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云
学习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讲,一下子把那么多的字母堆砌在一起,短时间要求准确认读,实属不易。新课标遵循学龄儿童认知规律,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要求,不再提短期内帮助阅读,也不再提直呼音节,仅将汉语拼音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但明确提出这样的一句话:“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这就为拼音教学提供了路径——依标扣本、联系生活才是拼音教学本源之法。
一、巧用“情境图”,尝试发音记形
情境图引出字母。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声母、韵母学起来非常枯燥,拼音教学如果单从发音技巧来讲,他们学起来也会很枯燥。但是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却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语音,这样结合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与所学的字母相对应,就能够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率及兴趣。基于这样的考虑,就要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所谓“情境图”,即将一组字母纳入一幅“情境图”中。如《b p m f》一课的“情境图”便是:小朋友和爸爸去爬山坡,爸爸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小朋友手里拿着收音机听广播,山下还有两位小朋友在山洞门口玩“盲人摸象”的游戏。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相关的声(韵)母。教学“b p m f ”时,可以这样指导: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和爸爸在干什么呢? (山坡,相机贴出字母p)
师: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收音机,边走边听小广播。(贴出字母b)
师:爸爸手里拿着什么?(贴出卡片f)
师:山下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玩“盲人摸象”游戏。(师贴出卡片m)
联系生活尝试发音。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图画,边出示字母,然后让学生把山坡的“坡”音发轻短一些,就是声母“p”的音,把听广播的“播”音发轻短一些,就是声母“b”的音,其他的声母发音以此类推。这样,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语言经验,轻轻松松就学会了字母的音。韵母教学依然离不开“情境图”,比如学习《ai ei ui》一课,“情境图”中有一位老奶奶系着一条红围巾在讲故事,小朋友一个挨着一个围成一圈听故事,可以引导学生把围巾的“围”音读长一些,响亮一些,就是复韵母“ui”的音。一个挨着一个中的“挨”,读长一些、响亮一些就是复韵母“ai”的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情境图中藏着的秘密——老奶奶的“奶”与字母“ai”,水杯的“杯”与字母“ei”发音相近。
语境歌巩固发音。如果说情境图的功能是引出字母、让学生尝试发音,那么语境歌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字母发音的。把所学的声(韵)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诵读,这样轻松有趣地练读,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爸bà爸bɑ带dài我wǒ爬pá 山shān坡pō(p),他tā扶fú(f)拐ɡuǎi杖zhànɡ 我wǒ 听tīnɡ 小xiǎo 广ɡuǎnɡ 播bō(b)。
山shān下xià孩hái子zi做zuò游yóu戏xì,蒙ménɡ上shànɡ眼yǎn 睛jinɡ 手shǒu 儿er 摸mō(m)。
使用“情境图”“语境歌”时要注意不能把“情境图”上成看图说话,“语境歌”上成教学儿歌,要避免只强调“情境图” “语境歌”的观察、思维、表达等一般功能,而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目标,造成本末倒置。
表音表形图辅助记形。情境图除了表音还有表形的功能。比如《b p m f》一课,爸爸手中拿的拐杖就和声母“f”形很像;山门像声母“m”。《z c s》一课中的小刺猬像声母“c”,蚕儿吐出的丝像声母“s”……在引导学生利用“情境图”记忆字母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方法记忆,这样既巩固了字形,又训练了思维。
二、活用口诀,在实践中拼读音节
两拼音节。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拼音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如“m—ɑ→mɑ”“p—i→pi”……教师可以先示范读,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口诀尝试读,反复拼读后,自然成为歌诀式拼读。这样的拼读方式关键点是中间气息不能断,否则容易出错。
三拼音节。声母、韵母中间有介音的情况,则要用“三拼法”。“三拼法”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很顺当”。如 “ɡ-u-ɑ→ɡuɑ”。拼读的关键点是声母读得轻,中间的介母要读得特别快。拼读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也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拼读,教师及时纠偏。
标调规则。聲调标注的位置,是讲究规则的,方法不当,容易导致混淆。可以提供标调口诀:“标调号,有方法,音节当中先找ɑ,有 ɑ 就在ɑ上标,没 ɑ 再去找o e, i u都有标在后。”口诀记熟之后,可以让学生边说口诀边尝试给音节标调号。
三、找准技巧,在玩中学拼音
根据学龄初期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汉语拼音共有24个韵母,这些韵母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近、繁乱,对于学龄初期的孩子,最易混淆,尤其是复韵母“ie、ei、ui、iu”等,只是前后位置的变化,如果把握不住规律,很容易产生混淆。
熟记单韵母。单韵母共6个,它们不论从字形还是读音上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单韵母的发音要领及字形特点,却对后面复韵母、鼻韵母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单韵母时,为增强趣味性,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儿歌中诵读、在儿歌中记形。编口决,让学生在歌谣中愉快地掌握这些单韵母的发音要领:发音响亮,口型不变。
ɑ 嘴巴张大 ɑ ɑ ɑ o 嘴巴大圆o o o
e 嘴巴扁扁e e e i 牙齿对齐i i i
u 嘴巴小圆u u u ü 嘴巴翘起 ü ü ü
活学复韵母。复韵母字形特点是两个单韵母在一起,发音特点是口型要变化,而发音的根本就是两个单韵母的音有机滑动的结果。因此,前面的单韵母须学得非常好才行。首先,教学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口型变化要注意,让学生在儿歌中轻松愉快地感受到复韵母的字形及发音特点;其次,拿出小镜子,练习发音。”注意让学生自己练习口型的滑动,让他们在练习中感受到复韵母口型变化这一发音特點。比如:学“iu”。
出示复韵母iu。
认形:前面是个i,牙齿要对齐 , 后面是个u,嘴巴变小圆。
儿歌发音:
师:iu iu iu,怎样发?
生:iu iu iu ,这样发。因为有个i,牙齿先对齐;因为有个u,嘴巴再变圆:iu iu iu。
师:口型很重要。
生:一定要牢记。
其余的复韵母教学方法同上,除了“ie”中的“e”读ê音,需教师示范读外,其余均可让学生自己试读,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不仅能清晰地发音、记形,还有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巧学鼻韵母。鼻韵母教学,可谓是韵母教学中又一大难点,但如果找准规律,学起来就非常的有趣!前鼻韵母的字形特点是五个单韵母后面分别带前鼻音“n”,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n”的发音要领(因为此时声母“n”已学过)。“n”发音时声音从鼻子发出,自由练习发“n”音后,告诉学生,下面老师将和学生做一个“找哥哥”的游戏。
游戏内容是:“n”本有五个哥哥,前几天走散了,今天咱们帮它找一找好吗?第一位是大哥ɑ,第二位是二哥e,第三位是三哥i……教师写:ɑ、e、i、u、ü,再写“n”,用线相连。
师:与复韵母的学法一样,你能读准这几个韵母的音吗?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再问:老大读什么?为什么读“ɑn”?生答:前面是个ɑ,嘴巴先张大,后面是个“n”舌头贴牙齿。老二读什么?读“en”。 老三读什么?读“in” 。老四……?
后鼻韵母与前鼻韵母在学法指导上相同,重点是让学生先读准后鼻音“nɡ”,强调舌头后缩,声音从鼻腔出来,在读准“nɡ”音后,在其前面加上老大ɑ、老二o、老三e、老四i,根据单韵母特点,与“nɡ”相合即可。
趣学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整体认读音节,可以采取创境激趣的方式。如整体认读音节“wu”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老w和小u的故事:一天,老w正在河边散步,遇见了闷闷不乐的小u。老w问:“小子,怎么不开心啊?”小u委屈地说:“爷爷,你不知道,a、o、e三个是单韵母,它们竟然能单独给字注音,多神气呀!我也是单韵母,也想给字注音,可是,那些汉字说我太小,前面没声母就不能给它们注音,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老w想了想,说:“我俩的读音相同,我是声母,给你注入神力让你强大,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于是,它俩就组成了“神力无比”的整体认读音节“wu”,可以给“房屋”的“屋”和“乌鸦”的“乌”等汉字注音。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yi”,同时,在学习“wu”“yu”等整体认读音节时,可启发学生也来编一个类似的故事,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拼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