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借由白薇的戏剧《打出幽灵塔》深入探析白薇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对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反思,并对白薇创作中独特的对于女性与革命关系的思索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白薇 女性 革命意识 《打出幽灵塔》
《打出幽灵塔》是女性文学创作中罕有的戏剧作品,独特的女性化戏剧语言下深深地埋藏着白薇对于女性与男性之间两性的微妙关系的思索,以及女性与革命的主题的深切反思。
一、女性身体的迫害与抗争
女性的身体自古以来就蕴含两重相对的内涵:母体与性。男性确立的有关“美”的规范和准则被女性内化为对自身形体要求,使女性对于形体美的追求十分极端。女性追求的思想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独立,必须从能够确证自我对自身躯体的掌控能力开始。女性想要真正获得与男性等同的地位,就必须实现从身体到精神的完全解放,挣脱男性中心意识对于女性躯体解放的束缚。
在《打出幽灵塔》中可以看出,深受宗法制家庭中的父权和性别压迫中的男权侵害的女性受到的不仅是精神上的创痛,更面临着身体上的迫害。郑少梅正值青春的身体沦为年老好色的胡荣生发泄的载体;萧森在被胡荣生强暴后为了摆脱耻辱和心灵的痛苦不惜抛弃自己的女儿出国;[1]萧月林最为恐惧和反感的实际上也是生父对她的身体的垂涎。《打出幽灵塔》中萧月林最终的“弑父”将“五四”时期的精神“弑父”变成了事实层面的“弑父”,对于“弑父”场面的正面描写彻底地完成了对于父权权威的消解。随着女性意識的觉醒和女性群体的反抗,坚不可摧的封建文化和制度的大厦随着一个个封建家庭的摧毁而倒塌。
二、女性历史重构的尝试
“幽灵塔”中生存的萧月林犹如一个不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的“幽灵”,漂浮在女性话语缺失的空白中。在结尾处的高潮中,白薇的人物设置体现了作家鲜明的女性性别群体意识。与萧月林同处于“逆子”阵营的胡巧鸣已经被父权、族权残暴地夺去了生命,代表着白薇生命中缺失的父亲形象的“理想之父”贵一也未能从强暴势力的摧残下保住月林的性命,甚至兼具侠义与公正的知识青年凌侠也惨遭胡荣生的陷害,导致前途未卜。戏剧中的男性角色阵营已经全军覆没,现代的民主和传统侠义也不能拯救这群笼罩在性暴力阴云下的美丽羔羊们。戏剧最后被迫害的女性角色以群体的形象出现,共同反抗性别之敌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具有深刻意义。
此时,审视萧森与萧月林之间的母女关系,我们看到的并不仅是母亲对于女儿的保护,更是一种同受压迫、同受侵害的姐妹共同联合抵御来自男权对女性性别群体的凌逼和压迫。帮助萧月林从绝望的泥淖中奋身而起向封建之父进行决绝的反抗的不是胡巧鸣也不是凌侠,而是母亲萧森。[2]女人找到了女人,女儿找到了母亲,背负着相同的被奴役历史的性别群体最终相互支持、相互牺牲,完成了对于男权的摧毁与复仇。虽然无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色彩,但是白薇的创作无疑是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的先声,是女性重建自己的性别历史的伟大的尝试。
在戏剧《打出幽灵塔》中的女性显示了白薇对于女性可以自己拯救自己,女性具有与男性匹敌甚至超越男性威力的歌颂。她以“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对立关系中,主人公对“母亲”的依恋以及“母亲”战胜“父亲”的情节确证了女性作为性别主体在戏剧冲突中的突出作用。同时,作者在不自觉中也做出了伟大的尝试——前所未有的女性作为群体的形象而出现,对封建男权进行反抗并取得胜利。随着“幽灵塔”倒塌的不仅是封建之父与性别统治的权威,更标志着女性找寻到了填补自己性别历史中虚空的方式——以对母系文明的追溯的方式重续断裂的文明链条,重构母系文明的大厦。打出“幽灵塔”的女性突破了蒙在眼前的迷障,不再是漂浮在虚空中不知来处也不知去处的“幽灵”,实现了从认识自我到解放自我的生命历程。
三、女性与革命意识
身为女作家的白薇由于自身艰难、坎坷生存经验的影响,拥有不局限于家庭的视野,她更将写作的笔触伸向了社会中激烈的阶级矛盾。《打出幽灵塔》将农民战争作为同封建家庭内部冲突并进的两条线索,使女性世界突破家庭的阈限而更加宏阔。然而女性不再是革命中的被保护者、被启蒙者、被引导者,女性在革命中发挥着与男性同等的,甚至更为显著的力量。
萧月林为代表的“逆女”们在反抗父权时往往具有不可否定的矛盾性,她们可以颠覆性别意义上的“父亲”,却无法否定真正的血缘意义上的“父亲”。而萧月林对于亲生父亲胡荣生的弑杀却决绝地否定了其“父亲”所具有的双重身份,以此划定了自己与父系文明的边界而完全地投入母系社会,否定了自己作为“父亲的女儿”的身份而独自保有“母亲的女儿”的身份。这也是女性写作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女性无法完全脱离社会中的两性关系达成完全的性别独立。
参考文献:
[1]乔以钢,姜瑀.多重视角下的乱伦叙事——以《父亲》《打出幽灵塔》为中心[N].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2]杨荣珍.“疯女人”的抗争——以《打出幽灵塔》《雷雨》和《阿珍》为例[J].群文天地,2011(12).
(作者简介:周珊伊,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