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 科学技术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将科学技术视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而相继制定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为我国社会带来的重要价值。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早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无处不在,小学阶段义务教育也将科学技术引入教学之中,开设科学课程,让学生接触到科普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其科学意识。当前,教师对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将德育教育有效的渗透到其中,以此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基于此展开详细的探究,主要以小学科学课程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为分析重点,并在分析过程中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 德育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教师教学的宗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储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由此可见,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德育教育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其中。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离不开德育教育的帮助,其中小学科学教学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而,在小学阶段设置科学课程,全面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热爱,并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路径展开细致分析。
1利用环保教学内容,向学生揭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相对基础性知识较多,教材编撰者主要根据知识、技能、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选材。希望学生通过对科学进行学习,从而感悟到科学教学之中折射出来的德育思想。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主要承担着启蒙学生的作用,教学的目的是让通过对科学这门学科进行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当前,绿色环保成为时下社会热点,科学教材之中也重点融入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学生通过在科学课堂上接触到环境保护教育,对社会绿色环保事业产生认同,提升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将环保理念在生活之中得以充分运用。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学之中,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渗透作用。
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师在科学课堂上对环境保护内容进行讲解时,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对环保迫切性进行认知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PPT上播放我国各城市目前環境污染的情况。如,本应清澈的湖水,被人们的肆意乱丢白色污染物,现已变得肮脏不堪、恶臭扑鼻。公园里、草丛中随处可见人们乱丢的果皮纸屑。工厂生产后废料及工业污染物大量投放到居民区。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能源的缺乏、以及环境的恶化,为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到人身健康。都说社会提倡保护环境、从人人做起,可是环境被恶意破坏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得不到社会的有效遏制。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教育角度来看,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通过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这样的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学生们从中得到启发,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在实际生活之中有意识地去保护身边环境。由此可见,这就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之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最突出的表现。
2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明确科学重要性
学生接触科学的途径众多,从教材上获取只是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如,通过报刊杂志、科普读物、电视网络等途径。所以说,时代为学生获取科学信息提供了便利。但是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身心发展不成熟,只知道借助网络玩游戏、看动漫,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往往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因此,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提升学习成效上。让学生正确获取科学知识,并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以此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渗透任务。
例如,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章节中《种子发芽实验》。在四年级《种子的萌发》一课上,教师应先对课程进行讲解,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前和课堂学习任务:独立进行植物种子的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教师让班级课代表为每一位同学发放一颗植物种子,因为种子是未经过事先泡发的,因而为解剖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在解剖的过程中不小心将种子切碎了,而有的学生则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想办法解决,最终这位同学将种子放到了水里,待种子变软再捞出进行解剖。由此可见方法运用错误,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教师在讲台前,对台下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并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点拨,针对每一位同学所使用的方法逐一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有效进行解决,这也是德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科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明晰具备科学意识的重要性,以此有效落实德育教育的渗透任务。
3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探索科学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地用实践在加以印证。因而,在小学科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引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运用合作式探究,通过团队的交流与协作,从而提升科学实践能力,这也是德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价值理念。首先,教师应先具备完善的科学认知与强大的知识储备,运用实践探索的形式,为学生创设科学情境,学生们在有效的科学情境中学习,从而建立起科学价值观。正如那些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总结出的那样:人类应勇于做科学性的梦,不要怕梦不是真实的,应尽自身所能去把看似不切合实际的科学梦变为真实,并从中体会到探索科学的快乐。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德育教育所长期追寻的真理。
我国小学科学课堂,注重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科学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严格遵循这一流程,科学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新意。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地优化。因此,小学课堂教师也应该是时候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图片、视频、音频等表现形式清晰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教师应带领学生亲自去校园中进行实地观察。去到花草数木较多的校园一角,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植物叶子以及花朵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植物叶与花带回,制成植物标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心情是愉悦的、行动是积极的。有效的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回归到课堂之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抒写观察报告,将实地考察之中对于植物叶子与花朵的观察情况进行总结。在小组内部对心得进行互动交流,到下一次科学课上进行汇报。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习到了知识,同时在实践活动的带动下,还不同程度的提升了自身的科学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得教学活动中德育价值的落实变得更加有意义。
4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感悟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与求知能力,必须要不断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热情,借助德育教育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执着、严谨、合作的可贵品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利用环保教学内容,向学生揭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明确科学重要性;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将德育教育的内在价值全面激发出来。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果,会为小学科学学科突显德育教育职能,带来一定的有利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艺欢.在小学科学课堂里渗透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7):55-56.
[2] 朱岗波.科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与开展[J].教育,2018(30):10-11.
[3] 宋淑英.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06):232.
[4] 关欣.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8(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