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宇
【摘 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并购重组,而业绩补偿则是企业在并购重组中保证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宜通世纪花巨资收购倍泰健康一事成为人们的饭后闲谈,先是在2016年10月10日宣布花费10亿收购净资产为2.44亿的倍泰健康,再在2018年3月30日豁免倍泰业绩补偿责任,紧接着曝出倍泰借款0.7亿元,宜通于2018年7月2日状告方李,于2019年4月30日向倍泰索赔,最后因倍泰健康年度业绩不达标在2019年4月25日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准备。一件件事出人意料又合乎常理,只是事件的最后是广大投资者被割了韭菜。因此,本文对业绩补偿进行了介绍,对宜通世纪—倍泰健康事件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两点本人的建议,希望减少投资者因此类事件受到的伤害。
【关键词】 业绩补偿 宜通世纪 倍泰健康 商誉 绩效分析
一、业绩补偿
业绩补偿是指并购重组交易中交易双方就被并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出的经营业绩的保证。业绩补偿一方面可以體现出被并购方对自身业务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业绩承诺和业绩补偿证明 “预期”的合理性,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公司简介
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的通信技术服务商。
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借助新型信息技术,经营智能物联监测产品,提供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和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三、绩效分析
1、股价图。宜通世纪在为倍泰健康豁免业绩补偿责任后,宜通世纪的股价便一路下滑,当宜通世纪揭露倍泰欠款0.7亿时,股价更是一路狂跌。等到2018年6月,股价稍有回升,宜通世纪又曝出将要状告倍泰,此时股价继续下跌,再创新低,此后更是降到4点多一股。直至2019年3月,股价均未有大幅提升。2018年7月-2019年3月,股票均价为5元。2019年3月-2019年4月底,股价缓慢回升,股票均价6.85元。然而4月25日宜通世纪宣布计提7.5亿商誉减值准备,股价再次暴跌,五月均价6.38元。此时跌幅不大,本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投资者因倍泰欠款已经预计到宜通将会计提商誉减值,二是股价已经跌无可跌了。
2、报表分析。分析资产负债表可知,2015年到2016年商誉增长8个多亿,增幅达到10445%,此时宜通刚收购了倍泰,由此增加了7.56亿的商誉,占比商誉总额超过90%。2017年到2018年商誉下降接近15.7亿,因倍泰计提了7.5亿,占比48%。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在2015-2016年度剧增,2017-2018年度猛减,而负债则是从2014-2018年逐年递增。可见此次收购给宜通带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预计未来2-3年,不会存在大额分红。
由利润表可知,宜通业绩在2014年—2017年一片大好,但在2018年净利润骤降至-19.76亿,同比增长-954.2%,主要是因为2018年资产减值损失19.4亿,导致宜通在2018年由盈转亏。
由现金流量表可知,宜通在 2015-2018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一直为负数,2016年和201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巨大,结合相关事件可知,宜通这些年一直在大量收购,且收购成效较差。总之,宜通因收购倍泰一事元气大伤,已无力再筹款扩张。
3、小结。通过简要分析相关资料可知,宜通世纪收购倍泰健康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投资者也极具慧眼,不好看此次收购,因此收购消息一出,股价就缓慢下落,并且在得知宜通豁免倍泰业绩补偿责任时,股价继续下跌,投资者可能也感知到将有大事发生。当然,宜通用十个亿跨界收购净资产为2.44亿的倍泰,本来就令人难以置信,如果宜通不知道方炎林等人借款,质押股票一事,说明宜通艺高人胆大或者内部控制不完善,然而如果宜通知道此事,可能就存在一些内幕交易。总之,宜通世纪这几年盲目扩张引起的巨额亏损,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利润,未来几年公司业绩将难见起色。
三、对企业并购中业绩补偿事项的建议
(一)并购商誉不能过大。古往今年,人们都是遵守等价交换原则,毕竟谁也不愿吃亏。如果商品价差过大,就值得探讨此次交易是否公正。因此,本人认为,应当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收购价的比例有一定约束,尽量避免巨额商誉,防止企业与企业暗箱操作,或者企业高管用公司资产谋求私利,最终伤害小股民。
(二)禁止业绩补偿豁免。企业在并购时,约定的业绩补偿相关协定一般都只会约定几年的可实现的业绩,如果并购方还对并购标的实行豁免,那将会对并购方的利益产生危害,最可怕的是,双方可能通过豁免协定圈钱(收购时约定高额业绩,增强股民信心,让股民增加投资,等到收购以后,被收购方通过有意的实现业绩豁免指标甚至虚造业绩,获得业绩补偿豁免),最终危害小股东利益。因此,企业需在签订业绩补偿协定时,认真仔细的分析并购标的价值,一旦确定好相关细则,双方需要认真执行,不得出现业绩豁免,避免中小投资者受损。
【参考文献】
[1] 刘娟, 黄小勇. 并购重组中谁在为不达标的业绩补偿承诺买单?——以掌趣科技为例[J]. 金融教育研究, 2018, 31(2):37-41.
[2] 业绩补偿承诺与大股东利益输送[D]. 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 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 华侨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