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扬
摘 要:识字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字理识字能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文字。经过许多教学实践的摸索发现,识字教学最重要的应当属字理识字。字理识字就是将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学理和根本方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字理识字,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生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能解析归类汉字,区分同音字,增加识字量;能发展思维,渗透文化。字理识字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字理识字;汉字特点;教学效果;新要求
识字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不仅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各学科的基础,也是当今社会生产生活所必要的,所以识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识字教学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缺乏,对生字掌握得不是非常扎实,还有些学生识字量很小。如何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一、字理识字和汉字简析
识字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拼音识字、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等等。哪种识字方法更能适合学生呢?佟乐泉认为:首要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文字。经过许多教学实践的摸索,我们发现,识字教学最重要的应当属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是什么呢?我们首先要讲讲什么是字理。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也就是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汉字与生俱来就有的最本质的属性。而字理识字就是将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理可说的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学理和根本方法,这是和汉字的特点有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在教学中,借助汉字的形义的关系进行教学,通过相关图片、抽象图,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字形演变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汉字的记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汉字的真正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字理识字的教学效果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汉字的音、形、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汉字的字理已经变得不太明显,还有一部分经过简化、讹传、假借、合并等,已失去了理据,不过这部分字是少数。大部分的汉字能够通过字理来解析的,运用字理来解字,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三、以字理为引导,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字理识字,挖掘汉字背后的内涵、历史与文化,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生字的要义,更深刻地领悟识字的要领,培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质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收录的多为独体字、象形字。象形字在早期汉字中占得比重较大,象形字看似简单,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将字形与表象统一是非常有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给学生出示相关图片,再是象形字(甲骨文、篆体)和隶书,最后到简体字,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利用学生丰富的联想,使乏味抽象的笔画结构和形象生动的表象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教到《口 耳 目》的时候,学生的兴趣最浓,学得很认真,争相提问象形字。我发现在讲解字理时,学生的眼神是专注的,兴趣是浓厚的。
此时,在孩子的眼里,汉字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无趣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有丰富内涵、十分有趣的图画,孩子探索的欲望、求知的好奇心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四、以字理为基础,解析归类汉字
汉字到了后期,形声字的比例占得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形声字大约占全部汉字的85%。因此对于形声字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离开老师手把手的指导,自己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对于形声字,我选取一些典型的汉字,渗透字理,示范识字的方法,与学生一起探究汉字的规律。
如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一》,对于生字“争”,我先出示甲骨文的争,让学生观察,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竞相争夺)。再出示从甲骨文到楷书的逐渐演变,让学生仔细观察争字的演变,告诉他们“争”的意思。为了加深印象,我让两个学生上来演一演、争一争,学生看到了就更深刻地知道“争”的意思了。我再让他们组词,巩固印象。组词之后,我问学生根据“争”字的意思,“争”字加不同偏旁的字,你们能不能猜出这些字的意思。我出示了“争”字加不同偏旁的字,如筝、挣、铮、峥,让学生联系“争”的意思,加上这些偏旁,猜猜这些字的意思。学生猜得兴致勃勃,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认知了争,还触类旁通,积累了有争字旁的字,增加了识字量,还收获了识字的方法。
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对于低段小朋友来说,这是一个难点。字理识字是针对汉字字形结构方面的识字方法,同音字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就能较好地避免同音字混淆的情况。如《识字一》学了“冬”,很多学生把之前学的“东”混淆起来了,分不清两个dōng的意思,这时候字理识字就派上用场了。我用字理识字解释了“冬”的意思,冰霜季节,而东的意思原本指男子出远门时带的行囊,后指方位东边。出示字理解释后,学生对这两个同音字的意义就清晰明白了。我再让他们做填字游戏,通过具体的词语更好地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同样的字如有、友等,用字理识字就能很好地解决二字混淆的问题。此種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理识字,加快其认字的速度、质量,加大其识字量。
五、以字理为向导,训练思维,传承文化
1.训练思维
字理识字法运用直观手段把看上去枯燥无味的笔画变成了形象生动的图画——简笔画,符合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不仅如此,在教授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分析了这个字是怎样在图画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创造出汉字来的。经过长期的训练,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儿童逻辑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在识字中渗透字理,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比如教授“春”字,“春”字可谓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我让学生进行联想:春天到了,温暖阳光(日)普照大地,人们三人一伙地(春)结伴而行,踏青赏花。在想象的画面中识记生字。又如教“休”字时,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人累了靠着一棵树休息的场景。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会有显著的进步,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得知,字理识字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从理性层面上分析、解决问题。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汉字时,不但要去识记它的音形义,而且要想这个字为什么是这样写的。让他们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汉字的规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2.传承文化
古人在创造汉字时将传统的道德观、美德概念融进汉字里。通过字理识字,我们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谆谆教诲。如教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二这个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孝顺长辈,关爱他人。因此,这个单元的主题就与“孝”这个字的字理联系了起来。我出示“孝”的字理,(老,长发长者)+(子,后代)。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表示奉养和服从父母长辈。孝道,即尊敬、孝顺长辈。这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我与本单元的课文相联系,告诉学生要孝顺长辈,要像兰兰、小峰学习,并让学生回家做一件家务,第二天大家一起分享。
所谓“字小乾坤大”,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先祖诸多的价值理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分析,学生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民族的优良文化。
我们能通过字理析解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古人是根据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来造字的。我们通过汉字表意形旁研究字词的原始意义,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比如“笔”,(竹,小竹管)+(毛,兽毛)。强调毛笔以竹管和兽毛为材料制成。造字本义: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学生就知道了,古时的笔不是现在用的铅笔,而是毛笔。通过字理识字,学生能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常识。
六、字理识字对老师的新要求
字理识字,让汉字从抽象变得形象,不只是简单机械记忆的识字,而是有文化内涵,生动有趣的、鲜活的识字过程。字理识字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首先是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能力、心理特征等,要有基本的了解,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小学识字教学的一般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在析解字理时,应特别重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剖析,进而转入对形声字的析解,遇上假借字和转注字要视其情况谨慎处理。析解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字理时,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趣味性,可以运用PPT演示、简笔画、编儿歌、猜谜语等方式揭示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析解形声字时,也要做到适可而止,好讲则讲,不好讲就别勉强,不要为了字理而字理。
其次是加强对汉字的研究,加深对汉字字形结构的了解。作为语文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尤其是古文修养和文字修养,多看文字研究方面的书,对汉字的基本字形和字义(本义和延伸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识字教学中才能信手拈来,解析串讲,才能真正地讲解字理,真正落实字理教学,而不是随意解析,乱解释乱拆分。值得注意的是,在低年级教学中,应特别重视独体字、象形字的教学,掌握一批基本字的字理用法,为之后的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将字理识字和其他识字多元化相结合,有目的、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拓展思维,提高认字能力,获得文化知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识字,真正做到快乐识字,轻松识字,归类识字,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所以,字理识字要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于翠芹.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教学经验[J].科学导报,2015(8).
[2]韦洁菡.浅谈字理识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6(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