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旭
关键词:图书馆;采访模式;策略研究;创新转变
摘 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采访模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图书馆传统采访模式的弊端,提出了新时期图书馆图书采访模式的创新方式,以期优化读者服务工作,创新馆藏建设模式,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8-0109-02
新时期,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显著的馆藏资源优势,而采访工作则是图书馆较为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源头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馆藏建设和服务质量。当前,传统图书采访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已无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文化诉求[1]。因此,图书馆采访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采访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和载体依托,在图书馆推行新的采访模式可以提升采访的有效性和读者满意度。
1 图书馆采访模式的演变历程
20世纪中期,因受图书出版商数量少、销售渠道狭窄等的限制,图书采购主要靠新华书店,这一时期的图书采访都是现采,即图书情报机构的采访人员直接到新华书店选择图书并购买。《新华书目报》创刊后,采访工作就变得较为灵活,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工作实际和读者需求,参考《新华书目报》筛选、采购图书,此时的图书采购模式由直接采购变为间接与直接相结合。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民营图书产业发展迅速,民营图书销售商不断增加,在发展中渐成规模。与此同时,我国出版业的改革也初见成效,出版事业市场化趋势更为明显。为了提高文献采购质量,各大图书销售商会主动邀请图书馆到公司的图书仓库及样本间进行图书采集,也会定期举办图书采购会供图书馆工作人员选购图书。因此,在这一时期,图书馆会采取现货采访与样本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方式[2]。现货采购,即图书馆采访人员在书库里直接选择图书,采书结束后所选图书即可发货,这种采访方式具有发货速度快、采访效率高的优势。而样本采购多在图书订货会或书商创设的样本间中进行,图书采访人员可以基于年限和类别选择书籍,只需要采购样本数据到采集器中即可。这种采访方式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选择范围广的优势,但在发货和到货速度上不占优势。
2 图书馆传统采访模式的弊端分析
2.1 书商左右图书采访工作
无论是现场采购还是样本采购,图书馆都比较被动,因为书目类型、数量、选书时间等往往由书商决定。很多书商的目的是推荐他们的新书,而且很多书商提供的外文图书往往是打包出售的,其中不乏质量不高、利用率低的图书。图书馆一旦采购这些图书,获利的是书商,蒙受损失的却是图书馆及读者。因为这些书不仅实际利用率低,而且读者反馈不佳。
2.2 图书采访的时效性较差
传统的图书采访以现场选书或样本选书为主,需要经过图书选择、图书订购到图书馆整理入馆等一系列流程。工作人员对图书的加工整理也比较耗费时间,因此图书从采购到上架往往需要半年以上时间。由此可见,传统图书采访模式的时效性较差。
2.3 采购文献的利用率较低
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除耗时耗力外,也存在文献利用率低的问题,这在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工作大多由采访人员完成,有时也会有相关专业教师的参与,而在读者群体中占比较高的学生读者群体很少参与图书采访,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反馈图书采访的需求和建议,这样的图书采访其实是脱离读者需求的,会导致文献的实际利用率较低。著名的康奈尔大学于2010年对本校图书馆的馆藏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3],结果显示40%的图书从未流通过,26%的图书出借过一次,12%的图书出借过两次,22%的图书出借过两次以上。
2.4 导致图书采访资金的浪費
图书采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图书馆多为政府出资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经费相对有限,用于图书采访的资金也较为紧张。在采访人员直接采购模式中,采购图书的种类多取决于学科馆员的主观判断,而图书采访人员知识结构和采访分析能力的差异使他们无法有效把握读者需求,从而导致图书馆采访经费的浪费。但是,如果增设专家学者或采用学生现场采书的模式就会增加成本。因此,创新图书馆图书采访模式势在必行。
2.5 图书采访灵活性不足
图书采访灵活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无法体现人本理念。图书馆馆藏资源虽然能满足大多数专家、教师、学生的需求,但往往无法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②馆际互借参与度不高。虽然图书馆倡导馆际互动,希望借助资源的流动纠正图书采访中的偏差,但读者参与度不高,效果也不理想。
3 新时期图书馆图书采访模式的创新
3.1 网络采访与现场采访相结合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图书线上采访成为可能。不同的投资商、书商、出版社纷纷开设网上书店,网上书店经过安全认证后,可以在网上进行付费结算。当然,网络采访也存在弊端:首先,网上文献信息数目庞大,加大了图书采访人员的选择难度,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其次,网上书店为提升销售利润,不乏虚假宣传,图书质量难以保证。最后,图书的售后以及退换货等也不如现场采购有保障。然而,网络采访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网络采访可以实现出版社和图书馆的直接对接,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提升了图书采访效率;网络采访的成熟化也推动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朝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网络采访可以让图书馆及时了解图书情况,熟悉系列图书的出版进度,掌握特色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等。而现场采购有效规避了网络采访的盲目性与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网络采购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现场采购对应的书量充足,到货速度更快。因此,采用图书现场采购与网络采购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图书馆图书采访的针对性,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3.2 采用集团采购模式降低采访成本
信息時代的到来使图书馆间的交流互动具有了现实可能性,这意味着图书馆的资源可以实现馆际流通和共享,这一共享思路也可以被应用到图书采访工作中。在图书采访工作中,多家图书馆或购买个体可以联合起来,组成相对固定的集团用户,以集团用户的名义向书商或出版社购买书目,因其购买量大,所以书目采购的成本也会相应地降低。一般情况下,集团用户代表会与书商或出版社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并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图书馆在享受同等服务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集团统一性低成本、大量化的购买[4]。此外,集团购买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资金利用率,加强各图书馆间的交流互动。集团图书采访在采购数据库、大批量连续出版物时的优势尤为明显。一些专业设置相似、研究方向一致的院校单位图书馆在以集团采购的方式进行图书采访时,可以坚持差异互补的原则,通过后期的馆际互动带动图书资源的共享,这不仅可以提升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各图书馆的图书采访成本。
3.3 基于读者荐购平台的采访模式
信息时代,图书馆图书采访更加关注读者的多元化文化诉求,因此,基于读者荐购平台的图书采访模式备受各界关注与肯定。基于读者荐购平台的图书采访模式是指让读者参与图书采访,享有图书采访的知情权,为图书馆的图书采访提供建议。具体而言,读者可以在图书馆的荐购平台上注册并登录,及时反映自己的阅读诉求;图书馆的图书采访人员会对受众的需求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图书采访清单。此外,图书馆也可以设置网络信箱,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向图书馆的图书采访人员推荐采购书目、书商、出版社等。基于读者荐购平台的图书采访模式关注读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实现了读者与馆员的双向互动。如:沈阳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可以通过图书荐购平台向图书馆荐购中外文图书,同时也可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直接向采访人员提出荐购要求或咨询相关问题。
3.4 以信息为载体的移动性采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移动终端的使用也更为普及,而将移动终端应用于图书采访也备受图书馆推崇,以信息为载体的移动性采访成为热门的图书采访模式之一。随着手机图书馆的建设和不断发展,手机荐购成为可能。手机荐购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同时,手机也为读者采访诉求的反馈提供了便利,广大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反馈图书采访需求。此外,借助信息技术也有利于实现“聚合采访”,聚合采访是指构建采访馆员和相关图书从业人员交流的系统平台,将所有与文献相关的采访信息资源分类汇总、整合、汇聚在一起,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4 结语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管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图书采访质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影响到读者的满意度。因传统图书采访模式的弊病十分明显,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重视图书采访模式的创新,才能提升图书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跃虎.读者需求与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3):32-38,43.
[2]周群.图书馆PDA微信采访平台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6(1):100-104,114.
[3]王海花,刘艳民.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现状分析及新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2):28-30.
[4]宋玉艳,武英杰.新形势下图书馆采访工作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1(9):66-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