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 武英凤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田瑞兰
少先队活动(以下简称“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重要载体。新的时代,要进一步发挥队活动对少年儿童积极作用,要继续深化队活动的理论研究,创新队活动的开展方式,提升队活动教育效果,不断改进与优化队活动。其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科学塑造队员良好行为习惯提供理论依据,对有效开展队活动具有借鉴意义。
1.斯金纳强化理论概述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核心观点是:日常生活中,人的大多数行为都属于操作行为,由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刺激所引发,影响行为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即强化。因此,人的行为既受各种环境刺激的制约,也受各种行为结果的影响。
斯金纳强化理论指出,按照强化物的性质,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前者是指在期望行为发生后,相关联地提供积极强化物(如奖品、名誉和晋升等),从而增加期望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后者是指在期望行为发生后,相关联地移除原有的消极强化物(如疼痛、电击等),从而增强期望行为发生的概率。根据行为发生与强化物出现的间隔时间,强化分为即时强化和延缓强化。前者指个体在一次或一段时间内做出所期望行为时,立即呈现或撤去强化物;后者指行为发生与强化物呈现或撤去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比率,同时又分为时间式强化和比率式强化。时间式强化强调时间间隔是否固定,而比率式强化则强调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否固定。
理解斯金纳强化理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依据不同的强化对象应用不同的强化程式;二是要坚持小步子原则,即把活动目标分解成每个小目标,有利于总目标实现以及增强个体自信心;三是要坚持即时反馈,即在每个学生做出反应后,给予及时强化,但并不意味着随时都要进行强化,不定期的、非预料性的强化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积极强化比消极强化在运用效果方面更有效,但并不能完全否认惩罚和消极强化的作用。
2.斯金纳强化理论研究队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斯金纳强化理论与开展队活动的前提条件相符合
斯金纳强化理论主张行为是人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可以塑造与习得,强调人的行为相倚于一定的环境刺激与强化作用,着重于从外部条件上为人的成长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队活动作为少先队教育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载体,其开展前提条件是承认教育者通过将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一定的活动场所和情境中,引导教育对象自主感知、领会与体验,从而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可见,两者都认为环境和教育的双向互动作用可以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
(2)斯金纳强化理论与队活动的育人规律相契合
斯金纳强化理论注重行为在人发展过程中作用。队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引导队员通过行为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体验,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然后通过一系列行为表现出来。队活动达到育人效果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无论从哪一端开始,行为在其中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基于此,斯金纳强化理论在队活动实践育人过程中,无论是在队活动的开展环境、开展环节或者是激励机制方面,都有明确的指导性、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队员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发挥队活动实践育人的功能。
近年来,全国各地少先队活动蓬勃开展,各级少先队组织注重队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少先队活动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研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队活动的开展环境缺乏生活真实性
斯金纳强化理论认为:环境作为行为的刺激,而行为是对刺激的自主反应。有机体的行为发生之后若紧接着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在下一次进入到相似情境时,这个行为出现的强度会增加。但调查发现,当前的部分队活动缺乏对活动环境条件的重视,主要表现在部分活动场所与情境设计单一化,笔者在B市的30所小学近100支中队的调查中显示,高达77.58%的队活动在教室内进行,而在校外活动场所中进行的比例仅占4.88%,教室内的环境即使经过人为设计与安排,力求生活的自然性与真实性,但其环境对于队员的刺激也远远比不上校外活动场所,使得队活动环境无法激发出队员的高度兴趣,进而活动预期效果大打折扣。
2.队活动的开展环节欠缺科学性
斯金纳强化理论认为大部分人类行为是通过强化来选择的,尤其是文化行为,而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不仅要关注及时强化,也正视强化出现的时间与比率的影响,重视科学地应用强化程式。然而,目前队活动中存在对队员“过度强化”的现象。以某中队开展的“学做心中好榜样,做时代小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为例,5个小队分别进行榜样展示,尽管5个小队分别呈现丰富的榜样案例,强调向榜样学习,但展示形式单一,同一内容占用过多活动时长,易引起队员的疲劳与反感,活动环节流于形式。此外,一些地方的队活动还存在运动式、号召式或突击式的情况,缺少教育性、科学性、持续性。
3.队活动的激励机制缺乏内部激励性
斯金纳强化理论强调,强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科学的外部环境强化(外部相倚性),还要进一步激发行为结果本身产生的强化(内部相倚性),将外部相倚性与内部相倚性之间建立相匹配的关联,运用精心安排的强化依随去激励行为的不断发生,以便在没有外部强化物的情况下产生自发行为,从而保证强化的持续有效性。在队活动过程中,为吸引队员的关注和参与,应采用外部物质性或者荣誉性方面的奖励进行反馈。同时,不能只追求儿童有浅层次兴奋体验,缺少队员行为与队员内部动机的联系,当队员对外部强化物产生“免疫”时,活动效果会大大降低。例如,对于一年级未入队的学生而言,他们渴望佩戴红领巾,红领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但如果让队员仅停留在佩戴红领巾感到光荣的外在认知中,不引导队员认识红领巾对于自身真正的意义,尤其在“全童入队”的背景下,入队后队员的光荣感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渐降低。
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相关内容,改进与优化队活动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重视队活动环境的教育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环境是少先队组织集体生存的物化环境、经常性教育的载体。环境构成队活动开展的一部分,其刺激为教育的接受活动提供潜在的样式,会对活动的接受与参与主体——队员的行为产生影响,人们能够根据反馈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进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行为的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强化人的行为。
一是要秉持环境育人的基本理念,优化队活动开展的环境。少先队的性质决定了队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学校要将校园环境与少先队教育活动目标相融合,尤其要加强在少先队仪式教育中的环境布置和氛围营造。二是要满足队员对活动环境多样需求,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队员熟悉的、自然化的社会环境场所,提高队员的活动。针对雾霾问题,可组织队员到工厂展开小组调研,引导队员用自己的“小脑筋”去发现与思考问题,在探究环境污染问题根源的同时,激发了队员自我保护环境意识。
2.注重队活动环节的衔接性与逻辑性
教育是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坚持与不断的强化才能见效,斯金纳强化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并非一次性形成,要有连续性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辅之以各种强化方式。
一是要在队活动中合理运用强化方式。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儿童的可接受性和个体差异性,审慎选用强化物与强化方式,注意活动过程中环节设计。在队活动过程中,首先,当队员出现期待的行为时,立即通过获得小红旗或则口头表扬等方式给予强化,加强重新出现这种行为的倾向。其次,可通过定间距式强化或定比率式强化巩固队员新的行为,即当队员出现期待反应的次数和程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就给予强化,可借鉴少先队“雏鹰争章”品牌活动,通过定章、争章、评章、颁章和护章等不同层次的环节来组织活动。最后,可通过变间距强化或变比率式强化引导队员新的行为常态化,比如,采取不定时调查队员行为的方式进行强化。
二是要建立队活动间的开展逻辑。不仅要在单个活动中留意对队员活动效果的强化,而且要关注不同主题的活动间或同一主题的不同活动的活动效果互相强化,也就是注重活动之间开展的顺序和逻辑,引导队活动与队教育走向体系化。比如,通过我们一般以班会、参观、寻访调研等形式开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队活动,但采用这些活动形式的先后顺序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教育效果会有所不同,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某种联系,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内容,需要注意这两种主题类型活动之间的联系。
3.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以保证队活动的吸引力和导向性
斯金纳强化理论关注强化物的选取与搭配,以表现强化的最大效用。队活动过程中,强化物选择类型、大小、程度不同都关系到其激励机制的效用。
恰当选择可激发队员兴趣的强化物,在学生激励中“投其所好”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把娃娃作为队活动的强化物奖励给男孩远不比给女孩的吸引力大;对低年级队员奖励小红花非常有效,可是对高年级队员不起作用等。不同的性别、年龄以及性格的队员有不同的喜好,少先队辅导员在开展活动前事先做好调查,根据队员的喜好和实际经费情况选定强化物。在为队员选用强化物时,也要考虑到“边际递减效应”与时代发展的潮流,尤其在当前物质生活富裕及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更应提供有效而可持续性的强化方式,激发队员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内生动力。
以上用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观点与方法,从活动环境、活动环节与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对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开展给予优化建议,供广大少先队工作者指导实践工作,进一步提高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