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真正发生

2019-09-12 07:21邱嘉玺
新课程·小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泉城泉水本课

邱嘉玺

教材分析:

《泉城》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作者用词准确,描绘细致,语言优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开篇,作者抓住了济南七十二泉的特点;第二至五段是全文的重点,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

本文所在单元的課文都是写景状物,《泉城》是其中的第一篇,结构明了,层次清晰,为后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尤其是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提升了对写景状物文的理解,丰富了语言,积累了词汇,尤其是整体布局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天下闻名”等重点词,掌握多音字“济”,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六自然段。

2.理清课文脉络及段落结构特点,体会比喻和排比的作用,能用句式“有的……好像……,有的……如……”迁移写话。

3.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学习通过提取关键词的方式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体会泉城的泉水多、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相关段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体会泉城泉水多、美的特点。

难点:理解段落结构特点,能用句式“有的……好像……,有的……如……”迁移写话。

预习设计: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理解有关生字词的意思。

3.查资料,了解泉城。回顾一些城市的别称。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小游戏“连一连”,把左边的城市跟右边相应的别称连起来。

2.济南因泉而著名,被称为“泉城”。(出示课题)谁能读出这座城市的特点?

3.泉城济南的“济”是个多音字,还读作jì。怎么区分呢?(出示“济”字的注解。)根据注解读准这三个词语。(出示:人才济济、同舟共济、救济)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济南,了解泉城。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用“连一连”的小游戏请学生上台将城市和别称用线连起来,既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巩固,又是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多音字“济”,出示该字注解后,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判断读音,加强对“济”字读音的掌握,同时了解多音字辨音的一般方法。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读好课题,从而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二板块: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相机正音:晶莹剔(tī)透、明珠散(sàn)落

相机提醒:悬崖的“悬”字上半部分是“县”字,里面是两横。

2.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借助填空说一说。(出示)

课文首先总写济南有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写济南的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需要开始培养概括的能力,如果直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有了支点,一下看清文章的结构,比较容易理清课文脉络,对文章也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对学习概括文意不产生畏惧心理。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圈画“总、分、总”这三个字,让学生对课文结构一目了然,从而很好地把握这类文章的特点,为准确分段打下基础。】

3.依据这个给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小结:课文的第一、六自然段都是总写,首尾呼应,中间段落是具体描述,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总分总”结构。

4.济南有七十二泉,作者选择介绍的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泉,这种写法叫做“选择典型”。(板书:选择典型)

5.能给这四大名泉找到相对应的图片吗?(出示图片和泉名)简单说说依据。

6.课文依次介绍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如果顺序换一换,先写趵突泉,再写其他的泉,可以吗?

小结: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泉之首,是最有名的,要放在最后。在选择素材、安排写作顺序的时候注意用最精彩的内容来压轴。

7.课文具体介绍最著名的四大泉,其他的泉是不是不用描写了呢?

8.课文哪里是整体描写济南泉水的?(课文的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看上去有点多余,似乎不走寻常路,实际上这是利用文本,让学生根据文本中心,对整体把握、选择素材、安排布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第三板块:潜心品读,感悟语言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济南的泉水怎么样。

A.有名

(1)你还知道什么地方的什么是天下闻名的?(出示句式:说到                 ,自然会想到                                  。)用上这个句式夸一夸。

(2)课文中有一个词语,也是有名的意思,你找到了吗?(板书:天下闻名)这个词语可以换成意思相同的——

(3)出示最后一段,指导朗读。

B.泉多(板书:多)

C.水美(板书:美)

2.出示济南七十二泉的部分图片,一起欣赏。

3.这么多泉,作者是怎样着手写的呢?在写之前会怎么办呢?

小结:作者通过分类,从形态和声音这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这样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了泉水特点的呢?(出示导学单,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导学单: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了泉水特点的?圈画关键词语,在文字旁边做适当批注。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由组长安排汇报形式,做好全班交流的准备。

友情提醒:可以从词语形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探究。

展示交流:

(1)使用了四字词语。

从词语形式来看,文中的“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都是四字词语,描写了泉水的不同形态,让人觉得泉水姿态万千、富于变化。

从词语形式来看,文中的“声音洪大”“虎啸狮吼”“声音低细”“秋雨潇潇”都是四字词语,描写了泉水的不同声音,让人觉得泉水就在身边,有身临其境之感。

指导朗读:每个四字词语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读出词语背后的画面。

(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从修辞手法来看,文中的两个“好像”、两个“如”,说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泉水就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好像亲眼所见似的。

指导朗读:比喻让泉水更加生动形象,也凸显了泉水的神奇。

(3)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从修辞手法来看,文中的四個“有的”、四个分句,说明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子看上去很整齐、很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指导朗读:排比让句式整齐,看上去就有美感,读起来也更有气势。

(4)这段文字里还有一个小秘密,每个分句有一个相同的写作思路,都是先写看到的或听到的,再写作者联想到的;既有眼前所见所闻,又有作者所想,内容非常饱满。

(5)指导朗读:美妙的文字,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配乐)

(6)练习背诵:让美妙的文字留在自己心中。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全文的文眼,了解泉城的特点。以“济南的泉水为什么会天下闻名?”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地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圈画关键词语,了解泉多、水美的特点。通过观察,体会写作的方法,感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利用图片等资料,进一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悟。】

第四板块:迁移运用,仿写段式

1.有魅力的文字不但留在心间,还应成为自己的语言,照样子写一段话吧!(播放微视频)

2.回忆自己积累的词语,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开始动笔吧!

3.展现学生的仿写内容,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适度地仿写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得扎实,学得有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段文字的写作手法,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接着利用图片引起学生对已学文字的回忆,根据学生学力的不同层次,确立不同的仿写内容,不同坡度的练习,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通过仿写练习,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板块: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看到了济南泉水的——“白浪翻滚”“晶莹剔透”,听到了济南泉水的——“虎啸狮吼”“秋雨潇潇”。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探究这四大名泉。

2.作业布置。

★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六自然段。

★★  完善课堂小练笔,仿照第一自然段,自己尝试再写一段话。

★★★ 搜集有关四大名泉的资料,做好下节课交流汇报的准备。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利用课件图片,让学生对四大名泉有个大体的印象。作业的布置既有本课最基本的知识要求,也有对本课语言的积累,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还有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教后反思:

本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总分层次清楚,无论谋篇布局,还是文字运用,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因此“读写结合”在本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管是写作技巧的指点,还是写作方法的训练,都是扎扎实实的,真正地落实到学生的书面表达上。

一、充分预习,简化字词教学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字词教学的时间就大大压缩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最为简单的字词,让学生在预习时,用自己的方式学会,课堂上用极少的时间随机正音和提醒书写。大部分词语基本采用随文理解的方式来学习,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进行了教学,引导学生用朗读表达对词语的理解,利用图片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直观感受,并运用词语对泉水进行描述。步步深入,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有全面的了解,这样真正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

二、品味语言,铺垫写作训练

词语作为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语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课文的重点词,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抓住重点词,既能统领全文的理解感悟,又能使语文的阅读训练有了落脚点。教学中,把阅读和品味结合起来,利用图片、音乐等各种媒介,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语言的魅力,与作者、泉水产生心灵的交流,在富有情趣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注重语言的积累和内化,也为后面的仿写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抓住特点,进行有效迁移

“学生语文课上的语言学习是一个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的规范语言的内化过程。”朗读、理解、复述、背诵、运用,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根本手段。读是为了写,我们要以教材为范本,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迁移。但仿写的对象,从过去的单纯运用词语,提高到对段式编排,布局谋篇等文章结构的学习。通过对第一小节的梳理,依然可以寻得写作教学的“点”:引导学生仿照句式,通过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来介绍某一种景物,从描写景物的不同方面来展现它的独特之处。利用导学单,充分自学、有效共学,精彩展学,段落的基本结构在学生心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只有掌握了句式特点之后,才能进行仿写。微视频的学习,既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又让学生再次感受怎么写。这样,学生有路可循,从学到仿,由仿到创,“写”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真正发生。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泉城泉水本课
泉城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夜“泉城”消费地图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