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杀恩人丁公

2019-09-18 02:43丁万明
读书文摘 2019年9期
关键词:汉高祖大义王夫之

丁万明

丁公是项羽手下的将领,他还是季布的舅舅。刘邦彭城大败之时,丁公奉命追击,越追越近,眼看刘邦就要走投无路,便回头对丁公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两贤岂相厄哉!”好汉何苦为难好汉?丁公一听,居然在两军厮杀的战场上,止步不追了。他当即领兵撤还,等于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为什么刘邦一句话丁公就放人?这是刘邦的江湖阅历的本能反应。江湖上常讲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家多堵墙。刘邦被逼到绝路,只能赌丁公也许认同江湖规则,说出了这句话,果然丁公网开一面,把刘邦给放了。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季布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侠客一流的人物。一诺千金的典故说的就是季布。季布的弟弟名字叫季心,也是一位侠客人物。当时关中流传一个说法,叫做“季心以勇,布以诺,著闻关中”。意思是当时关中人都知道季心以勇猛著称,季布以守信闻名。丁公作为季氏兄弟的舅舅,应该也是深谙江湖之道的人物,所以他当即领兵撤还,等于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等到项羽灭亡,刘邦要开始分封了,丁公来谒见刘邦。刘邦怎么对待丁公?他把丁公拉到军营中示众,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斬之,并且特别强调,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后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也”!

王夫之反对

对刘邦的做法,大学者王夫之很不赞成,他认为刘邦杀丁公是错的。王夫之认为,以大义征服天下的人,用的仅仅是诚心而已,心中不愿而勉强去做,以标榜其名声,于是天下人就会认为义与人心相悖且不和顺于理。试想,当汉高祖处境窘迫之时,难道果真会认为丁公应当处死因而日后一定要杀死他吗?当他诛杀丁公之日,难道又果真能够忘记当年丁公曾解救过自己的危难,而不认为这是丁公对自己的恩德吗?

王夫之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使天下知为臣不忠者之必诛而畏即于刑,乃使吾心违其恩怨之本怀,矫焉自诬以收其利。然则义为贼仁之斧而利之囮也乎?”王夫之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做人臣如果不忠则必受惩罚,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这样,那么“义”不就成了伤害“仁”的大斧和导致私利的诱饵吗?所以,刘邦赦免季布的罪过并予以重用,是很好的,足以激励臣子忠君报国,无有二心。至于丁公,废而不用就可以了;杀了他,则是引导天下人忘恩负义。恩情既然都可以忘记了,如果不是刑戮紧随其后,那么浩荡无极的君父之恩,为什么不可以忘记呢?

王夫之是大学者、思想家、伦理学家,他站在伦理学的角度提出,要用大义收服人心,要将心比心,用诚心换诚心,不能把大义功利化。所以,王夫之强调,义,有天下的大义,也有自己心中的精义。大义必须恪守,精义不能功利化。否则就是以恶导善,那可就贻害无穷了。

司马光赞成

对刘邦斩杀丁公之举,历史上有另一派声音,认为刘邦做得对,其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司马光是史学家,更是政治家。他站在政治家的立场看问题,认为一个王朝要想长治久安,一定要讲政治操守。

他专门写了一篇“臣光曰”评论此事。司马光认为,汉高祖刘邦从丰邑、沛县起兵以来,网罗强横有势力的人,招纳逃亡反叛的人,也已经是相当多的了。待到登上帝位,唯独丁公遭受杀戮,这是为什么?“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并起争相取胜的时候,百姓没有确定的君主,谁来投奔就接受谁,本来就该如此。但是,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待到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臣服时,这么做就不对了。司马光接下来的这番话就非常有政治水平,他说:“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如果不明确礼义以显示给人,致使身为臣子的人,人人怀有二心以图求取厚利,那么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因此汉高祖据大义作出决断,使天下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怀揣个人目的布施恩惠给人的人,尽管他救过自己的命,依照礼义仍不予宽容。司马光认为,似此杀一人而使千万人畏惧,这不就是深谋远虑吗。汉高祖的子孙享有上天赐予的禄位400多年,这就是汉王朝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刘邦为何要这样做

刘邦斩杀丁公,引来争鸣,司马光和王夫之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学者,从学者的角度看问题,孰是孰非,各有各的理由。但刘邦斩杀丁公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

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公,出人意料吗?在当时来说,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被丁公追杀时的刘邦还身处江湖,而如今已经身居庙堂,角色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不问是非只讲义气;庙堂有庙堂的法则,要讲政治,讲操守。从治国理政的角度讲,正所谓“攻守之势异也”。

司马光和王夫之分歧的关键在于站位不同。司马光作为政治家,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他看到,正是因为刘邦强调为人臣者要以新的政治立场看问题,强化了政治同盟意识,这才有了此后“非刘姓而为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这才有了诸吕之乱之后的周勃安刘、元勋功臣推举皇帝之举。东汉时期党锢之祸、外戚专权、宦官随意废立皇帝的事多有发生,但极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反叛朝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作为刘氏宗亲已经沦落到卖草鞋的地步,但凭着“大汉皇叔”的身份,仍然有号召力,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实力强大、特立独行的曹操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江山社稷,但仍然不敢公然称帝,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证明了刘邦的决策是对的。

(选自《学习时报》2019年4月1日)

猜你喜欢
汉高祖大义王夫之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史记故事(3)
——汉高祖刘邦(上)
基于《五行大义》探讨木克土之刍议
从《鸿门宴》窥探草根天子刘邦的过人智慧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试论庄子对王夫之自然观的深刻影响
心送
王夫之与儒家道德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