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心理指导模式创新研究

2019-09-16 13:23刘惠陈宗鑫杨佳美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

刘惠 陈宗鑫 杨佳美

摘 要:择业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首要环节,而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所以重视择业心理分析与指导措施研究意义重大。应届毕业生作为未来就业的主要群体,其择业心理受到社会、高校以及用人单位的影响,容易造成对其择业行为的障碍,因而研究指导措施的创新对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具有较好引导作用。本文利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广东工业大学部分学生的择业心理以及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广工大对学生择业心理指导中的漏洞,进而探索出适合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的择业心理指导模式,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心理 就业指导工作 创新

1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魏形儒等认为,目前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择业心理如“大学生主动寻求工作,竞争意识强烈,对自身的竞争意识有较高评价且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极为关注”。但我国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偏差上。如金怡,姚本先(2006)认为主要存在择业自卑心理、择业自负心理、择业焦虑心理、择业从众心理。国外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成熟量表,更多地倾向于择业指导上的研究,围绕职业性向来考察探讨大学生择业时的性别差异、时代差异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揭示现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变化的总趋势。

2广工大学生择业问题的现状调查

(一)样本选取与调查对象。2017年5月到8月,紧紧围绕大学生择业心理这一课题,设计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面向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管理与应用数学学院全体学生通过互联网发布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共回收278份,其中男生占比28.8%,女生占比71.2%;大四年级学生占比91.7%。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与数据分析方法。在此次的调查中,调查问卷的实施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主要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择业观的具体构成编制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依照年级和性别因素划分大四年级与其他年级、男生和女生两大群体对结果进行分析。访谈法是对问卷调查法的一种补充,因为问卷的调查的真实性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导致数据信息未必清晰透彻,故选取数位调查样本的学生进行互动式的探讨。

(三)调查结果。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面向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管理与应用数学学院全体学生通过互联网发布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共回收278份,其中男生占比28.8%,女生占比71.2%;大四年级学生占比91.7%。

(四)基于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总结出调查结论:自卑焦虑、从众和迁就的消极心理位列前三,故目前解决大学生择业消极心理问题,助其塑造健康的择业心理对改善择业现状具有较大意义。

(1)自卑是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极大部分学生存在过低评价自我能力的消极现象,在择业过程中不积极主动竞争,由此产生焦虑、沮丧甚至脆弱厌世等负面情绪心理。

(2)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对择业客观环境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并且大部分应届生在追求意向用人单位的过程中才能在盲目从众的情况,过分追求实用功利,未能从自身发展等方面考虑。

(3)迁就心理指在现实的种种矛盾中选择妥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的应届生对自身择业期望值过高,导致现实与理想落差较大,在极大落差的情况下,部分应届生往往忽视自身职业的长期发展计划与就业质量,选择迁就和妥协,导致择业面窄甚至出现毁约等现象。

3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模式的创新研究

如何創新更好的择业心理指导模式,帮助学生端正择业心理,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出心理障碍,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就业,走向社会,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应该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3.1 择业心理指导的形式与内容。随着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各大高校均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其中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四种: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择业咨询、设立择业指导网络平台。

3.2 当前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工作现状。在本课题中,我们根据地理环境或综合实力划分对象,调研相关大学在此方面的基本情况、广东工业大学现行模式以及广工大三个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在此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关于广工的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的缺陷漏洞,具体如下:

(1)在教育方式上,对学生往往采用“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形式太过简单,课堂内容大多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与重视。(2)在教育途径上,存在全员指导代替“四化”(即专家化、专门化、专业化、专职化)指导的趋势,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常识和经验就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3)择业心理指导教育的内容存在偏差,针对性不强。(4)择业心理指导教育取得的效果不佳。(5)缺乏专门、细致化的职业介绍课程。对职业知识的匮乏容易让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迷茫心理,进而导致择业的压力。

3.3 创新大学生择业心理指导模式。在上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广东工业大学学生择业心理的特点和择业指导方面的需求,结合其他学校心理辅导特点,适应世界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势,探索出适合广东工业大学学生的择业心理指导模式:

(1)采用多样化的择业心理指导形式。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性和择业指导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进行就业指导所采取的方法并不是单一而是多样化的。其中,建议学校添加的择业心理指导形式有:

①模拟招聘。模拟招聘现场的真实场景,可以让大学生提前了解和体会应聘过程,获得求职择业的感性体验,积累临场经验,以便在真正求职时能客服紧张心理,应对自如,正常发挥;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实战,树立起自信心,有助于舒缓学生的择业压力。②教学参观。包括参观著名企业,成功创业的典型企业以及人才市场。通过参观,让大学生更加现实的认识自己的前程发展和就业形势,提前体验求职择业的酸甜苦辣,从而获得更多的技巧去面对择业的压力。③举办经验交流会。参加人员应包括已成功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在校生。交流会可以从治学、就业、考研等方面谈心得体会,用优秀师兄师姐的亲身经验和建议,激励在校生学习专业知识,明确努力方向,树立就业信心。

(2)学校应该对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教育。学校应该要求择业心理指导人员除了应该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程序有足够的了解之外,还应该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法学、行为学、人才学、市场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3)加强择业心理指导的针对性,增强大学生的择业信心。针对当代大学生不了解就业环境以及缺乏求职技巧和能力的现状,加强择业指导显得十分必要。除了将大学生择业指导课纳入专业教学计划,系统地为大学生讲授求职技巧、社会职业概况等外,还应加强针对性。

(4)高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综合工程,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事,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整体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便利的优势,把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择业的内容、信息及时发布到校园相关网络平台,便于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对学生的择业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工作要细化,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最后,要将学生择业问题处理好,除了要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外,还应掌握并时时总结学生择业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教育》—董文波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胡环宇

猜你喜欢
创新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