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德育

2019-09-12 07:21张国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张国泉

摘 要: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中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被提出,不仅为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也为德育提供了鲜明的理论指导。核心教育理念明确了学生在参与知识学习中应具备的三大方面、六大要素和十八个基本点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让我国小学德育的目标明晰,也意味着必须积极探究小学德育对策,进行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学改革;对策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可以说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十分重要,它能够影响人的成长,更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养成时期。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姿态接触社会,更好地发展自我,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也成了小学教育管理者的重中之重。

为将“立德树人”的要求切实与小学德育相融合,小学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与时俱进”。只有正确认识教育部所提出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变革目前的小学德育活动,才能够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进而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分析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相较于应试教育,它对学生的教育重点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转移到了能力培养上。

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變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对我国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针指导,是我国教育突破发展的一大有利契机。

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有三大方面、六大素养:

1.三大方面

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2.六大素养

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二、小学德育的目标探析

小学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确保自身的方向明晰,这就要求小学德育必须确立其教育目标,这样才能够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确保德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1.德育的整体性

整体性首先主要体现在育人功能上,要求小学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将重点放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上。其次体现在德育工作者的“全体性”上,只有确保每一位学校领导者、教师、班主任甚至是家长都参与到德育中,德育才会整体开展。此外,其整体性还体现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中。只有让教育工作与环境相契合,德育工作的开展才会更顺利。

2.德育的层次性

德育的层次性是小学德育的第二大目标,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围绕学生各个年龄段的身心特征和知识水平。

3.德育的长久性

这需要小学德育工作者在设计德育目标时要注重实效,不要过度浪费时间,而要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德育的价值才会真正发挥。

4.德育的渗透性

渗透性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无声无息”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正确行为活动、价值观才得以养成。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德育对策探析

在正确把握核心素养理念以及小学德育目标下,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究德育新对策,以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实施更有效的德育。

1.利用课堂阵地,开展德育

课堂永远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也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舞台。在课堂教育上学生能够较为集中地在一起,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能够更好地达到同一个教育目的。这里所说的课堂阵地,主要有两个方面。除了德育课堂之外,也包括学科教育课堂。只有真正将德育渗透于教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够达到德育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被感染、被教化。

(1)德育课堂:要想在德育课堂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教师必须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选择,只有让德育课堂趣味横生,学生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才会更到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选择和生活相关的德育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要设定好教学目标,以确保课堂上德育活动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如教师可在德育工作中开展爱国教育。爱国精神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精神,也是德育课堂的重点。为在德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自信心、自豪感,教师可一改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采用“自主教学”“趣味教学”等方法来落实德育工作。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模拟教学法,将有关的祖国风光、祖国历史、中华文化瑰宝展现在每一位学生面前,通过直观的情境创设来冲击学生的心灵,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祖国文化、历史的认知,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对祖国的认知会更明确,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德育的最终目的也能够有效达到。

(2)学科教育课堂:每一门学科之中都蕴含着德育的素材,教师在合理挖掘下能够让学科成为德育的舞台,更能够让学科教育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把握课文中的德育素材来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利用文章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感受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关爱之情,这既达到了语文教学目的,也让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教学效果十分可观。

2.利用校园活动,开展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课业压力较小,拥有较为丰富的校园活动。而这些校园活动恰恰是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德育的契机,教师把握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开展德育,既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的体验,也能够让学生在校园内活动中实现自身多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核心素养与小学德育的对接。

(1)打造校园文化:首先小学德育工作者要打造合适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一走进校园便能够被“无声地感染”和熏陶。小学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展牌、电子牌、标识等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且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知识。

如为培养学生不乱踩乱踏,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可利用校园文化标识语“别睬我,我会痛”“绿色带来美好心情,而你维持美好心情”等来提醒学生。

再如为了防止学生在楼道和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的地方大声喧哗,可以在楼道或者图书馆的墙壁上贴一些宣传标语,例如:“嘘,这里需要安静”等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倡导维护校园秩序的义工队伍服务,让学生自愿参加,守护校园的一片宁静,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2)开展趣味活动:要注意校园活动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激发学生德育意识,让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获得全方面的提高。

如小学可开展“卫生我知道”演讲比赛、“热爱生活”写作大赛等竞赛活动,也可开展“健康节”“植树节”等实践活动,还可开展“运动会”“班级对抗赛”等班级比拼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趣味的活动中实现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以及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等。

再如老师可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校园趣味活动的组织者,组成义工队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自然而然就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了。

3.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

主题班会、队会也是小学开展德育,渗透核心素养的另一大契机。这不仅能够让德育与小学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相互融合,也能够让德育与队会工作相融合,能够丰富主题班会、队会的教育内容,也能够讓德育有效性获得直线的提升。

(1)利用主题班会:为让主题班会改变过去的“教师传导式”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切实在班级管理中落实德育。班主任就必须创新班会的内容和形式,要从德育的角度入手去选择丰富的内容,如自尊自律、诚信友善、宽以待人等作为德育内容,也要创新德育的形式,如比赛活动、表演活动等,这样主题班会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切实有效。

如先在主题班会上利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自然灌输一些德育知识,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正确的德育观念。开展班会的时候,抛弃冗长繁杂的长篇大论,用一些比赛和游戏来丰富班会的形式,这样学生参加班会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利用学校队会:为让学校队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更有效,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将德育内容引入学校队会。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德育的途径,也能够有效丰富学校队会的内容。

4.利用家校合作,开展德育

家庭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后备军”,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活动中必须积极开展家校合作,让家庭也成为德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第二舞台,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密切联系家庭: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密切联系学生的家庭,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如电话交流、微信平台交流、家访、家长会等,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正确掌握教育方法的前提下配合教师开展德育工作,以让学生能够在家中“一如学校”,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老师要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老师要把学生的校内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出现问题之后老师和家长要齐心协力,想出解决的措施,家长也要尽力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双方合力进行德育。

(2)引导家长入校:为让家长支持并且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教师在开展德育时要切实引家长入校,采取公开制的方式透明展示学校的德育工作,传递正确的德育理念,以让家长能够以积极的姿态看待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而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切实将德育落实到家庭、学校、社会不同的场所,以深化小学德育工作。

如学校可以开展家长入校活动,让家长真实了解学校以及学生在校的情况。在老师授课或者开展一些教育活动时,学校可以让家长旁听,让家长知道学生接受了怎样的德育,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

四、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育人”远远要比“分值教育”更重要。要想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明晰小学德育的目标,在深化理解核心素养理念的背景下,从核心素养出发打造新式德育新模式,以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J].学周刊,2017(12).

[2]姜玲.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工作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8(1).

[3]王喜江.“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教育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001).

[4]齐洪波.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科技风,2018(1).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