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膝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45例临床观察

2019-09-17 01:0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5期
关键词:针刺针灸下肢

河南省开封东原康复医院骨二科,河南 开封 475400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1]。对于中早期KOA,临床建议以恢复关节功能为主,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2-3]。KOA的发病不仅和膝关节有关,而且和髋关节也有关系[4]。中医针刺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因此,我院开展了髋膝联合针刺疗法对早中期KOA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男14例,女31例。年龄为48~62岁,平均年龄(54.19±8.2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45±0.21)年;Kellgren-Lawrence分级:0级17例,Ⅰ级19例,Ⅱ级5例,Ⅲ级4例。对照组男15例,女30例。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5.67±8.7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2.62±0.33)年;Kellgren-Lawrence分级:0级16例,Ⅰ级19例,Ⅱ级6例,Ⅲ级4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KOA相关诊断标准[6],患者均在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并伴有经X线片显示患者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晨僵时间不超过30 min的情况;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符合本研究干预方案,可以配合完成本研究。

排除标准:急性期;合并肿瘤;合并感染;合并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者;合并足部畸形者;合并精神病史者。

1.3 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普通针刺疗法。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穴位为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然后用针灸针(生产厂家:苏州市吴中区东方针灸器械厂;注册证号:苏械注准20162270068)进行快速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生产厂家: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型号SDZ-Ⅱ型;注册证号: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020号),选择连续波、频率为2 Hz,治疗时间为15 min。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3次,然后间隔2 d,重复4次。

观察组:髋膝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穴位为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然后用针灸针(直径0.3 mm、长度为50 mm)进行快速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频率为2 Hz,治疗时间为15 min。结束后,指导患者改为俯卧位,选取风市穴、承扶穴、环跳穴,和臀中肌走行部位等进行针刺,得气后出针。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3次,然后间隔2 d,重复4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单脚站立时间、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单脚站立时间[7]:患者双手叉腰,采取患侧脚站立,小腿自然下垂,保持小腿和大腿的角度为90°,开始计时,当另一只脚落地后,计时结束,这个时间段为单脚站立时间。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8]: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越好。主要评价的内容包括爬楼梯、下蹲、支撑、膝关节跛行等,设置满分为100分。

2 结果

2.1 两组单脚站立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单脚站立时间长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53.08±0.247.25±0.34△观察组453.19±0.2510.66±0.5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KOA属中医学的“骨痹”、“膝痹”范畴,其主要病机是筋肌挛缩不伸,骨骼受到影响,使得机体气血运行不佳,局部瘀积,经络痹阻,造成疼痛。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结构上互相协调、相互影响。因此,进行局部的穴位刺激,会对整个机体的相关部位发挥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单脚站立时间、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的下肢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足三阳、足三阴贯穿整个下肢,解剖学研究认为,膝关节和相邻的髋关节有密切的生理联系,臀肌、股四头肌是膝关节的重要的动力系统,在机体下肢功能运动方面,主要是发挥减震缓冲作用。

针刺是中医学的常用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膝周穴位,使得机体的局部血液循环状况得到改善,经络得以疏通,膝关节疼痛症状有所缓解。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先针刺膝周血海等穴位,使得局部的经络得到疏通,而且还激活了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等,然后再针刺膝关节周围阿是穴、髋部环跳穴、臀中肌等,发挥祛痹止痛的效果。冼益民等[9]研究针刺联合推拿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明确,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甘雨彤等[10]总结近年来针灸对KOA作用的研究进展,认为针灸治疗KOA机理明确,疗效可靠。可见中医在治疗KOA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本文采取髋膝联合针刺的方法,使得早中期KOA患者获得了较长的单脚站立时间及较好的下肢运动功能,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其远期疗效,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总之,髋膝联合针刺疗法对早中期KOA患者有积极作用,可以延长患者的单脚站立时间,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状况。

猜你喜欢
针刺针灸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