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 谢中亮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常起病于青少年晚期或者成年早期,患者可出现行为、情感、思维[1]及认知等多方面精神活动异常,可引起严重社会及职业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思维紊乱、幻觉、行为动作异常、妄想和阴性症状,通常无明显智能损害和意识障碍[2],可合并情绪识别、工作记忆、信息整合、社会知觉[3]和抽象思维等认知功能损害。目前临床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方法较多,例如认知康复训练、物理疗法等。抗精神病药物在当下临床中使用广泛,但其是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依旧存在一定争议。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大部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尽管能使阳性症状得到改善,但改善认知功能[4]、阴性症状的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可因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而损害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例如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奥氮平的兴起,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其椎体外系副作用、镇静作用强等已逐渐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替代。现对比分析本院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接收的3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汇报如下:
300 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证实患有精神分裂症,纳入时间为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男89 例,女61 例,年龄24~69 岁,平均(44.85±10.67)岁;病程3 个月~8 年,平均(3.08±1.42)年。试验组男90 例,女60 例,年龄25~68 岁,平均(44.74±10.53)岁;病程4 个月~7年,平均(3.11±1.35)年。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对比。
纳入标准:(1)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满足治疗适应症;(3)知情同意,自愿签订同意书;(4)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病历资料不完整;(2)全身过敏;(3)严重脏器病变;(4)未签订同意书。
参照组:给予患者奥氮平片(奥兰之,20 片/盒;生产厂家:印度瑞迪;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140)口服治疗,起始用药剂量保持在5 mg/d,治疗14 d 后结合病情逐渐增加剂量,但每日最大用药剂量不得超过20 mg,持续治疗半年,治疗期间结合病情需要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试验组:给予患者阿立哌唑口崩片(博思清,20 片/盒;生产厂家:成都康弘;批准文号:国准准字H20060521)口服治疗,起始用药剂量控制在每日5 mg,待治疗14 d 后再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 mg。治疗时间为6 个月,治疗期间依照患者病情需要对药物使用剂量予以合理调整。
参考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6]评价疗效,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接近消失,PANSS 评分降低程度不低于7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NSS 评分降低程度为74%~51%;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PANSS 评分降低程度在50%~26%;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且PANSS 评分降低≦2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运用认知测验方法[7]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SSS(空间光度测验)评价非词语工作记忆领域;通过SWT(Stroop 单词测验)、SCT(颜色测验)、SCWT(色-词测验)评价选择性注意领域;通过HVLT-R(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评定词语学习和记忆能力;通过VF(词语流畅性检验)、DST(WAIS 数字符号测验)评价处理速度领域;通过BVMT-R(视觉空间记忆测试)评价视觉学习、记忆领域。
记录两组用药疗效、认知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嗜睡、头晕、食欲减退、震颤、肌肉强直和口干)。
参照组临床痊愈66 例,显效58 例,有效23 例,无效3 例,总疗效为98.00%;试验组临床痊愈68 例,显效59 例,有效21 例,无效2 例,总疗效为98.67%。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03 4,P=0.652 0)。
治疗后,试验组SWT、BVMT-R 和HVLT-R 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参照组出现8 例嗜睡,6 例头晕,7 例食欲减退,3 例震颤,2 例肌肉强直和10 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试验组出现4 例嗜睡,2 例头晕,4 例食欲减退和2 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χ2=14.285 7,P=0.000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精神分裂症的高发生率与致残率给患者的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整体社会功能,还极大程度上给社会人群的心理健康、社会的安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8]。此外,患者家庭不仅要承担巨大的经济费用,其日常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大幅度降低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9]。据调查显示,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反复住院的关键原因之一便是认知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指的是人脑接收到外界信息后,对其进行加工、存储及转换,使之成为内在心理活动,以支配个体行为的活动。认知功能损害可出现在阿尔茨海默式病、精神分裂症和双向障碍等诸多精神疾病中,但在精神分裂症中最为严重[10-11]。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社会认知、决策功能、执行功能、工作记忆[12]、警觉性和选择性注意等领域。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依旧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并辅助适当的物理疗法,例如电休克、心理疗法等,诸多患者接受系统有效的治疗能及时改善精神症状,但社会功能预后不佳,极可能与认知功能长期损害相关。奥氮平、阿立哌唑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其作用机制不同,其中奥氮平能显著拮抗五羟色胺2A[13]以及DAD2 受体,但拮抗DA 受体的作用不强;此外,奥氮平还可通过对内侧前额叶中c-fos 基因表达进行调节,进而起到改善前额叶功能的作用。阿立哌唑被喻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能使额叶不足的DA 功能得到提高,并使其维持在稳定状态,最终使阴性症状得到改善;阿立哌唑与5-HT1A、5-HT2A 的亲和力均较强,可通过部分激动5-HT1A 及D2[14],拮抗5-HT2A,发挥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参照组总疗效接近于试验组,但试验组治疗后的SWT 评分、BVMT-R 评分、HVLT-R 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明显提高,P<0.05,说明阿立哌唑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性注意领域、词语学习、记忆能力、视觉学习和记忆领域等方面的作用显著优于奥氮平;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4.00%,P<0.05,说明阿立哌唑药物毒副作用少于奥氮平,能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提高其治疗的耐受性,进而保障整体疗效。
总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后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优于奥氮平,且用药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