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实玮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伴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如果想要在如今的激烈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体就必须要从基础做起,从小培养健全的个人人格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这之中,思维品质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伴随着个体的一生,因此培养个体的思维品质意义非常重大。着重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具体实际例子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深入剖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策略。认为思维对阅读能力的促进有着重大意义,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學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现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迈进,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其中第一步就是沟通上的无障碍,所以英语人才的培养也一直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英语课程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其正是学生塑造个体人格、培养思维品质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在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还要做到“解惑”。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利用英语这门课激发学生的内在品格,从英语学习中探索人生的意义。英语阅读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英语加入小学课程的学习之后,虽然存在着很多优势,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许多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要勇于探索先进的解决办法与创新教学理念,让英语在小学阶段获得更大的支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英语产生更多、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不仅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一个方向,还是我国走向国际化、学生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的一条必经之路。
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从古到今,古人智慧的烛火一直照亮着我们脚下的路,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几经修改的课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一定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下面,本文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很难说我国是一个教育强国,原因就是虽然有一批又一批的老师满怀着热忱与抱负投入教育大潮之中,但是所采用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仍旧是落后的、过时的。所以,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的更新势在必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教育工作者采用的教育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传统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国教育工作者依然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存在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弊病,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也有违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思维是作为智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另外针对学生个体而言,面对如此剧变的社会大潮与竞争压力时,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在现在的学校教育当中,教育工作者普遍都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创新人才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老旧的观念与陈旧的教育形式的羁绊,学生兴趣无法提升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这会严重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众所周知,思维品质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想要更好地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就必须创新策略、创新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满足这个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当中,由于阅读能够更好地开拓学生视野,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所以阅读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品质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从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入手,深入分析探讨在课堂中如何利用小学英语阅读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科学地组织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教材为基础,设置多种多样的问题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是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的得力武器,在英语阅读中,教育工作者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问题形式,激发学生认真思考,使其能从文章的表象与内在中看到问题的本质,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再分析、再理解,这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过程。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引领学生高效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把握提问时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点,教育工作者可以带着问题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心无旁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说,在教学小学英语课本五年级(上)的第四单元Unit4 What can you do?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先提出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设置问题难度,给学生提出诸如“What can you do in your daily life?”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问题深入文章表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开启思维的大门,激发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又比如,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提出一些问题,结合课本,诸如“Are the monkey,the rabbit,Zoom and Zip helpful?”等,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英语阅读,在阅读中发散思维,这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二)可以围绕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良好平台,创造良好的教学与互动环境,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地去营造这一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无兴趣对于教学成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就必须先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都远不够成熟,经常会出现开小差、上课思维涣散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充分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多姿多彩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感官来学习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将课堂上的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吸收,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说,在小学英语课本六年级(上)第六单元Unit 6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中,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景互动环节,播放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短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主动地采用提问、抢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并要求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小组选出组长综述本组对于文章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文章有足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当前,小学的英语教育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育形式与教育方法。这让学生对课堂上犹如“填鸭式”的教育感到疲惫,老师也感到很无奈,相应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办法顺利完成。只有改变这一模式,才能让学生激发出内在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英语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秉承着灵活、公平的原则,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之间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比如说,在小学英语课本四年级(下)第一单元Unit 1 Our school 当中,老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按照能力、座位等方式划分为很多个小组进行讨论,给学生创造若干个场景让学生进行尝试,其中每一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人扮演导游,其他本组学生可以扮演游客,在反复的英语对话和交谈中,鼓励学生跳出教材内容,把上课内容带到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小组内的互动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能力、自觉性还不够,因此老师需要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引领学生了解教材,熟悉课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的潜力与优势。
三、结束语
在阅读和思维品质的交互过程当中,彼此都在有利促进。其中,阅读能力伴随着学生的一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语言才能。而思维品质更是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觀。阅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当齐头并进,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感受阅读的美好与神奇。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在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应该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策略的实施会让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也会让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黄世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问题的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3).
[2]刘长凤,张湘.概念图评价在学习者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
[3]鲁银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点体会[J].赤子(上中旬),2015(3).
[4]王喜娟.试分析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下),2015(2).
[5]朱海英.阅读才能“催化”思维: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
[6]李秋丽.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7.
[7]王蔷,陈则航.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
[8]张语轩,张翠萍,王垠.英语学习中被忽视的软实力:思辨能力“缺席”原因探析[J].科教导刊,2015.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