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栋
摘 要:新课标在呼唤新的教育模式,而新的教学结构赋予课堂新的面貌,带来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从构建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出发,结合三种方法,从精心地设计导入环节、科学地设置课堂问题、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入手,切实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斗志,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去研究和分析数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沿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地进步,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且独特的,特别是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更是产生深远的推动作用。但是多年以来,应试教育的落后思想,一直阻碍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一些教育工作者仍旧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高效课堂的构建无法顺利地达成。鉴于此,作为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全身心地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构建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采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建立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增强。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如下探索:
一、巧于设计导入环节,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基
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构建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把导入环节设计好、安排妙,课堂才会真正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巧地设计导入环节,突出导入方式的科学性和独特性,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运用到导入中,灵活地运用教材,把生动有趣的导入成功地应用到课堂中,以彰显自己独到的导入风格,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讲解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计一个“猜图形”的游戏,吸引学生,让学生根据描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图形,并提供准确的信息,学生可以成功地猜出正方形、长方形,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就不能描绘得很清晰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新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确保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精于设置课堂问题,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搭桥
课堂问题是链接知识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保障,同时更是高效课堂构建的桥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精细化地设计问题,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场地,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比如在进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探究中,教师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1公顷到底有多大?(2)“公顷”与“平方米”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进率,找到它们的关系,完成学习任务。
三、妙于构建生活化氛围,为高效课堂构建铺路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又为生活服務,需要通过生活加以印证和检验,所以,高效课堂的构建无法脱离生活而实现。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以生活为切入点,开展高效课堂的构建,把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件引入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完善课堂教学结构,赋予课堂浓郁的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更强烈地感受生活,体验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水平。比如在进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结合重难点知识,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从全校学生做操实践活动入手,让学生思考: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成什么比例?然后以此为契机,再引导学生列举更多例子,来解释和剖析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含义,最后根据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图,并进行交流,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总的来说,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言一语就能实现的。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立足新课标,采用上述方式,践行素质教育,以创新性、趣味性为主要发展趋势,变革教学方法,组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渗透数学思想,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顺利地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彬杰.关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7(11):166-167.
[2]张春凤.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文房四宝,2018(15):48-49.
[3]邱建华.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8(9):113-114.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