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利生
[摘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应用呈现复杂性特征,故而施工单位应强化质量管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从施工过程管控不够严格,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管理举措,从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控质量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权作引玉之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9) 04 - 0171 - 01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存在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情况,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质量管理是工程立足的基础,也直接关系设计单位及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质量的整体控制。
1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1.1 施工过程管控不够严格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施工过程管控不够严格的情况,具体体现于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操作比较粗糙,相应的质量管理并不能做到严格监督,进而导致工程出现质量缺陷。同时,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措施不完善,即使施工现场制定了严谨的工程作业指导书及施工规范指导意见书,却并未加以贯彻落实。在施工过程管控层面,尚且存在管控薄弱问题,并未及时整理施工关键数据,进而引发可操作性及整体精确性较差的问题[1]。在實际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并未及时整理工程资料,尤其是生产性实验数据的整理工作,尚且欠缺相应的总结及分析,而贯彻落实情况更无从谈起。
1.2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行业,部分施工单位加强了人才引进及员工培训工作,使施工队伍不断扩大。然而,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对于整个工程而言,部分施工单位尚且欠缺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员,存在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部分质量管理人员并不能满足工程及施工需求,且欠缺工作责任心,未按照国家标准及设计规范,严格管理相应的施工操作。同时,部分施工作业人员欠缺专业素养,尚且存在违章操作及偷工减料现象。以上种种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极大影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升。
2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管理举措探析
2.1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遵循质量重于泰山的原则,而质量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树立大质量的管理观念,不仅要追求外在的整体质量,还应追求内在的质量要求,做好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切实贯彻质量监督责任制度,对各施工岗位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坚持培训合格方能上岗的原则,使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坚固基石。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整体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企业质量信誉及质量成本,施工单位应使职工明确自身岗位质量管理的特点,进而形成团结一致,共抓管理的工作氛围,切实维护企业质量管理信誉。
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特点,施工单位应合理设置质量管理部门,进而确定主管及分管领导,使之拥有质量监督与检查的权利。在施工现场,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应设置副总监理工程师及技术保证部门,对相应人员及职责进行详细规定。针对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现场领导人员而言,应制定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宏观上的质量管理职责[2]。同时,对于质量管理细则,应加以明确。针对施工工艺应用,施工人员参与,施工质量抽检等,应做好详细规定。例如,针对外观质量检查,应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此外,为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合理制定奖惩制度,考核办法,质量评定等规定,进而形成共抓质量管理的工作氛围。
2.3严控质量管理过程
对于质量管理人员而言,应从各个施工环节出发,严抓质量管理,有效规避工程质量隐患。在质量事前控制中,应对施工材料进行合格检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同时,针对施工材料管理,应健全风险预警制度,并进行及时分析,有效规避因质量问题所造成的风险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工程施工复杂部位及重点区域,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原材料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可依据采购,进货,存储等环节,做好抽样检查工作。在实际施工前,施工单位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应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并落实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落实三检制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对于质量管理工作,不能仅仅重视事后监督及审查,还应做好事前及事中监督。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施工规范,应具备流程的合理性及程序的正当性,且在实际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应健全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落实好相关责任人,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77.
[2]王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解析[J].化工管理,2018,( 32):61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