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王丽君 杨振中
摘要:随着我国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有创新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当前机械类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环节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老化、评价学习效果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此,本研究提出了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与设置,以创新成果引导评价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创新能力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往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环境。近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稳步增长,按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在读研究生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290万,研究生教育已然从早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前端,对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是如何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机械专业作为制造行业的重要支撑,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都不言而喻。因此,在加强机械类研究生理论功底的同时,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高校更应关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就业竞争力,进而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添砖加瓦。
一、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培养模式缺乏实践创新
西方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课程模式”和“学徒模式”,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则采用“课程+论文结合模式”。其中“课程模式”的目的是加强本学科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为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徒模式”类似一种职业教育,在学生处于本科阶段时就在导师的指导下(类似一种徒弟和师傅的关系)从事相关课题研究工作,通常在本科毕业后较短的时间(一到两年)完成硕士论文;“课程+论文结合模式”符合我国对研究生“理论+实践”的培养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或因为理论学习过多且内容深度不够,或由于导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且专业课教材老化
当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教学方法固化、教材内容陈旧和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相当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组成。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如外语课等公共基础课占比较大,而和机械专业联系紧密的实践课以及学术前沿讲座比重较小。同时,大多数高校存在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重复的现象,研究生教学内容偏基础,没有体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新颖性和实践性比较缺失。此外,研究生教学方法大多数是本科教学方法的延续,普遍存在“填鸭式”教学,缺乏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讨论启发式教学。
(三)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单一
目前,研究生培养“唯论文化”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所有的高校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中都包含“在校期间必须在一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甚至一些奖学金的评比也和论文挂钩。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潜心钻研问题,为了毕业或评奖而写论文。其结果往往是一些研究生粗制滥造、东拼西凑写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论文”,于自身乃至社会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
(四)研究生导师创新意识不强
因研究生导师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期间,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意识,对社会和行业发展现状认知不足,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存在研究目标和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的现象。有的导师事务繁忙,不能全身心投入学生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
二、提升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体系与授课方法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应当避免开设“老课程”,删去本科阶段就应该掌握的、理论深度不够的基础课程,同时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結合,以免出现学生学了理论却不知如何运用的尴尬局面。其次,在教材建设方面,高校应当依据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特点,创建个性化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鼓励通过专业学术委员会审核并组织编译或者引进原版的国外机械专业教材,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最后,高校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授课模式,避免“填鸭式”教学,多进行“工作坊”等讨论交流形式的教学,启发研究生在课堂上进行学术思考与学术交流锻炼,通过思维碰撞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二)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为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培养机械类研究生的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先进制造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检测、控制技术应用能力,高端装备的机电系统的设计能力,机电融合应用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和校内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实践环节拓展到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侧重点不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二者融合发力。具体来说,校内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要结合验证性实验,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处理技能,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实践能力,注重塑造研究生的创新品质:校外实践环节,更注重通过工业现场的现实的、具体的要求,“逼迫”研究生主动发现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着重锻炼其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以创新成果为引导的评价机制
高校要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首先,高校要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有创新意识的研究生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导师或者导师组的课题,鼓励师生共同完成发明专利和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转化,制定以实践成果(并非仅仅是论文、专利等成果)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评价机制:最后,通过设置一系列课题和奖惩措施,调动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让研究生以承接课题的方式主动地接触、认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四)建立导师队伍素质提升机制
一是制定导师教学能力互补提升计划,创造机会让导师到机械类企业中挂职锻炼,学习企业所需的技术,了解市场需求,了解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先进技术,建设“理(理论教学)实(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导师队伍。二是从行业中聘请一部分精通业务的高级人员担任兼职导师,搭建一支“专兼”结合,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导师队伍,建立“双导师(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素质教师培养机制。三是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引导,鼓励导师将自身科研项目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与支持学生创业相结合。
三、结语
创新能力是机械类研究生的重要能力。从自我发展来讲,创新能力能够增强机械类研究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从社会发展来讲,创新能力是源头和动力,是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保障。但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机械类研究生培养模式都侧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而在较短的培养学制中,理论知识水平又很难得到明显的提高,这导致研究生培养效果不佳,研究生尤其缺乏创新实践能力,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
在当前“理论+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高校首先应当注重理论课程的设置,避免“重复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同时更改教学方法,注重交流讨论,奠定机械类研究生扎实的学术基础: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走向社会,根据社会实践要求锻炼自我竞争力:最后要改变当前“唯论文”的评价引导机制,鼓励研究生多参与导师项目,积极申报创新课题,锻炼其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