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青松
摘 要:化学课程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作为中心,而实验是学生科学素养得以提升的重要条件。学生做好实验,能够对化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巨大益处。化学实验的开设,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环保意识,更加关注人类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入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初中化学为例,对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正因为化学属于自然科学,所以其基础构成部分就是实验,以实验获得结论。与此同时,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课程的初中生来说,因为起初对化学有一定的好奇心理,化学实验能够彻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有动力获取结论,让其感知能够进一步强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能够主动对新事物进行探究,勇于创新。那我们不禁会思考,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用实验点燃学生热情
初中生对于万物都存有强烈的新鲜感,他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动机通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基础,也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更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由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因此选取部分实验现象显著、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运用到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启蒙的作用,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乐趣,抱有更大的热情。
例如,在人教版的绪言部分,教材中选取了“白纸黑字”“魔棒点灯”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小魔术作为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化学热情能够被点燃。还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也是选取了同学们日常较为熟悉且常见的蜡烛作为实验物,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此实验能够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到实验的乐趣,为后续学好化学奠定基础。
二、以实验深化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演示多达50多种,课堂演示实验通常是将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负责演示实验,学生则负责观察和记录,得出最终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仅仅是实验的旁观者,并没有作为亲身实践者参与进来,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足。加之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容易造成实验误差,或是操作难度较大等问题,使得部分实验无法实现。因此,给学生在实验期间提供创新性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优化已有实验,让设计能够更加环保,实验更加简便,将演示变为探究,起到深化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
例如,在九年级第七单元的“燃烧与灭火条件”的实验演示中,大部分学生都发现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演示,白磷的环保性较差,所以他们开始对已有实验进行优化,开始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最终选择大家最认可的方案尝试实验。又或者,在做守恒定律白磷燃烧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采用水浴的方式,这也是可行的,这就是创新意识深化的结果。
三、以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化学课程的基础就是实验,是自然科学构成的部分之一,化学实验的演示对于化学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政道博士曾经提出“實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对于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必做实验教学更为看重,却忽略了家庭小实验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兴趣使然下的家庭小实验的前提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喜欢上实验,有利于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可以展现学生多方面的天赋,让交流和合作更加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过滤实验”的家庭小实验,要求每一位学生开动脑筋,寻找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有些学生就能想到在家中把大饮料瓶剪成两部分,下部分做烧杯,上部分做漏斗,用筷子代替玻璃棒引流。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创新意识。再如,“用各种水果和铜片、铝片做水果电池”的家庭小实验,各种实验方法的改进,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源泉,同时还要结合初中物理中简单电路设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教育中有这样一句话“化学就在身边,创新就在身边的教育”,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效果的提升,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新之人,天天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身为化学教师,不但要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出来,还要给他们创设适宜的实验情境,做出科学的实验设计,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小实验,让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造能力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川,刘勇,李树伟.浅议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增加定量型实验的意义[J].化学教育,2012(4):66.
[2]梁琍,冉辉.以科研促进生化实验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269.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