂陵,两人的墓相距不远。

猜你喜欢
卫青竹节铭文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一代名将卫青:从奴隶到当朝驸马
“竹节人”中说“趣味”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卫青:一个骑奴凭什么能统帅全部汉军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