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形势下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研究

2019-09-12 06:06黄家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美术教育

黄家斌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人文素养教学是整个综合素质教学的基础,更是整个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教学的参与必不可少,是帮助中小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完善现代化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本文将就 深化教育改革形势下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进行思考,从中小学人文素养教学现状、意义角度进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有效建议。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人文素质 深化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许多国家意识到了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在培养人力资源时发挥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整个教育界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生培养艺术素养的学科,更是一门文化传播学科。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下美术教育深化改革的挑战。

1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概述

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有着关于人文素养教学的具体表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知道,现阶段的素质教育在教育理论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该论述中把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素养作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首要因素,肯定了美术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关于人类的,如人的生存价值、思想、情感、品格。人文性质主要表现在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因此,引导学生陶冶美术情操,提升人文素养,是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2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研究意义

2.1全面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

中小学美术人素养教学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更是基于教师知识结构在教育发展事业中不断更新的特点,全面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重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教学意识,帮助其不断与时俱进,从而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辅助中小学美术教程深化改革。因此本研究具有双向的重要研究价值。

2.2深入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改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以及学生对美术教学课程中的内容以及传递的知识和文化素养都是较为陌生的。因此,在中小学教学课程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是知识的有效传递。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是为了帮助教师以及学生更好地传递信息和美术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改革。

2.3提高美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知识素养不能没有改变,必须与时代共同发展。美术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学要求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我素养,不断积极吸取新经验,提高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教学能力。因此中小学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提高美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改革中小学美术人文教育的建议

3.1正视美术的教育地位美术教育

美术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图画能力,更能通过人文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激发艺术细胞,发散艺术思维。同时,美术课程还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审美观,帮助其生活能力的生。除此之外,美术的出现,还为学生枯燥无味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添加一抹乐趣,使得学生在压力之余仍能感受到课堂的轻松,提高学生在各方面学习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美术教学的地位,在学校中形成系统的基础学科教育。例如,学校可以积极在学校环境中开展黑板报竞赛、手抄报比赛以及美术课外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在美术中获得乐趣。教育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艺术教育机构,专门负责某区域的小型艺术鉴赏活动以及竞赛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举办劳动光荣画展、中秋节举办全区美术竞赛。在这些过程中,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事物,帮助学生在美术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以及集体文化素养。

3.2完善美术教学器材

由于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对于美术学科的不重视,学校以及各类学习环境中的美术工具以及美术教材工具不够完善。现阶段,要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就必须有一定的载体,而美术器材就是这种能够承载人文素养教学的载体。因此,要深化改革美术课程教育,就必须从完善美术相关教学器材做起。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在各区教育机构以及环境中完善相关美术器材,建设美术画廊,将美术教学器材以及学习工具放在美术画廊中,而美术画廊可以包括中国传统绘画、国际绘画展示等主体,这样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可以培养到艺术情操,更能在课外培养人文素养。学校可以根据这一基础,为学生增设美术教室,为学生添置美术素材和工具,帮助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学习美术、接触美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美术的人文精神。

3.3提升美术教师人文素养

由于美术学科是中小学课程中的综合素(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29页)质基础学科,不被计入直观考试分数中,所以美术教师也没有深刻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学生也对美术学科敷衍了事的状况。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尤其是人文素养教学中,美术教师必须利用自身美术素养,提高对美术课程中人文精神的认识,充分意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可以设立艺术教师培训小组,每一个月对教师进行小课堂教学,每三個月对教师进行评估,评估范围包括美术知识素养、美术人文素养、以及美术教学能力等等,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自我素质,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3.4摒弃陈旧思想,提高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对与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发展因素。在现代化教学中,美术教学可以版主学生拓展创新思维,激发艺术热情,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观,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创新世界。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门应该摒弃传统美术教学中,陈旧腐败的思想,积极对各学校、各教师进行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通过鼓励教学创新提高教育创新思维。如,教育部门可以制定学校激励机制,规定在美术课堂中人文素养教学模式以及各课堂新型模式创新成功的学校以及教师依规定受到教育部门嘉奖,授予创新人文素养教学证书及勋章,以实际行动鼓励各学校和教师提高创新思维。

4美术课程的深化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面对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美术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发现自身不足,充分吸收成功的经验,帮助自身从美术知识中理解新课程,更应从文化意识形态思考美术课堂中的深化改革。要做到这一方面,美术教师应该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来满足美术课程的深化改革。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充分理解人文素养的教学意义;第二,教师应该积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的表达形态和价值意义,帮助自身理解中国文化与美术课程以及人文素养中的联系。在具体课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四,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或是图书,了解世界美术文化中人文素养教学的认知程度,从而拓展自身视野,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审美观。例如,教师在教授“中国水墨画”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查看各种各样中国水墨画以及其在古代、现代环境中的现实意义。如在给学生展示南宋水墨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其中的人文精神。南宋水墨画有许多是留白的山水画,学生在看到这一情况时就会产生不解,这时教师应该悉心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南宋山河破碎,故而文人志士所描绘的山水风景有许多都用了这种留白的创作手法来舒缓内心悲愤。

5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则包括了人文素养教学的辅助教育。因此,在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背景下,培养中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以及各方面的人文素养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全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教育部门应当积极采取以上可取建议,而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師也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拥有高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泽萍.美术教育的新视野——《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的生态式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 吕用印.“美术欣赏”课教学如何体现人文意识——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03):154-156.

[3] 魏娴,牟金秀.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思想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6):97.

[4] 李文静.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02):87-88.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美术教育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