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路径的构建

2019-09-18 09:57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技能院校高职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面素质、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当前,工业4.0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软技能”。为了能够对接和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软技能”培养势在必行,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的现状及培养实践路径,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性

软技能(soft skills),又称非技术技能(nontechnical skills),是指沟通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影响力、团队建设能力等。软技能也是各种行为的组合,包括驱动各种可视行为的态度和动机,主要包括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知识和职业迁移能力、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软技能”是近年来传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术语,相对于求职者在某专业领域从事工作、进行研究而应当具备必要的“硬技能”而言,“软技能”则是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也可称为个人的综合素质。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8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达820万,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一直占据着社会热点。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十分关注高等职业教育,针对高等职业教育能否适应市场需求这个问题,不断寻求最佳改革方案,在此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尴尬局面。“软技能”作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技能之一,对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学生“软技能”培养作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2 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全面掌握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现状,课题组对长三角地区20 家企业高层及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进行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1]。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被调查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满意率为52.8%,基本满意占26.4%,不太满意占12.2%,非常不满意占8.6%。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满意度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软技能”培养长期不受重视,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障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软技能”培养在教育理念、教师队伍、课程内容、实践平台、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缺乏先进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相对比较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一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递,缺少人文教育的元素,没有进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没有进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也没有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创建以“软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2],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所以,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的缺失,影响了学生职业的发展。

2.2 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缺乏德技并修团队

教师队伍是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直接走向讲台,或者还有部分教师是从原来中等专业学校直接转化而来,整个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单一,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后来学校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让少数企业骨干没有经过时间磨合就直接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德育素质、理论素养和授课经验,很难形成德技并修的教学团队。

2.3 课程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完整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课程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均衡,学科专业课时比例占60%~70%,公共基础课程相对薄弱,学时占10%左右,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没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现在高职院校大部分课程内容设置相对陈旧,重深度,轻广度,缺乏时代感、针对性,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动态,不能体现高职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在“软技能”相关课程建设方面,没有面向不同专业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课程的选择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

2.4 实践平台相对单一,缺乏企业工作氛围

在办学模式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般都是“2.5+0.5”或者“2+1”模式。由于学制的原因,校企合作的成效并不显著。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一般是在第三年或者最后一学期。日常实训教学在学校专业实验室或者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实训内容并没有完全和企业产品技术要求同步,缺乏企业文化氛围,没有达到岗位任务的要求;校外实训一般也是短期进行,有时候仅仅停留在企业参观、调研之类的教学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教学计划,在实际上已经偏离企业岗位任务要求的轨道,并不能实现专业教学计划和企业生产计划的无缝对接。

2.5 考核评价相对简单,缺乏多元评价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模式主要建立在理论知识考试、实验和实践考核的基础上,课程考核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各占一定的比例,从而对最终成绩进行量化。从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来分析,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简单,缺乏多元评价模式,不能真正体现教学评价中评价成绩的过程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科学合理的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缺乏,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的缺失,导致出现的职场软肋已经成为他们求职过程中的短板。

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实践路径构建探讨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中国智能制造已经进入“快车道”,用人单位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缺失性表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刻不容缓。2014年,教育部在唐山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3.1 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构建“软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教学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由于当前的社会导向存在偏差,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软技能”培养,造成了学生“软技能”的缺失。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实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3],不断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将“软技能”培养融入专业教学计划,构建以学生“软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这样,校企双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培养和训练,实现校企无缝对接,一体化育人。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国务院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一个共性的特点,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递,忽视了“软技能”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后,学校专任教师可以通过“访问工程师”“企业实践培训”等项目,积极深入企业,参与企业项目设计与开发,将研究成果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推动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另外,在企业中邀请业务精湛的技术骨干加入教师团队担任兼职教师,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技能,而且能够体验企业生产场景,感受企业文化,切实提高自身的“软技能”,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3.3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构建软硬技能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针对不同专业和技术技能教育的“硬技能”,在教材和资源上存在可选择的空间和余地,但是与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或者教育资源非常少,大部分只是在现有教材资源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软技能”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加速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高职院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技能要求,结合学生未来从事工作岗位要求,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在学生的不同培养阶段增设一些“软技能”培养相关的课程[4],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将隐性、显性课程嵌入到“硬技能”和“软技能”培养的相关课程中,形成“硬软技能”相融合的新课程体系(见图1),切实提高学生“软技能”。

图1 基于“硬软技能”相融合的新课程体系

3.4 依托教学实践平台,强化学生“软技能”培养和训练

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为了使校企双方合作能够更有持久性、更具有生命力,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讲解和知识传递层面上,而是需要借助于校内外教学实践平台,强化学生“软技能”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软技能”的提高。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通过借助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了解产品的设计思路、生产工艺以及开发流程。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员工技能比武大赛,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学生“软技能”的全面提高,为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5 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软技能”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普遍都是基于模块思想和学分制原则,教学评价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提到:“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工作岗位任务纳入考核范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双身份”特点,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由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软技能”多元评价体系,明确相应的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老师根据学生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学业标准”量化考核,并且鼓励学生参与个人自评和小组评价;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岗位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学徒标准”量化考核[5],两者各占一定的比例,形成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学生“软技能”多元评价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学生毕业后会有更广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学生“软技能”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行之有效的学生“软技能”培养体系,探索和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软技能”不断提高,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技能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