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安
【摘要】教学互动是目前很多教师普遍重视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有些教师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的互动若很成功,那无疑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文从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来阐述互动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互动;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面临的热点问题,也是个重大课题.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1]课堂教学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已不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需要改进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互动式教学无疑是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是一种通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来达到教学目标的新模式,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下面从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来阐述互动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教学互动是目前很多教师普遍重视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有些教师的互动方式流于形式,是表面的,有些教师虽刻意追求互动,可方法不当,收效甚微.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课伊始的导入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良好的开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导入过程渗透互动环节,仿佛给教学加入了助推剂,使教学效果顺利地达到预设的高度.课堂导入一般只有几分钟时间,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否则会影响到课堂的主体部分——传授新知,要想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通过互动来复习旧知,引出新课,并且要培养学生相关的核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互动方法与要领,具体总结如下.
一、以民主氛围为依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知识权威大搞“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想法,扼杀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这种没有民主的威压下,失去了主体意识,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敢发言,更谈不上互动,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没有成效的.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有七项,它们是: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激励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组织得合理,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与沟通,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关心学生的学习,完全尊重学生.要想使学生愉悦地互动起来,教师就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放下教师的架子,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尊重学生,实现师生关系平等,以民主氛围为依托,这样才能为师生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既定目标为导向
教學的互动是有目的性的,不能随性而发,或流于形式,尤其在新课导入过程,目标性更明确.没有目标的互动就像没有中心思想的写作,很容易跑题.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教学的任何环节都得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既定目标为导向.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一个围绕目标的、引人注目的新课导入是多么的重要,若结合目标明确的教学互动,那无疑使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锦上添花.
三、以预设问题为手段
教学过程的互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形成合力,达成目标的最优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巧妙的问题设置不仅能使互动很自然地产生,而且让新课的导入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但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互动,设置了很多问题,而且问题间的逻辑性不强,甚至偏离了主题,这样的互动看似动得很热闹,其实是浪费了时间,毫无目标达成度可言.课堂的互动是有中心目标的,问题的设置更是为互动做铺垫的,所以,问题的设置要掌握三个原则:(1)问题要有针对性;(2)设置的问题要有价值;(3)提问要层层递进.例如,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这节课的导入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开展互动:
师:同学们,我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给你们1000元,但在这个月内,你们必须:第一天给我回扣1分钱,第二天给我回扣2分钱,第三天给我回扣4分钱……即后一天回扣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你们愿不愿意?
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听后会思考: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
学生集体回答:让我们想想.(顺势让学生纷纷讨论)
师:你们愿不愿意的依据什么?
生:只有算出赚没赚,才能回答愿不愿意,也就是要算出得到的钱与回扣的钱数比较大小.
师:很好(给予鼓励的眼神),那“回扣的钱”是什么问题?
生: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
师:非常好(鼓掌,表示赞赏)!那么如何求出一个等比数列的和呢?(停顿片刻,让学生稍做思考)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
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起到自然引入的作用,这样的互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课堂互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利于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在课堂中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以学生为本,恰如其分地利用互动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性,使学生经历动脑、动手,再上升到动心的过程,在参与中达到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营造一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新景象.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