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颖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偶尔会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更好地约束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一直都是班主任思索的问题。就管理小学班级的方法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我管理;健康成长
小学是学生初次迈入学习生涯,与幼儿生涯告别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逐渐成为了学生的任务,而通过学习知识,学生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作为班主任,则是肩负着管理学生班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如何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一直是班主任在思索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学生有时会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影响班级的秩序,班主任不仅担负着管理班级的工作,还有着自己的教学任务,若是将全部的精力都用于班级的管理之中,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约束,不仅会影响班主任的教学质量,还会对学生起到相反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强迫,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让学生去管理学生,不仅能够减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得学生能够带着责任管理班级,维护班级秩序。例如,班主任可以着手组建班级中的班干部群体,在选择班干部时,班主任将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不记名形式的民主投票,選出学生心目中最合适的班干部,在选出班干部后,班主任帮助班干部明确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纪律委员负责班级内的纪律,文化委员负责班级内活动的开展等,给予班干部充分的信任,激发班干部的责任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班干部能够主动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认真带动班级发展,发展班级的精神面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树立学习目标,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一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与不服输的精神,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若是班主任能够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目标与榜样,号召学生向其学习,就能够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主动地注意自身的言行,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优秀学生”的评选活动,评选的标准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规范行为,是否表现出了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完成“优秀学生”评选之后,班主任在班级内宣传表扬“优秀学生”的事迹,号召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优秀学生”的评选定期举行,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严格遵守纪律,热心助人,就有可能被评选为“优秀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竞争“优秀学生”这一称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言行,规范自身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性循环,减轻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压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重视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班级管理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味地将管理班级的重任放在班主任的身上,让班主任与班干部去约束学生的行为,维持班级的秩序,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得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没有他人管理约束的情况下难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班主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班主任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可以组织全体学生举办班会,让学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订过程中,班主任先制订大致的班级规章制度框架,在班会上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排查,对于班主任没有提到的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对于班主任提出的规章制度有异议的提出质疑,班主任则是负责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在得到多数学生认同后,新的规章制度开始实施,学生对于自己制订的规章制度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班主任还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ABCD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中设立组长与副组长,共同维持小组内的秩序,组长与副组长的职位采取轮换制,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担任组长副组长,管理自己的小组,ABCD四个小组之间需要进行纪律方面的比赛,充分明确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之,要想管理好小学班级,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不仅需要提示自身的管理能力,还要学会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意识到良好的班级秩序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雷先明.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