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爱萍
摘 要:现代教学论揭示,学是教的依据,教要建立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基础上。预学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是学生自主研读文本、自主提出疑惑的过程。而设计预学案,是指导学生预学的主要手段。通过预学,教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前学情,并基于学情以学定教,从而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
关键詞:预学;学情;以学定教;高效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课前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曲”,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疑惑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从而实现教学增值,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情,“教”游离于“学”,导致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高耗低效”。而预学,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其主要任务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如果缺少课前预学环节,会出现以下问题:
1.学生对新授课内容不知情,听无准备之课
缺少预学环节,学生就会对文本内容一无所知,教师“先入为主”,学生只是“坐而受教”,这种做法势必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不利于学生思维个性的培养。
2.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兴趣点与疑惑点
如果不经过预学,教师就不知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也不知道哪些是学生最疑惑、最想解决和突破的问题。只有基于学生的兴趣点与疑惑点来设计问题,才有助于教师切准“值得学”的内容,并让语文课堂高效。
3.师生间缺乏双向交流,重难点的确立一厢情愿
如果缺乏预学环节,缺乏对学情的了解,教师只按照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来设置重难点,那么老师讲的未必是学生想听的,即使学生听了也不等于学生懂了,学生懂了也不等于学生会了,少教多学,高效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课前预学的实施策略
钱三强教授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这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受益一生。而课前预学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课前预学可从预学案的设计来实施:
1.预学案应设计“知人论世”题来解读文学作品
我们知道,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主题意蕴的探究得做一番知人论世的工作,了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让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辩证地评析人物,并融入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初步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主题意蕴,笔者在预学案中设计了以下问题:苏轼为何自称“闲人”?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感喟与审美关照?请学生查找苏轼被贬黄州的时代背景以及苏轼的文化个性与精神追求。通过对背景资料的查找,学生理解了作者失意中的旷达、困窘中的超然,从而理解了“闲人”的真正意蕴。因此,预学案并不等同于让学生做一道道书面问答题,特别是预学文学作品,把查找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作为一项预学任务,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做好知人论世的工作是深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前提。
2.预学案有别于练习卷,应重视问题的生成
练习卷是教师一厢情愿地给学生设计的问题卷,为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而预学案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重视问题的生成,教师以此梳理归结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探究文本的依据。如《落日的幻觉》一文,学生在预学过程中会提出问题: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描写的落日是圆的,而文中却说落日是扁的,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师可收集学生在预学过程中生成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探究,从而让学生养成独立研读文本,运用文中的科学道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在预学《威尼斯商人》一文时,不少学生认为剧情不合逻辑,理由是夏洛克是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锱铢必较的夏洛克为什么一反常态地放弃了金钱,而变得如此残忍呢?学生在预学该文时生成的这个问题,也正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应依据此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反思:阅读时是否做到了还人物于历史?只要通过对犹太民族的介绍,学生对这个问题就会茅塞顿开:“借债割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契约关系了,它展示的是夏洛克和安东尼奥各自代表的民族之间的矛盾,从某种角度说,犹太民族也是值得同情的民族,虽然这不是文章要表达的主旨,但至少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学生在预学过程中生成的这些难点问题,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时,必须有的放矢,把学生在预学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要讨论解决的主问题,就能让课堂高效。
3.预学案应突出课文的重难点
预学案的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突出课文的学习重难点,或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即可,无需面面俱到,否则会增加学生负担。直接抓关键句、抓文眼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预学,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社戏》一文,教师可抓住文章结尾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理解来设计问题:那天夜晚的豆真的好吃吗?戏真的好看吗?允许学生可以持不同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并用文章的情节或句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自主研读,都能在文章中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通过开展课堂辩论,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出情感线,提纲挈领,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4.预学案应有效渗透学法指导
预学不同于简单的做题目,预学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学习的软目标,即如何让学生从预学案中领悟学习的方法、找准思考问题的方向。比如在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与《被压扁的沙子》时,运用找两篇文章相似点的方法来设计预学案:(1)这两篇文章的题目是否就是文章的说明对象?(2)这两篇文章的题目与说明对象之间有怎样的联系?(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对你的启发最大?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了这三个问题,他们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文章的行文思路以及逻辑关系理清楚,提高了学生对事理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在问题中渗透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使课堂高效。
5.预学案应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为了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预学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笔者曾运用曲问的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比如,笔者在《愚公移山》的预学案中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文中有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怎么孩子的爸爸不去帮忙?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之后通过预学,发现文中有个“孀妻”的“孀”字,才意识到这个孩子没有父亲,母亲是寡妇。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孀”字的理解。再如《风筝》一文,为了让学生对重点句段乃至文章内容作深入的解读,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预学题:请用文中词句解释“苦心孤诣”这个词语,这些描写与后文有何关系?这个预学题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解释词语,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細读与品析,理解弟弟对风筝的痴迷程度,从而为后文“我”为何觉得自己摧毁了弟弟风筝的举动是一种“精神的虐杀”做了铺垫。“苦心孤诣”与“精神虐杀”形成了因果关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便迎刃而解。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需要学生细读、探究文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6.预学案的设计应体现梯度性
我们知道,传统的“一刀切”的预学任务往往使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所以预学案的编写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因此在编写上可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以先从简单的字词、作者开始,然后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再一步步深入到课文中心,把握主旨,力求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如预学《故宫博物院》一文,笔者布置给后进生的预学任务是细读文本,把握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给故宫博物院画一张平面图,并注上建筑物名称。给优秀学生设计的预学题是为自己学校画一张平面图,并能运用正确的说明顺序、准确的方位词,把我们学校的建筑布局介绍给大家。
这样两个有梯度的预学题,由学生自己选择去做,那么便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预学兴趣,从而提高预学质量。
7.预学案的设计应注重综合实践性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语文与生活同在。对有些课文,不能把预学内容仅仅封闭在课本内,而应尽量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多设计些实践性、开放性的预学题。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学习生活无字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体会到从社会、自然、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乐趣。如预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笔者引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来激发学生预学兴趣,引导学生从观察实践中获得知识:(1)大林寺的桃花为什么四月才开?用文本中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2)请学生再从文本或生活中找出几种物候现象,并分析原因。(3)周末可结伴去看看乾潭的胥岭风光,比较一下,胥岭的油菜花与山下田野的油菜花哪个先开,哪个先谢,并用文本中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对于问题(1),只要学生细读、探究文本,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问题(2)(3),需要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做到文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物候知识,从而理解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可见,虽说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但课外的语文实践也不容忽视,对很多课文的预学,完全可以从书面习题中走出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充分的课前预学是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的前提。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真正解决文本的重难点、学生心中的疑惑点,从而使语文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堂教学[J].语文学习,2010(5).
[2]刘次林.以学定教的实质[J].教育发展研究,2011(4).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