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平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了解,利用科学知识对身边的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自主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想意识都处于成长的基础时期,打好基础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科学知识,通过科学知识更好地认识生活,正确认识生活现象。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
一、激发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学生在心理素质与个人能力的提高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阶段是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最为迅速且有效的一个时期。小学生从生活当中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总结,从结论中发现并改进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发现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性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回答,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再次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掌握。首先,教师应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良好的沟通。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强化引导,让学生敢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使学生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要合理设置教学情境,以问题进行引导,利用小学生性格当中的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预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通过积极引导,对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行刺激,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点的探究当中。例如,在学习铁生锈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好三根铁钉,将它们分别放入三个装有水的瓶子当中。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要将铁钉全部浸没,一个瓶子的水位处于铁钉的中部,最后一个瓶子当中不装水。教师要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便观察一下瓶子内部铁钉的实际情况,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之后便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再次引导,让学生思考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造成铁钉生锈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要怎样在生活中保存铁钉,才能够使其不生锈?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对于铁钉生锈的问题已经有了简单的印象,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能够让学生找到深入探究的方向。通过实验观察,学生会发现导致铁钉生锈的主要因素便是空气与水,但是为什么在空气与水的作用下铁钉会生锈呢?教师利用问题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之后,学生将会更好地集中精力到学习当中,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原理:铁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在氧气与水的作用下会被氧化,在铁钉表面形成氧化铁,而这层氧化铁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铁锈。铁锈非常松软,附着性也不强,容易脱落。但铁被锈蚀后体积会逐渐膨胀,如果没有及时地将氧化铁去除,那么便会对铁钉进行继续腐蚀,铁钉便会逐渐破损。學生通过自主实践和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掌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总结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与自主探究,在设想与印证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认知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会找到更多的思路,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疑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总结,并将最终的结果或者疑问表达出来,由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学生在开展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学生的讨论内容与结果给予直接的肯定或者否定,要让学生将其判断的依据与思路讲清楚,要让学生以实验结果为基础,讨论自己的设想与实验结果出现不同点的原因。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使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掌握知识点内容。
例如,在学习通电线圈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验证磁极是否与电磁铁具有关系,通电线圈的磁极是否会产生变化。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些认为电磁铁的磁极是固定的,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开展探究,在实验当中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实验中,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对线圈的缠绕方式对磁极是否存在影响进行分析。学生将先使用顺时针的方向进行缠绕,再使用逆时针的方向进行缠绕,通电后观察这两种缠绕方式下,磁极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教师要让学生对于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学生在自主完成的过程中将会对相关规律进行更为有效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三、设计有效科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很丰富,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其中,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很多时候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复杂,所以学生在自主探究能力模式开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配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扮演领路人的角色,应在各类条件创设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并尽量让学生动手参与,教师将实验权限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做好实验的操作,使得学生在动手中留有深刻印象,能在科学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来源进行探究,学生再进行知识记忆会容易很多。譬如,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能让学生对季节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四季更替的实验,教师先准备一个大的地球仪,然后手持移动灯,让一个同学拿着手持灯,教师按照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方式移动,并逐步放缓移动速度,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地球的明亮和阴影部分,这样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四季和昼夜更替。教师在实验内容完成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下载一些具体的自转公转模拟视频,给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太阳角度变化对地球温度气候的影响,学生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能了解到为何同一地区会有不同的气候变化情况。教师待课程内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教师让小组成员自己设置实验的全过程,包括步骤的推进等。
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完成了四季更替实验原理探究,要求学生能探究白天和黑夜的变化状况,通过四季的变化,那么就应让学生能对白天和黑夜有所了解,并使用手电筒进行移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学习。
又如,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小帆船的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有帆布、绳索、胶水、纸张等,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小帆船,学生在初期制作的时候仅知道帆船上要有帆,但是帆船帆的位置、材质、朝向都不是很了解,完全是凭借记忆或者自己的想法推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待学生制作完成后将小帆船放置到学校的花池内,教师使用扇子或者吹风机制造风,推动帆船前行,最后观察哪位同学的帆船能坚持到最后,不但能快速前进,而且不会被风吹帆。学生制作完成,实验完成后,教师将学生的帆船拿到讲台上一一讲解,分析坚持到最后的帆船结构,以及一些学生设计的不合理帆船,然后结合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为学生介绍帆船帆的位置和材质,需要如何进行帆船的框架搭建,再让学生对自己的帆船进行改良,学生经过一次失败后,能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在总结问题、精细化设计的过程中,重新优化帆船设计。
四、鼓勵学生的猜想和假说,提高教学有效性
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培养,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针对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说,并对其加以印证。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时,在心中已经对知识点有了一个大概的形象和框架。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一定的肯定,鼓励学生去进行印证。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想法与猜想都清楚地讲出来。这样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工作效率,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植物向哪里生长时,教师便要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植物是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还是向着光照相反的方向生长?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猜想后,向学生讲解这一问题相关的实验内容。由于这一实验需要的条件和时间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及时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中尝试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实验的全过程以及实现现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演示实验中,在准备好的培养皿中放置好培养基,并将没有长出叶子的小麦胚芽鞘幼苗放置在培养基中,将一根牙签竖直放置在培养基中作为参照。再用一个带有小孔的纸盒将整个培养皿罩住,放置在阳光下,观察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由于植物的生长激素受到阳关的刺激会逐渐向着光照相反的方向移动,这便使得背光面的植物茎生长速度快于向光面,因此植物的生长会呈现出向光性。在演示实验后,学生的假说和猜想都将得到印证,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教师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爽.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9):31-32.
[2]丁加华.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科学素养:浅谈综合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2013(6):25-27.
[3]许宁.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引领与调控[J].小学教学研究,2012(4):54-56.
[4]王新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我的雨量器”一课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160-161.
[5]郑善光.浅谈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142-143.
[6]宋倩云.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浅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2):34-3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