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水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核心所在。我们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其中有很多读写的契合点,发掘这些读写的契合点并设计有效的训练,能够让我们的文本发挥其范文的作用,让写作的训练更加有效。
句式是文章一个小小的组成单位,关注到这些小小的组成单位,并加以训练,能使文笔更加流畅,语言更加优美,更好地表达文章想要强调的内容。课文中,有不少值得借鉴模仿的句式,例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的中“你好……”一组整齐句式;《草原》中“那种境界既……又……,既……又……”等。这些句式简短,学生易于动笔且花时不多,课堂上作为一个练笔点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只要我们老师发掘出这些句式,设计出巧妙的练习,让学生动笔,在写的时候既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让学生对句式由理解走向运用。
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相当于一棵树的枝叶,枝叶繁茂,树木才显得生机勃勃,细节描写到位,文章才生动、具体。小學生的作文大多是写人记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和事件中的环境描写,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凸显文章的中心。然而我在作文批改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件事简单叙的比较多,不会把事情还原,缺乏对当时环境、人物语言、心理、神态的深入刻画,使得事例不具体,文章字数不够,更别谈情感的表达。发掘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找到训练点,设计好练笔,落实细节描写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把事件写具体、写生动的能力。
开头、结尾处于文章的显眼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头就好比乐曲的定调,写一个好的开头能提携文章,也便于下文的发生、发展;而结尾写得好,能升华情感,凸显主题,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课文中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如《詹天佑》第一段的开门见山;《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的点明主旨;《灯光》借助事件的关键事物写开头结尾……
在指导学生仿照文章的开头结尾进行练笔时,适宜给出个主题让学生进行练笔。《灯光》的开头是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和一个游客的话来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也是点出作者看到灯光就会勾起回忆。笔者教学时有侧重地引导学生品读开头、结尾,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借助与事件有关的场景来首尾呼应和点题,知道这种写法也可以运用到回忆往事的习作中。接着给出几个可以借助的场景:故事发生的地方(例如十字路口),故事发生时的天气,与故事有关的物品(例如一把黄雨伞)……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写的训练。不少学生练笔的时候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开头和结尾。课文给了学生很直观形象的示范,学生在课文的引领下,快而准地掌握这种开头结尾的方法,文笔优美且紧扣主题。
文章的布局就是文章的“骨骼”,写作时注重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够把文中的各个部分有序地连起来,文章的表述就显得有条理。增强篇章意识,学会整体把握,对于高年级来说尤为重要。教材中很多文章布局巧妙,在读写结合的迁移中,教师要关注课文的谋篇布局,引导学生习作的时候有篇章的意识,运用学到的方法去构建自己的文章。
笔者在教学《顶碗少年》时,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之后,着重引导学生品味作者为什么把少年的杂技表演写得那么惊心动魄,紧扣人心,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文章的结构,明白作者一波三折写法的精妙之处。然后设计练笔让学生修改自己之前写的《难忘的第一次》,通过修改习作来迁移写法。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先出示一个同学的作文,让学生根据刚才《顶碗少年》的写法,小组讨论这篇作文在介绍第一次遛狗的经过时可以做哪些修改。小组讨论后收集大家的意见,给遛狗的过程设计了一些波折点,通过合作修改,学生对一波三折的运用初步掌握,然后教师让学生动笔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这样的动笔训练,把课内写法迁移到课外,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修改后的文章,比之前生动多了,内容更加具体,能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写得出其不意,生动有趣。
在进行谋篇布局的写法迁移训练时,由于写整篇文章花时比较长,可以出示一个写作的要求,让学生审题后确立自己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自己习作的结构,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久而久之,就能增强学生的篇章意识,让学生写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