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夏清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是每一个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重视起来的。生活情景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就生活情景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生活情景课堂;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当中,师生之间很少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通常采用灌输教学方式组织课堂。具体而言,在传统教学活动当中,通常存在如下几种现象:(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依赖老师: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的时候,只注重教师给予自己的反馈,将课堂作为自己与教师两个人的课堂。(2)旁观现象:学生在进行课堂交流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未能完全融入进来,抱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更多的是看别人操作和发言。(3)中等生与学困生、优等生之间未能进行有效交流。教师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改变上述情况,就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课堂上之所以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因为学生缺乏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来的积极性,他们欠缺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欲望,所以部分学生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来。而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将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学生感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抽象且困难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注重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科学采用生活情景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
二、生活情景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推动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组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把握学生的上述特征。教师应注重把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以此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就“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以前,让学生把自己从小到大与亲人、朋友的合照准备好,在上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和大家进行分享。这些照片能够让学生想起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教师给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课堂,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为接下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充实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其中涉及的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就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了前提。但是,部分教材中的案例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是相脱离的,从而就让该部分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着重将这些教学内容生活化,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就“网络交往新时空”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网络交往情景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对生活中网络交往过程中的相关事例进行表演。从而在学生进行生活化表演过程当中,提升其对于网络交往安全性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3.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素养
(1)提升学生国家意识,培养其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起来,给学生创设生活情景课堂,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课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理解。首先,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调动自身积极学习情绪,其次还能够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教师在对“生命的思考”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多媒体运用起来,给学生播放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相关英勇事迹,让他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这些英雄的伟大,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这种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生动化,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绪,并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实现其人生价值
以“对社会负责”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运用针对性案例,并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陈光标的故事,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進行思考与讨论:大家钦佩陈光标吗?是否想成为如他一样的人?他之所以受人尊重、钦佩的缘由是什么?让学生逐渐懂得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总而言之,要想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科学实施生活情景课堂。教师应该把生活化的案例运用起来,去突破“灌输式”授课方式的束缚,以密切学生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性,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
参考文献:
[1]丁紫俊.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92,94.
[3]许麒麟.互动反馈系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