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摘 要: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些个人实践方法,对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方法指导以及教师参与举足轻重的作用上做了概述。
关键词:和谐氛围;合作学习;分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往往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合作学习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发展。下面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几个方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提供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主要是处理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情感、情绪直接感染着学生。教师的情绪是良好的、情感是真诚的、态度是积极的,师生关系就容易融洽,气氛就容易和谐。生生之间的关系是最难协调的。由于学生的思想背景、个性特征各不相同,要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谈何容易?比如,有的学生内向胆小,害怕受到别人的嘲笑、拒绝,而不敢或不愿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能力强、个性张扬,控制小组的局面,阻碍了全组成员平等参与活动;有的学生个性对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而争论不休。要促成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1)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都有话讲。(2)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和补充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要鼓励学生发言时使用礼貌用语,互相尊重。(3)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既要善于表达,也要善于倾听。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补充。对小组内未能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发言。
合作学习的课堂必须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彼此互相欣赏、互相悦纳,进而达成和谐的合作学习气氛,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二、合理分组促进互补
起初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讨论的只有成绩比较优秀,个性比较活跃的学生,而小组的其他成员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看着他做。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认为:“站起来交流的只可能是那些好学生,怎么也轮不到我,何必去参与讨论呢?”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要从合理分组上下功夫,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他们各有所长,不存在谁更行、谁更聪明的问题。同学们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帮助他们确定好小组长,当然小组长应该由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口齿伶俐的同学担任,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一段时间取得一定成效后,可以轮流担任“小组长”,让每个人都有锻炼、表现的机会。这样谁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学习中,如果不认真就无法将组员的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成员是小组合作学习能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分组一定要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出发,保证学生能全体参与,全面提高。
三、方法指导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曾经听过一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公开课。教师给出学习目标,板书了几个相关的问题后,就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随即开始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看似热闹非凡。仔细一听,都是些肤浅的、片面的认识。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独立思考,对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对题意没有全面了解、解题思路还没有形成,这种情况下就进行小组讨论,自然是肤浅的、片面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自己完成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的理解、探索,在个人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或遇到一些问题后,再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共同探究来解决,或通过操作、实验等活动,共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共同分享成果。
四、教师参与促进合作学习效果
心理学家勒温等人通过实验发现:教师与学生合作,和睦相处时,学生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的活动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专制,学生的表现不是冷漠无情,就是怀有敌意。可想而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高高在上地看着他们,师生间的距离就会拉远,交流也会很少。如果教师走下讲台,积极参与,适当引导,则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智慧。教师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要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和调控,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促进全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总之,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并不难,但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并非容易之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面临很多的挑战。我们还将继续不断探索,用睿智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