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九)

2019-09-12 02:38刘进王艺蒙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伊朗发展趋势

刘进 王艺蒙

摘   要:伊朗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的重要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中伊两国自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并不断取得成果。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持积极态度,并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双方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文章通过梳理伊朗的高等教育发展概况,总结中伊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经验,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伊高等教育领域合作发展新路径。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二十九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地处中亚和中东的交通要塞,被誉为“欧亚路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和中转站。伊朗作为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在“一带一路”中占据重要位置。

中伊两国已有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自古丝绸之路时便有了交集,并在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方面开展交往活动。如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伊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2016年1月22-23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中伊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均将对方视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1]

一、伊朗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高等教育体系

1850年,道如福农(Darolfonoon)技术专科学校的成立开启了伊朗现代教育的历程。巴列维王朝统治期间(1925-1979年),教育部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系统的教育计划,建立了现代学院和大学,加快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增强大学招生能力和空间,伊朗于1982年创办了第一所私立大学——伊斯兰开放大学(Islamic Azad University)。1989年,伊朗制订了高等教育5年发展计划,通过提供贷款、给予物质、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2]。由于公立大学无法满足伊朗众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伊朗学生可以通过五种不同的途徑接受高等教育: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伊斯兰阿扎德大学系统、远程教育和公立大学的夜校。除了第一种途径,其他教育机构都要收取学费。[3]

伊朗的高等教育主要由科研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和卫生与医学教育部(Ministry of Health and Medical Education)两个部门管理指导,其中科研技术部负责管理近2800所大学、49个研究机构、38个科技园区和167个孵化器[4],以及基础科学、人文科学、工程、艺术和农业等非医学课程;医学院由卫生与医学教育部直接管理。伊朗提供高等教育学位的机构包括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国家附属大学(State Affiliated Universities),目前,有306所私立大学和37所公立大学获得科研技术部认可[5]。2019年,伊朗有6所高校进入QS世界大学排行榜:谢里夫理工大学(Shari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阿米尔卡比尔理工大学(Amirkabi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伊朗科技大学(Ir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德黑兰大学(University of Tehran)、沙希迪-比赫什体大学(Shahid Beheshti University)、设拉子大学(Shiraz University)。

伊朗的学位制度包括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技术和职业培训学校出于加强高校与产业间联系的目的培养技术人员,学生通过入学考试后学习两年或三年的中学后课程,即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要求130~140学分,在副学士学位基础上,继续2~5年的学习并获得130~140学分,方可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硕士阶段的学习时间为2年,学生需要完成13门课程,获得32~36个学分。博士学位获取需要4年或更长时间,牙科、药学和兽医学博士学位学制为6年。

(二)高等教育入学率与经费支出

总体来看,2000-2016年间,伊朗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处于稳步增长的发展阶段,其中2009年后增长迅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9.26%增长至2016年的68.85%,伊朗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飞跃。整体上,男生、女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差距不大、发展水平较为一致,其中,2003年、2005-2009年和2012年,女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男生(见表1)。

2013-2014学年,伊朗全国在校大学生约434.8万人,比上一学年下降9.4%。其中,就读于伊斯兰阿扎德大学的学生比例为37.3%,攻读副学士、学士、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8.9%、58.8%、17.8%和4.4%。由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办学成本和就学成本较低,在伊朗此专业发展最为迅速,学生规模较大。2013-2014学年的85.9万高校毕业生中,技术和工程类、人文类专业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4.3%和46.2%[7]。但伊朗高等教育不重视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专业设置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伊朗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较高。

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是一个国家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2000-2014年,伊朗政府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2015年,政府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有所回升,这种变化可能与伊朗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有关(见图1)。

从教育支出、高等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例来看,伊朗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由图2可见,2001-2017年,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起伏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高等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则总体处于稳定状态,保持在4%~5%,2017年,高等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例达到最高值6.54%。

(三)高等教育师资力量

伊朗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由图3可见,2006-2007学年,伊朗高校共有19906名全职教师,包括600名教授、1317名副教授、7484名助理教授、9793名讲师、712名助理講师。经过多年发展,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2013-2014学年,教师人数已达80097,是7年前教师规模的4倍;助理教授占教师队伍比例最大,为46.8%;其次为讲师(34.9%)、副教授(12.2%)和教授(5.8%);助理讲师所占比例最低。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

2007年,在伊朗就读的外国大学生不足1500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数据中心官网数据显示,伊朗留学生占高等教育学生规模比例(Inbound mobility rate)为0.4%,出国留学规模比例为1.2%,远远大于国际学生赴伊留学的比例。赴伊朗留学的学生主要来自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中国、塔吉克斯坦、也门、印度和土耳其;伊朗学生的留学目的地国前十名为美国、土耳其、意大利、加拿大、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澳大利亚、英国、奥地利、印度和法国。[11]

随着伊朗综合实力提升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伊朗来华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多。据伊朗科研技术部数据显示,2018年,伊朗来华留学生有800余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较发达的城市,其中,约有20名在华伊朗留学生获得伊朗科研技术部奖学金,260名左右在华伊朗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大部分在华伊朗留学生选择中文专业,其次是工商管理、工业、文艺和农业专业。[12]

二、中伊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中国与伊朗交往历史悠久、关系友好,自1971年8月16日中伊建交起,中国与伊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高校是中伊两国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重要力量。2013年4月25日,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与伊朗科研技术部原部长卡兰·达奈司居(Kamran Daneshjoo)会晤,推进两国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学生学者交流、语言教学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13]。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别成立了伊朗研究中心,覆盖中国—伊朗关系史、伊朗历史文化、伊斯兰教什叶派研究、中伊能源与安全合作等领域[14]。2014年10月,河北大学成立伊斯兰国家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4月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伊朗塔巴塔巴伊大学在德黑兰联合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15]。1997年,国立沙希迪-比赫什体大学人文学院在伊朗高校中率先开设中文系,开展汉语教学[16]。2009年1月12日,德黑兰大学与云南大学共同建立了在伊朗的首家孔子学院。2017年3月13日,伊朗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与山西师范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备忘录。2017年11月23日,中国伊朗商会会长(北京)哈桑-塔瓦纳(Hassan Tavana)等人赴河北工业大学进行访问[17]。2019年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驻德黑兰办事处与伊朗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合作设立了“汉语+”培训班。[18]

中伊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也逐渐加深,2012年成立的中伊文化联合委员会负责两国在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15年8月13日,中国爱乐乐团在德黑兰举行“丝绸之路巡演”;2016年,伊朗在北京建立了伊朗文化中心,向中国宣传推广伊朗文化;2017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文化指导部合作谅解备忘录》[19]。2017年9月18-25日,中国文化节在伊朗成功举办[20]。“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中国国家邮政局与伊朗邮政局签署《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加强邮政和快递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扩展合作领域。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伊高等教育发展

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8年,伊朗与中国的国别合作度指数得分为48.89,高于平均分47.12,在71个上榜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位列第33[21],中伊合作联系较为紧密。但中伊双方的相互了解仍然较少,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应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契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合作,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人才。

首先,语言互通是中伊互联互通、深化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伊两国的深化发展对语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波斯语是伊朗的官方语言,1957年,北京大学设立波斯语专业,培养了本科生以及波斯语言和文学、伊朗历史与文化专业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并编写波斯语教材、词典、翻译文学作品,为推进中伊文化交流提供了语言和人才支撑。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也设立波斯语专业,培养波斯语专门人才。国立沙希迪-比赫什体大学、阿拉梅赫·塔拜塔贝大学、伊斯法罕大学、塞姆南大学、卡尚大学、德黑兰大学均开设了汉语本科专业。民间机构和私立学校也开展汉语教学。但伊朗的汉语教学仍存在教学不稳定、师资短缺、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中伊高校或教育人员应关注伊朗汉语教学问题,伊朗可通过资助伊朗学生来华留学、毕业后回国进行汉语教学,或聘请专门的中国汉语教学教师等途径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制定符合伊朗学生学习的课程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同中国开设波斯语专业的高校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等活动,促进语言人才培养,以满足伊朗人对汉语学习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中伊合作提供波斯语—汉语互通的专门人才支撑。

其次,增设孔子学院,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作用。伊朗孔子学院的分布与中伊经贸合作发展情况并不十分匹配:2017年,中国与伊朗的贸易额达到370亿美元,2016年,伊朗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度排名第9[22],2017年,中国与伊朗的贸易畅通度指标得分排名前20;而在伊朗设立的孔子学院只有2所,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需求。孔子学院是我国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交流机构,在伊朗设立足够的孔子学院,有利于推动中伊人民的相互理解和认识,增进中伊友谊,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最后,拓展中伊高等教育合作领域,丰富高等教育合作形式,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1989年,首批中国穆斯林青年自费赴伊朗留学[23],至今中国赴伊朗留学人数在200人左右,伊朗来华留学生人数远远超过中国赴伊朗留学生数量,且地区分布、专业分布不均,“人才交流”指标得分低于平均分。随着中国和伊朗经贸合作、政治联系、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中伊两国留学生规模将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此外,伊朗与中国的研究中心和高校联系较为频繁,举办国际论坛、学术会议、互访考察等活动较多,为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伊高校也可通过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交流。2016年11月20-2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访问团访问了伊斯法罕大学、塔巴塔巴伊大学等机构,就波斯语和汉语专业学生的联合培养、中伊两国历史文化研究、丝绸之路研究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伊朗高等教育对伊朗学生就业关注较少,中国可以扩大高等教育合作范围,从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入手,同伊朗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职业技术专门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1/23/c_ 1117872814.htm,2016-01-23.

[2]付国凤.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历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216-218.

[3]Farhady H, Hezaveh F S, Hedayati H. Reflections o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Iran[J]. TESL-EJ, 2014, 13(4):18.

[4]Ministry of Science,Research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 Research Institutions[EB/OL]. https://www.msrt.ir/en/page/24/universities-research-institutions,2019-05-30.

[5]Ministry of Science,Research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ies[EB/OL]. https://www.msrt.ir/en/page/8/universitie,2019-05-29.

[6][8][9]UIS Statistics. Education[EB/OL]. http://data.uis.unesco.org/,2019-05-28.

[7][10]Statistical Center of Iran. IR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5-2016-17.EDUCATION[EB/OL].https://www.amar.org.ir/Portals/1/yearbook/1394/17.pdf,2019-05-29.

[11]UNESCO UIS. Global Flow 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EB/OL].http://uis.unesco.org/en/uis-student-flow,2019-06-01.

[12]Pars Today. 中國大学吸引伊朗留学生[EB/OL].http://parstoday.com/zh/news/china-i37714,2018-06-19.

[13]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会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卫生与医学教育部副部长[J].中国药房,2012,23(36):3370.

[14]中国孔子网.伊朗首家孔子学院在德黑兰大学成立[EB/OL].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0901/t20090120_4241013.htm,2009-01-20.

[15]新华网.伊朗成立首家中国研究中心[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4/15/c_ 1124367786.htm,2019-04-15.

[16]姚继德.伊朗的汉语教学与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6):85-89.

[17]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伊朗商会会长HASSAN TAVANA一行到我校参观访问[EB/OL].http://sie.hebut.edu.cn/a/xinwendongtai/294.html,2017-11-23.

[18]搜狐.汉语搭桥,编织中伊相通的空中纽带——伊朗首个“汉语+”培训班在德黑兰开设 [EB/OL].http://www.sohu.com/a/315919594_826665, 2019-05-22.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伊携手编织“丝绸之路上的五彩梦”[EB/OL].http://www.gapp.gov.cn/sapprft/contents/6582/347793.shtml,2017-08-2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伊朗使馆成功举办中国文化节[EB/OL].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7172/1206x2_677192/t1496602.shtml,2017-09-25.

[21]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9.

[22]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64.

[23]丁俊.中国-伊朗文明交往的重要领域——波斯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EB/OL].http://www.somdom.com/persian/t58154,2018-06-27.

编辑 徐玲玲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伊朗发展趋势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