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昀
摘 要:众所周知,课堂设计的优化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其仍旧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满堂问问题。面对这种问题,要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价值,需要将目光聚焦到“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以有效问题推动有效阅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提问设计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因素,有效的提问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进行提问设计呢?
一、明确核心问题
所谓的核心问题是指向学生展示的某种极具认知操作性的问题,其能有效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核心问题的提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师生一问一答的过程中,通过再加工,在群问答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及其所展现的品质进行的反馈。简单地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立足文本内容,以核心问题为中心,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追问。以《七律·长征》为例,我在组织该内容的时候采取了先学后教的方式,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找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内容,然后以此为中心,进行反复讲解,使学生在“顺藤摸瓜”的过程中自主地解决问题。在之后的教学活动开展总,我则紧紧围绕“难”“闲”这两个字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在这首词中,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远征难呢?”“革命战士们走过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他们靠的是什么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会透过文字语言,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掌握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又能获得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一举两得。
二、安排提问顺序
提问顺序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按照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特点,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使其在由简到难的问题解决中获得认知由浅入深的不断发展。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受其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讲到哪里就在哪里提问,其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随意性。在这样的问题解决中,学生尽管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无法获得认知的发展。基于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会立足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结合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能驱动其解释、验证的问题。以《游园不值》为例,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先立足文本整体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极具包容性的问题:“诗人在不遇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这个问题紧扣古诗标题中的“不值”这两个字,以诗人访友不遇来引出话题,进而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古诗中“又有所遇”这样的意境之中,从而使其在意境体会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解决了该问题之后,我结合作者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抓住“苍苔”“柴扉”“红杏”这三个景物,向学生接着提出问题,如,“作者对苍苔持有何种情感呢?”“作者在轻扣柴扉的过程中,扣出了对园主人的什么?”“在这句中,为什么‘遮和‘关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这里的‘满字是与哪一个字相对的呢?诗人是如何想起‘满字的呢?”在这样一个个问题的探究下,學生可以由表及里地探寻到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在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促进其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
三、选择提问时机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抓住学生处于意识冲突时机,结合教学所需,向其提出极具探究性的问题,以此使学生在认知冲突的驱使下,对问题的解决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使其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会立足课堂进展,抓住时机,结合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伯牙绝弦》为例,这篇文言文言简意赅,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在语言文字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朋友之情,却很难易理解知音之情。为了使学生深刻地感知知音之情,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向学生展示了《悼子期》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伯牙与子期是知音呢?”在这样的以文解文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加深探索出子期与伯牙的知音之情,此时我抓住时机,结合文本内容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伯牙为何绝弦”,借此使学生在已有认知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索,探寻答案。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提问设计的价值,立足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以此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倩.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38.
[2]金玲玲.思之始,学之端:浅析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6):16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