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国际双学位项目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2019-09-16 02:29王乔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8期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深,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双学位项目,并在校内开设国际班,教授雅思等英语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水平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前往国外高校学习的直接条件,因此研究国际班英语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找出现今国际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国际双学位项目;国际班;英语教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王乔(1990-),女,汉族,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和比较教育学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发展,各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双学位项目,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双学位项目要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重点。国际班开设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顺利出国读书。但是目前,高校多把此类英语课教学工作全权委托给校外培训机构,由对方自编教学大纲,学校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监管有限。目前,国际班英语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教学方法单一,且对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资源,是保证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与交流项目的顺利开展与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的真正成功并不只是指使学生能复述所背诵的的词汇和句子表达或接受完整的语法训练,即使这些技能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也不只是指能让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分数只能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一些进展。真正的英语教学的成功是指学生在真实的交流环境中,可以有效地使用英语。因此,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真正有效目标,而考试只是测评教学成果的手段。

然而,目前国际班现行的英语教学目标存在一个误区,以雅思课为例,教师认为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在两年之内达到雅思成绩总分6.0分。对于语言学习来说,现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发生了错位和倒置。这样不正确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会抹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内在驱动力,其危害是长远的。同时,也并不能保证学生通过这样的应试训练能达到所期目标。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要求大量学习时间,并进行交际使用的特性,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做题,练习语法,记忆单词及固定句式结构的方式得到真正的提升。雅思考试也与国内的英语考试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实际运用英语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国际班英语教师应改变其原有的教学认知,为课程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不应只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作为目的培养学生,而要对学生以后在国外的长久学习负责并打好语言和文化基础,提高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有效使用英语的能力,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学。

二、优化教学设计过程

国际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做题,老师讲题的练习法为主。这样的教学是不符合英语有效教学标准的,不能帮助中国学生提升最不擅长的听力和口语。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设计,平衡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并做到以学生输出为主。为学生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合作教学,充分发挥师-生,生-生的合作作用;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一对一的教学反馈,以帮助学生提升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

1.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教学方法。

(1)交际法教学。语言中一些词语和短语的表达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交际法教学,使学生能够使用英语的习惯用法来表达英语,而不是通过翻译,将中文意思生硬的翻译成英文进行表达。

交际教学法的最好体现是在教学中设置情景教学活动。情景教学可主要用于提升听力和口语能力。例如,雅思听力和口语考试的特点是专注于对特定实际生活场景的考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中被暴露在完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并且通过交际的语言环境展现新的教学内容,取代以往简单割裂的句子教学,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对真实语言环境材料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加入交际活动的英语教学,跟以往与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相比,也更加的生动有趣,不再枯燥。

(2)合作学习。首先,合作学习即一起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创造支持性的课堂学习环境。普通的独立学习模式突显个人的学习成果,学生与学生个体之间是竞争模式。而合作教学多采取小组学习模式,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帮助,分享,支持与鼓励,是促进性的互动,是彼此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模式。此外,学生从同学身上学习到的想法和见解可以扩充学习所得。最后,合作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面对面互动的技巧,以及社交和合作的能力,以及推动集体事件进程的凝聚力。因此,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有意义的高度互动,可以同时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从而对学习产生有建设性的积极影响。

2.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形成性的教学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终结性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语言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提升。及时的形成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所处的学习阶段,以及日后前进的方向。因此,教师应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给予每位学生及时的形成性的教学评价(M Heritage,2007)。

三、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1.正确结合网络教育资源。目前,高校使用的教室多配备有丰富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和学生都可无障碍的在教室内使用网络的教学资源。然而,大部分教师只使用教材及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且多媒体课件里多为文字,其作用只是“电子板书”,呈现的是需要学生抄写的陈述性知识。因此,大部分教师并未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网络通信资源,教学资源单一,固化且落后。

目前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主要通过两种媒介,手机和电脑。教师可通过这两种媒介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第二课堂的学习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可以构建一个共同的微信群,上课前,老师把下节课学习的中心主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话题提前进行预习。同时,教师选取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国外视频要求学生课前观看。上课时,教师需在课堂上用英语总结视频中的主旨思想,并让学生用英语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在课堂上向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在预习时搜集的学习资料。下课后,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可以在微信群中进行交流,教师也可在微信群中实时批改作业,其他同学可以互相看到同学们的作业以及老师的批改和指导情况,从而进行互相学习。

2.充分利用国外交流资源。高校国际双学位项目均与国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議,因此,定期有国外大学的教师或工作人员进行访问,举办讲座或公开课。这是国际班重要的,宝贵的,真实的语言教学资源。首先,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接触真实的交际环境,浸入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实际交流对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第二,我国学生学习到的英语发音主要为英式,美式和中式,基本没有接触过其他口音的英语,比如泰国口音,印度口音和日本口音等。实际上,除了母语为英语的人以外,其他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说英语都是有口音的,学生需要在实际接触中了解并习惯不同的英语口音。第三,口语和书面用语有很大的差别,有一些语言知识是通过日常交流了解和学习的,无法从教师提供的单一输入的教学资源获取。此外,在进入国外大学学习时,大多数课程都是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因此,经常参与此类活动,可以帮助国际班学生提前习惯国外的教学方式,提前适应未来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语言要求。

总之,通过要求国际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过程以及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方面改变,可以提高高校国际班英语课教学的有效性。但高校需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监督任课教师,并长期坚持通过开会,研讨,听课,考试等形式来规范教师,以保证教师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持续达到此标准,并坚持贯彻。因此,高校应通过对外方教师进行二次管理和监督,指定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标准对其进行定期考核,来要求所聘教师在任课期间达到管理和教学要求,从而真正提高国际双学位项目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珈利.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7(397):177-178,181.

[2]M Heritage. Formative Assessment: What Do Teachers Need to Know and Do?[J]. Phi Delta Kappan,2007,89(2):14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