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9-12 08:09高小兰
关键词:上肢穴位疼痛

高小兰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平顶山院区,重庆 400000)

目前临床上对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康复疗法、针灸治疗和物理疗法为主,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此次研究我院对电针疗法和温针疗法的效果展开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4月~2019年0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45~76岁,平均(62.13±3.70)岁,男25例,女23例。根据单双号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疗法。两组患者均根据《针灸治疗学》中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穴位进行随症加减治疗,外关、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为主穴,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使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快速进针,采用平补平写的手法[1]。观察组患者进针得气后,将处理过的2 cm左右的艾灸条点燃,插于各穴位针尾部,穴位皮肤表现覆盖热纸防止患者烫伤,每个穴位灸2条艾灸条。对照组患者进针得气后,将电针仪连接到各穴位针柄上,应用疏密波,频率为20 Hz,合谷和手三里为一组,肩髃和曲池一组,治疗强度以患者上肢肌肉微颤且患者耐受为宜,时间30 min。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①治愈:关节疼痛、水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肌肉无萎缩。②显效:患者关节疼痛、水肿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度轻度受限,肌肉无明显萎缩。③有效:患者关节疼痛、水肿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部分消失,关节活动度受限明显,肌肉轻微萎缩。④无效:临床症状、上肢活动度等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采取温针疗法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采取电针疗法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P<0.05。

组别 时间 疼痛评分 肿胀评分 上肢运动功能对照组(n=24) 治疗前 6.10±1.27 2.17±0.42 13.68±6.24治疗后 3.54±0.68 1.24±0.30 27.41±3.47观察组(n=24) 治疗前 6.04±1.32 2.14±0.39 13.50±6.48治疗后 2.75±0.34 0.83±0.22 33.74±2.70

3 讨 论

电针疗法通过电针治疗仪输出电流,使患者萎缩的肌肉局部节律性收缩,改善供血,加快炎症物质的代谢,消除肿胀,缓解患者疼痛;温针疗法通过热效应刺激穴位局部,达到温经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温针疗法明显优于电针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上肢穴位疼痛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疼痛不简单
夏季穴位养心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