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
摘 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数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会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小学生的各项认知能力都处于蓬勃生长的时期,接受知识的程度最高、效率最快,如何能抓住这一时期的机遇,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技能成为了教育界、数学界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制约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要素所在,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对下一步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践思考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家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关注度也相应增加,推动着小学各学科改革工作不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然而,针对数学这一学科,总体而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淡薄,主动学习数学的意愿和意识都不尽如人意,这就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没能实现较大程度的跨越。因此,在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实际情况,注重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比,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方案。
(一)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师资教学力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总体表现为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各地域之间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差异性。无论是从课堂教学质量,还是从后期教学反馈中,都能够明显地察觉出不同师资带来的教学质量的差异。
1.教学理解不足,教学观念需要改变
首要的问题是部分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理解不是特别的到位。部分教师虽然听闻过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工作,但总体来说对于改革的意义、内涵、目标、手段都缺乏深入思考,出现理论解读和实践行为的不平衡,距离新时代数学教学的最新理念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不注重最基础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需要进一步的更新及转变。
2.教学技能缺失,课堂技巧需要提高
第二个困扰教师的问题是教学技能方面的缺失。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存在着许多优秀的教师,也培养了诸多的数学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部分数学教师,其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课堂组织、课堂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距离优秀的教学标准较远。
3.教学素养不高,教材体系需要精研
另外一个困扰教师的核心问题在于其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部分数学教师对于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并不明确,并不深入,在教材的把握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难以结合课程标准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最大程度地利用。部分教师不太明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也不太明白通过教学所应该达成的实践教学目标,需要进一步对教材体系进行深化精研。
(二)课堂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所在。我们常常发现,虽然对于教师自身来讲,觉得自己具备较为明确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但其实存在着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对于学生未来数学潜力的挖掘略显不足。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采取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的模式,但现实操作层面,这样的模式往往是徒有其表,没能引导学生真正形成自发的思考和启示。最终流于为了体现小组合作而刻意展开的形式,难以把握其内在精髓。
从学校这一层面上讲,教学管理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师准备工作是否完成、纠正纠偏工作是否完成、课堂准备是否到位、学科成绩是否符合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完成质量分析报告。事实上,数学学科的建设被选择性忽视,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来自教师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三)学生学习动力仍需提高
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沉重的负担,重复性无趣的冗余内容,大量的规则要求,使一些学生已经发展出了一种恐惧的心态。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负担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的:数学课程的低趣味性,课后作业的过度布置,以及学生在现阶段难以应付的问题等等;一些教师存在教学上的技能缺失;由于激烈的竞争,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较严重的心理焦虑。
二、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探索
(一)激发数学兴趣,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没有关注,就没有学习举措,也不能给予学生不断学习知识的持续激励。学生很好奇,很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小学生通常很活跃,他们更喜欢不受限制地玩耍,而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则更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效的数学学习和有效的数学教学中,从而为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数学习惯,强化沟通监督
优良的学习习惯是确保学生成绩的基石。由于一系列原因,小学生一般不那么擅长数学,得不到适当的教导,很难以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学习习惯很少变得主动,通过以往的研究发现,教师很少能做到面面俱到,主动填补学习空白,引导学生积极和独立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学生的数学行为,包括數学任务的完成质量,作业的规范性等等。更确切地说,他们要引导学生及时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积极地与父母互动沟通,创造出一种最新式的约束力量。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严格监督和耐心解释,并鼓励学生逐渐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三)明确数学任务,探索教学方法
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部分学科的教学面临更为困难的境地,诸如数学等科目。这是由于,不仅因为教师应该具备内外部的相关知识,并且学生也要能够灵活运用新知识。然而目前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解读传授教学知识,给学生灌输枯燥乏味的知识,而实际的锻炼的水平往往是不够的,很有限的。为了做到知行合一,教师必须设计出有一定完成难度、却又不那么困难的练习任务,以满足教学需求,并带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这样学生就能收获信心,更加积极地完成他们的实际学习任务。在教育领域,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积极通过学习内容的管理,对教学范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树立数学思维,引导主动探究
数学学习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艰难过程,这意味着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研究必须是一个自愿参与问题的回答过程。现在小学缺少的是积极思考数学知识的精神。教师应该做的是激活学生的脑力发展,鼓励他们跟上老师的步伐,不断向着更深层次的数学理论基础前进。
(五)关注困难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教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特别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对数学不感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动机的缺乏,慢慢地成绩就会落在后面。这些问题一旦没能得到彻底的重视,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教师最大的教学难题是如何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甚至是一些相对简单的学习环节。
(六)提高师资力量,提升人员水平
除去以上种种方面的内容,回归到教育本身,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师资队伍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师来说,要持之以恒地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接受专业培训,完善教学方法,参与教育科研等方式,进行自我优化和提升。
1.接受专业培训
教师参加由教育当局组织的各种教育课程,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使教学和知识相互受益。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但没有收获学习的方式手段,没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之中,只是为了学习,为了考试之类的功利化目标。这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身的能力成长和多元化发展。特别训练有素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潜力,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完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归纳出、提炼出具体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通过适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教学结果。教学方法意味着,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种有针对性的适合于课堂的学习方法,对于一些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适用于这种普适于大众化的教学方法,他们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到适应他们的学习条件以及适应他们的教学模式。但客观地讲,每个学生都应当具备平等的学习资格,教师不应当在教学方法的差异性而剥夺部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方面的合理权利。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不应当有例外。
3.参与教育科研
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实施是小学阶段教育的基本保障。教师不仅要善于教学,还要善于学习和研究。不仅要教导学生,还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发展自己。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源于教学实践,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高度针对性的问题。教师的研究活动只有将研究和教学充分结合的情况下才有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科学研究应该反映在理论教学研究结果的转化方面,并以此促进教学水平的同步提升。另外,教师在科学研究的时候,要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教师作为学习者在教育研究中的角色是一个自主学习的个性化主体。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教师作为自主学习者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不变的、稳定的。只有当学习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时,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当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之时,他不再是一个仅仅对教学材料进行机械式解读,仅仅具备表面解读能力的教学者,而转变为一个具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计划、具备高级教学技能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实践者。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是不稳定的。为了改变低效数学的教学现状,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依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各年龄段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反思如今的教学理念,探索更加具备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教学方法,并持之以恒,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留生.小学数学教学質量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54.
[2]孔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5(11):25.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