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实施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2019-09-12 00:53林彩云梁亚贵陈秀兰章细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初产妇硬膜外

林彩云 梁亚贵 陈秀兰 章细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麻醉科,福建省福安市 355000

分娩过程中,产妇特别是初产妇,会经历巨大疼痛,对其生理及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从而提高剖宫产率[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产妇对分娩提出的要求也更高,不仅应确保母婴健康,同时需尽可能地降低分娩痛苦。因而,产科临床越来越重视在分娩过程中缓解或消除疼痛,以达到无痛分娩效果。本文以112例分娩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探讨在无痛分娩过程中实施常规处理和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初产妇,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中初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5.48±5.18)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17±2.29)周,BMI 23.16±1.48;观察组初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31±5.12)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39.25±2.31)周,BMI 23.27±1.53。两组年龄、孕周、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足月、单胎孕妇;③骨盆条件良好,且无禁忌证;④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书面同意入组。(2)排除标准:①头盆不对称;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妊娠合并症[2];③伴随宫缩乏力现象;④胎儿宫内窘迫。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处理方式完成分娩过程,分娩过程不进行镇痛处理,仅由医护人员向产妇介绍分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密切关注产妇产程进程及体征,引导产妇配合分娩。

1.3.2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法实施无痛分娩,详细操作为:当产妇宫口张开达到1cm或超过1cm时,指导产妇处于左侧卧位,然后于L2~L3,亦可选择于L3~L4椎间通过BD联合套管穿刺针方式展开硬膜外穿刺操作,当穿刺针到达产妇硬膜外腔位置之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将其固定妥当后,先注入1.5%利多卡因3ml,观察5min,排除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后,再注入0.6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以及0.12%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注册证号H20100106)混合液10~15ml,观察15min,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9左右,连接电子镇痛泵(含0.4μg/ml舒芬太尼及0.08%罗哌卡因),锁定时间30min,然后持续对产妇输注上述药物,控制输注速率为8ml/h,追加剂量为8ml/次,一旦镇痛作用开始减弱,产妇可以利用电子镇痛泵追加药物,并于开全宫口时终断给药过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疼痛情况、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分级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3]。以Apgar评分法[4]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7分说明新生儿存在轻度窒息现象,评分越高新生儿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分娩时VAS评分为(4.15±1.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2±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75,P<0.001)。

2.2 两组不同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二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产程时间比较

2.3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8.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6,P=0.004<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2.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3±0.81)分,与对照组的(9.08±0.7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7,P=0.737)。

3 讨论

分娩属于复杂程度非常高的生理过程,临床分娩中,产妇感受到剧烈的疼痛会诱发心理应急反应,导致母体和胎儿出现内环境紊乱现象。为降低该不良影响,改善围产质量,需要为产妇提供一个安全、无痛、有效的分娩环境,因而分娩镇痛成了当前产科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5]。

临床上的理想分娩镇痛效果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不会对母婴造成影响;(2)给药方便,起效迅速,具有较高安全性,能与各产程镇痛需求一致; (3)不会产生运动神经阻滞问题,同时不会影响宫缩或者产妇运动;(4)分娩过程中,产妇必须保持清醒状态;(5)为了达到手术要求,需合理调整麻醉药使用剂量。现阶段,临床上一般实施麻醉药物以及硬膜外阻滞麻醉相结合分娩镇痛方法,基于硬膜外阻滞麻醉采取0.08%浓度罗哌卡因联合0.4μg/ml浓度舒芬太尼方式,可获得良好镇痛效果。其中,罗哌卡因能够抑制产妇痛觉神经纤维,尤其是处于低浓度状态时,可以阻滞并且分离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舒芬太尼则可以与脊髓里的阿片受体结合,阻碍痛觉传入。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有效降低药物使用量,从而减少药物对母婴带来的负面影响[6-7]。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娩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法可有效降低初产妇分娩疼痛感,减少产妇分娩痛苦。且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是通过镇痛可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减少疼痛不耐受而出现的宫缩乏力、难产等状况,从而减少剖宫产。本文中两组患者第一、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无痛分娩实施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法对第一、第三产程无影响,虽然会延长第二产程,但不会影响新生儿,使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实施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虽会延长第二产程,但能够降低初产妇分娩疼痛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且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实施价值及意义。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初产妇硬膜外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研究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