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洁, 高会广, 张 立
(解放军第九七〇医院 检验科, 山东 威海, 2642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中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导致患者受损关节出现功能障碍,是临床中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临床中对于RA的诊断以X射线、血清类风湿因子(RF)浓度、临床经验为主,往往只有在患者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后才能确诊,但此时患者正常生活已经受到影响,预后不佳。因此,对于RA, 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2]。临床研究[3]显示,瓜氨酸为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RF)共同抗原决定簇,应用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AKA, 能够提高RA的早期诊断成功率。本研究探讨抗CCP抗体与AKA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RA患者为A组,男24例,女40例,年龄29~76岁,平均(55.8±7.9)岁,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定的RA相关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64例患者为B组,其中干燥综合征10例,系统性硬化症10例,强直性脊柱炎11例,痛风17例,骨关节炎1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5例; 男34例,女30例,年龄24~75岁,平均(49.6±6.8)岁。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4名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男35名,女29名,年龄27~68岁,平均(40.5±6.1)岁,均符合排除标准: ① 恶性肿瘤患者; ② 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抗CCP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检验试剂采用上海容盛生物有限公司的试剂盒,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参照阴阳性对照检测。阴性: 浓度<12 RU/mL; 阳性: 浓度≥12 RU/mL。AKA检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荧光显微镜下检测结果的变化,若出现片状荧光或者层状荧光,表示结果为阳性。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CCP抗体、AKA中有1项为阳性,则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A、B、C组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在特异性方面,抗CCP抗体检测与AKA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在灵敏度方面,抗CCP抗体检测与AKA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联合检测结果方面,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单独的抗CCP抗体检测、AKA检测有显著差异(P<0.05); 在阳性预测值上,抗CCP抗体检测显著更高(P<0.05); 在阴性预测值上,联合检测显著较高(P<0.05), 见表2。
表1 3组检测结果比较
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KA: 抗角蛋白抗体。
表2 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比较 %
抗CCP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KA: 抗角蛋白抗体。
与抗CCP抗体比较, *P<0.05; 与联合检测比较, #P<0.05。
RA是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疾病,临床表现以周围关节受损为主,属于一种炎性关节疾病,可表现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常常会累及身体其他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以来,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以RF为主,但是特异性与灵敏度不高[4-5]。在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患者血清内,也会发现RF升高,导致诊断出现假阳性,加上RA患者在发病早期并不存在RF升高的表现,因此,以RF为主要指标的检测方式存在漏洞[6]。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了抗CCP抗体、AKA、抗Sa抗体、ARF等诊断RA的特异性抗体,其中又以抗CCP抗体、AKA为主。抗CCP抗体、AKA为主靶抗原为细胞骨架丝聚蛋白,是与瓜氨酸有关的免疫系统[7-8]。近年来报道[9]显示,与RF相比,抗CCP抗体、AKA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更高,在早期诊断上具有显著优势。采用ELISA检测法,判断结果容易实现标准化。因此,在2010年的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联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EULAR/ACR诊断标准中,将CCP抗体、AKA纳入RA的血清学诊断指标[10-1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特异性方面,抗CCP抗体检测与AKA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在灵敏度方面,抗CCP抗体检测与AKA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联合检测结果方面,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单独的抗CCP抗体检测、AKA检测有显著差异(P<0.05); 在阳性预测值上,抗CCP抗体检测显著更高(P<0.05); 在阴性预测值上,联合检测显著较高(P<0.05)。
总之,随着实验操作技术的发展,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将会在RA的诊断中得到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