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锋
摘要:“精准化资助育人”是“精准扶贫”在高校中的延伸。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对资助对象认定不够精准、育人观念与资助工作脱节、资助育人工作成效反馈模糊等问题。构建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校园文化为纽带、以育人队伍为主体、以成长成才为目的的精准化资助育人模式将有效提升育人成效。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精准
近年,随着高等教育招生力度的加大,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有所增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有助于受助学生顺利成长成才,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要继续坚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全覆盖,更要实现“精准化资助育人”。所谓“精准化资助育人”模式,就是从构建精准资助育人课程体系、加强精准资助育人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模式。
一、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受助学生的认定不够精准
目前高校对受助學生的认定一般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资助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资助认定工作。学生根据要求准备相应申请材料,其中认定表中需包含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三级”贫困证明的内容,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将申请材料提交给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给学校审核,最终学校确认材料无误后将人员名单进行公示。这是高校普遍采用的认定受助学生的模式。该模式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认定材料不够精准。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存在客观性不足、随意性较大的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贫困认定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加之民政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所以贫困认定材料差别较大,这将会给高校的认定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第二,可能出现学生隐私保护问题。在认定程序中,由于有名单公示的环节,这可能会给被认定的学生造成个人隐私方面的伤害,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即便经济窘迫也不愿提交申请材料,从而导致认定不精准。第三,认定标准的不统一性。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不同省份的教育资源不同,不同学校的认定标准也不尽相同,无法做到精准量化。
(二)对受助学生的资助与培养脱节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着人和资助分离,甚至是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帮扶为主,缺乏人文关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最直观的问题是经济条件较差,解决该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经济帮扶,这也是高校最常用的方法。相关调查发现,这些学生除需要直接经济帮扶外,还需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少学生因为经济压力大而产生心理障碍、出现价值观偏差,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经济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第二,重视经济帮扶,轻视技能培养。现行的资助是以发放助学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帮扶,使学生的经济困难情况得到改善。该模式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有效的。学生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以后,便能够轻装上阵,奋进向上,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有关调查发现,少数获得资助的学生在长期的助学金的帮扶下逐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产生了“等、靠、要”的想法,缺乏自我奋斗精神,更谈不上自立自强。这说明现行资助工作存在重视经济帮扶、轻视技能培养的情况,学校未能做到将经济帮扶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第三,重视学业培养,忽视思想引领。不让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是资助工作的目标。调查显示,不少高校资助工作完成了这个目标,但是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旦思想引领出现空缺,不良思潮就会趁虚而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不少高校依托辅导员工作坊,积极探索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引领问题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存在推广性不足的问题。
(三)资助育人工作成效反馈模糊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反馈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反馈将资助工作首尾相连,使其形成闭环系统,促使资助工作更加公平、客观、科学、合理。部分高校将资助工作简单地定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名额的确定,按照政策和学校规定及时有效地发放助学金。这是最为原始的资助育人工作,却远远不够。每一个受资助的学生个体都具有其特殊性,要充分考量其存在的特殊性,否则将导致育人工作效果大打折扣。部分高校没有将资助工作连续起来,未能做到跟踪调研,对助学金发放后的资助工作情况不清晰、不了解。例如,受助的学生是否对资助工作满意、助学金的使用状况如何、助学金是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正向影响等。缺乏跟踪调研环节,学校将无法得到资助育人成效的真实性反馈。
二、构建高效精准的资助育人模式
(一)构建精准资助育人课程体系
一是提升课程支持力度。高校要拓展帮扶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增加师资力量,扩大规划课程覆盖面.实现大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高质量覆盖,在学生大三期间开设职业素养提升课程,同时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个人需求制订个人成长计划。此外,高校要有目的地增加实践教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持续提升学生技能素养,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强化心理教学课程。以心理课程为主线,以心理咨询为补充,构建帮扶系统。首先,高校可以开设资助育人相关心理课程,以励志故事和经典案例为重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推广价值的课程体系。其次,在此基础上拓展课程内容,将思想教育、心理咨询等融合到课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最后,开辟心理任课教师线上课程辅导和援助渠道,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网络心理咨询和课程辅导渠道,避免面对面咨询可能产生的不适感。
三是打造就业创业辅助课程。高校要制定专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块,将职业素养提升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指导课程等充分融合,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优化课程师资配置,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实现针对性教学和针对性辅导。
(二)培育精准资助育人的校園文化
第一,开展丰富的资助育人活动。借助艺术普及活动,激发受助学生对“美”的追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持续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育人融入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用自立自强的作风引导学生提升自我。
第二,将法制思想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中。依法开展资助工作,用法制保障和规范资助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第三,将道德教育贯穿于资助育人工作中。一是自立自强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其树立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的奋斗精神。二是互助诚信教育。加强受助学生的相关政策学习力度,提高其诚信意识。三是感恩责任教育。让学生在资助的过程中感受到国家、政府和高校是真正为学生考虑的,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精准资助育人队伍建设
人才是队伍的基础,队伍是开展工作的关键。人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打造出一支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积极主动的育人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在“三全育人”的思想指导下,高校要构建学校党政领导统筹协调,资助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落实落细,教职员工全员联动的工作机制。拓宽职业培训平台,针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角色特点积极组织不同类型的培训,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力度,提升其工作技能。
强化兼职资助育人队伍建设。作为专职资助育人队伍的重要补充,兼职队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他们与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有接触,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态、生活状态、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这些信息和专职资助育人队伍获得的信息相结合,使得资助育人工作更加精准。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开展定点帮扶、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展资助育人的渠道和途径,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资助育人工作。同时,学校资助育人队伍要积极联络学生生源地资助中心人员以及基层资助工作宣传联络员,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将学生的相关信息互通,从而实现精准动态管理,确保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三、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任重道远。精准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是不够的,要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有效联动起来,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凝练提升。以新思想为指引,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多平台引导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